说点什么,关于武侠
胡言乱语 等了好久,听到歌的那一刻想了很多,所以不写出来,有些闷,遂写。 下面言语属于是尖酸刻薄的评价算客气的,来得太慢了。 武侠,算是中国文学中最特殊的那一种,大凡中国文学,哪一个不是以文载道,不续道义,不讲大道,不摸些冷到令人害怕的东西,仿佛就不行。它们的言语又是极难懂的,不只文字显出隔阂,里面的含意也是深得很,这不仅仅是取决于作者的身份大多是官员和大儒,更取决于中国人的性格使然。而最为可笑的一点,反而是浅近的东西,愈是要穿凿,多少人附会某些腐儒,非要将它抬上神坛,忽略它只是本小说,忽略它只是明朝的书,反而在里面寻些什么故作高深的东西,这怎么不叫人笑掉大牙,这就是中国文学的环境,而在近代终于有一种题裁打破了人们的观念,人们终于不会去找寻什么了,因为它那通俗的语言,和那层中国文学所谓朦胧的美终于落了地。武侠小说是整个中国文学重要的一块,它弥补了这么久以来中国缺乏通俗文学的一点,是文式彻底僵化成的死水,在里面投入石头激起的水波,也是那个对纠结要不要拿着餐刀,和要整天嘴里要念叨新文学的顶着近代化的卑孱货色的映照。 在那一刻,中国人被真正意义的统一了,通过文字,通过一个梦,一个梦,文化中国的梦。在整整500年后,石头压住的猿猴终于出来了,终于又可以谈论酒与茶,诗与歌,棋与球,终于又可以忽略那些文人墨客的春秋笔法,那些歌功颂德,那些王朝霸业,终于可以大胆抒怀,写出那些感情,那些不为人承认的爱恋,脱离那一重一重又一重的门槛,那一堵一堵又一堵的墙壁,那所谓朝代更迭的繁琐事,那些暗得照不到光的地方也终于有了期望。 然而,后来的一切我们都知道了,我们这群猿猴终于进化成了人,到某地候补去了,日记也不写了,而这个梦也逐渐散了,金古温梁之后,就只有黄易了,无数人冠以新名只是满地狼藉,之后,更是无数更名,打出各种旗号,却是彻底断了念想,而后来 我等了太久,等了太久,情到深处只是无言,最后化用一句,写此文,盖为寻招武侠之魂,然武侠之魂要从过往去找,要从自身找,索性我等到了,魂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