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曾国藩:我这么全能,你们只关心为官之道?

2022-10-02 11:16 作者:WanjaPan  | 我要投稿

曾国藩

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很有名(曾国藩的《挺经》讲为官之道十八条心法),但他最大的成就并不是他的为官之道。在儒家的评价体系中,他是少有的能达到“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


曾国藩智力中等,晚清农民家庭出身,家里连一个秀才都没有出过,通过努力考取功名。


立功

两大功勋

1.平定太平天国,挽救清王朝

1852年41岁的曾国藩已官至二品,因丧母回湖南守孝,咸丰帝下旨让曾就地在湖南组织团练(即民兵)对抗太平天国(因为当时八旗子弟和汉人组成的绿营兵都没什么战斗力了)。曾国藩招的湘军不同于八旗、绿营,首先要求有儒家信仰。曾国藩认为人分两种,圣贤和禽兽。湘军是有信仰的一支军队,是子弟兵,又是老乡,建立在中国传统的血缘和乡缘基础上,有很强的凝聚力。(中国传统最好的人际关系第一是血缘,第二是乡缘,“家乡”这个词说明血缘和乡缘是连在一起的)湘军(以及李鸿章的淮军)不是效忠朝廷,不是国军而是私家军,自此开辟了私家军的先河。后来袁世凯小站练兵带出来的北洋军号称国军,但效忠袁世凯个人,袁世凯靠北洋军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南北议和中获得了最大利益,成为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大乱,分为奉系、皖系、直系,军阀之乱最早可追溯到曾国藩、李鸿章练湘军、淮军


2、发起洋务运动,开启中国现代化进程

李鸿章已经注意到洋枪洋炮的厉害,在打太平军的时候雇佣了一支以戈登为首的洋枪队,所向披靡。曾国藩、李鸿章意识到要中国要强盛就要学习西方,要有洋枪洋炮,要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开始搞洋务,他虽然不懂洋务,但懂得吸引人才,用幕府制度招幕僚(包括李鸿章、郭松涛、容闳、薛福成等)帮他主意搞洋务。

曾国藩和拜登有相似之处,都出身平民,看起来都不是很聪明,不是名校出身,曾国藩虽然是进士,但只是进士三甲出身,内心有些自卑。但是曾国藩和拜登一样,姿态很低,善于搞定各种关系,交际能力特别强,有很强的吸引人才的能力。曾国藩的幕僚都具有新视野、新眼光,很多为出身口岸的新知识分子。曾国藩办洋务,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第一个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兵工厂——安庆的机械所、中国第一个翻译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留美幼童。在中国开放史上,曾国藩开了先河。


立言:

晚清最后一个理学家

理学当时是国家意识形态。科举考朱熹的《四书》,考理学。理学内部是有张力的:强调道德修身的同时强调经世致用。

晚清强调修身的理学重臣有倭仁。曾国藩虽然也是理学大师,但他更强调经世致用。他虽然也讲道德,但更重务实,思考如何治国理政不唯书,敢于突破教条,除了讲天理,还要讲时事,要能够因势利导、与时俱进。曾国藩提出传统的学问除了义理、考据、词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哲学、历史、中文)外,还要有第四个学问——经济之学,即经世致用之学。因此他非常注重治国理政的实践。曾国藩也有治国理政的能力,善于把理学的学说转化为具体的治理能力,这是曾国藩突出的特点。


立德:

曾国藩有德行是他获得众人(如李鸿章已经是进士,但依然拜在曾国藩门下)崇拜的原因。

曾国藩做人的诀窍:敬、忠、诚、恕


敬:曾国藩强调要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是敬畏,是朱熹理学的核心,源自佛教。佛教的宗教性很强调敬畏。对神圣的东西,对自己的信念要有敬畏之心,才有很多事不能去做。

曾国藩有“敬”,但并不总是一本正经,他诙谐幽默,特别在他的朋友幕僚面前经常讲笑话。


忠:曾国藩作为挽救大清的头号功臣,有兵又有威望,同乡王开云劝其将清廷取而代之,但曾国藩听都不要听。因为曾国藩是儒家士大夫,对士大夫来说,最重要的是家国天下情怀,对代表天下的王朝忠心耿耿,从不敢有非分之想,总是要辅助君王治理天下,而非取代君王治理天下,这是士大夫的特点。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两种人可以当皇帝,一种是豪强大地主,如东汉的刘秀,还有一种是底层出身的流氓,如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很少有读书人当皇帝,唯一的一个是王莽,王莽新政搞得一塌糊涂。曾国藩内心就是儒家的忠诚,与没有读过书的袁世凯不同。


诚:曾国藩说“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以诚服人,言必有信”。如曾国藩晚期办天津教案,秉公执法,当时的舆论反洋人,对曾国藩不满。清廷撤销曾国藩直隶大臣的职务,由其学生李鸿章接任。曾国藩问李鸿章说,接下去是你和洋人打交道了,你怎么对付洋人?李鸿章笑嘻嘻地说,我就给他们打痞子腔(即油腔滑调应付过去)。曾国藩听后脸色一变,说你打个给我听听,李鸿章一看曾国藩脸色不对,说学生不敢。曾国藩就很认真地教育李鸿章说,我和洋人打了这些年交道,洋人在谈判时穷凶极恶、寸步不让,但是洋人有一个好,条约签了以后,很讲信用,和我们圣人讲的信用之道完全是合拍的。所以我们对洋人也要讲信用。从这点可见,曾国藩认为对任何人都要有诚,哪怕对洋人办外交也是这样。


恕:曾国藩平民出身,小时候很多人欺负他,在私塾读书时,同学看不起他,把他当受气包。一个同学特别要欺负曾国藩,看到曾国藩坐在窗边,对他说这个位子是我的,你一边去,曾国藩善于隐忍,就悄悄躲开了。曾国藩在功成名就后,也很低调。他非常清楚,楼高易倒,树高易折,宽平谦虚,高而不危,待人和气,愿意吃亏,善于讲恕道,待人宽恕,反而赢得了天下。例如,在湘军中,曾国藩和左宗棠齐名,但左宗棠的名望始终在曾国藩之下,左宗棠不服,问自己的幕僚原因,幕僚说,因为曾公眼中有左公,左公眼中无曾公。(即左宗棠忍不了曾国藩,而曾国藩能忍受左宗棠,所以曾国藩比左宗棠高)因此曾国藩在左宗棠之上是因为曾国藩善于忍,有恕道。


余论

曾国藩的人格魅力是儒家圣贤型的,不同于洪秀全先知具有chrisma的那种神魅性(半神半人,大家见不到他本人,觉得他很神奇,跟着他干)。曾国藩不是拆天的乱世豪杰,是补天的志士英雄,是儒家圣贤型,不是帝王人格,这是曾国藩圣人的一面。

当然,仅有圣人的权威并不能治理天下,曾国藩还把握得了权利,有狠的一面,也是其阴暗的一面。有关曾国藩阴暗的一面,请听下回分解。

曾国藩:我这么全能,你们只关心为官之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