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刷《天道》有感:接纳了自己就是做自己,做自己就是要接纳自己

2023-02-15 18:34 作者:仇仇爱小五  | 我要投稿

二刷了《天道》,感觉比一刷时还好看。一刷我是抱着要看明白什么的心态,总觉得这部剧玄之又玄,里面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既然看了就要一一参透。

即便带着这么多的杂念,可看完依然觉得震撼,但打从心里的觉悟确实不多。这次二刷纯粹就是想看了,也没抱什么目的。这种平常心反而让我看进去了,又入神又着迷。

插句题外话,搜这部剧的背景资料时,最令我吃惊的地方是,编剧豆豆竟只有高中文凭。由此可见,学历对一个人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让一个人灵魂丰满起来的,恰恰是他人生路上的种种历练。

说回这部剧,丁元英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总喜欢把事情琢磨透了。”我也有点儿这股倔劲,凡事总想寻根问底弄个明白。

看这部剧也是,有些触动到我的台词,我总想把它们拆开了揉碎了吃透了不可。其实真的搞明白了吗?或许只是应了那句话,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最让我费尽心思琢磨的一句台词,是丁元英在车上对芮小丹说:“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这句台词是不是听起来很绕口?对于我这种想的多又心思重的人来说,立马心生一股非要把这句话琢磨透不可的劲儿,就觉得这句话有值得参透的奥义,非要追本溯源才行。因此我琢磨了半天,对这句话得出了以下的拙见。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一开始对自己的认知并不深刻,还没有一个“自我”的概念,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是很纯粹的一个状态。做任何事没有任何的负担,也不懂得修饰,所以是直接、透明、真实的。

而“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我们一旦有了“自我”的概念,开始知道自己是谁,做任何事就会越来越绑手绑脚。一旦心里的顾及多了,也就懂得了包装自己,呈现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一个迎合外界的自己。

这种变化也是成长路上必经的过程,从幼稚到圆滑,经历使我们成长。我们要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不得不防范和小心。因为我们的真实让我们受过伤,所以我们为了保护自己才学会了伪装。

可伪装得久了,自己也就丢了。

没错,人就是这么复杂。而芮小丹就不一样了,她是简单的。听到这句话,她的第一反应是说:“既然是知道就不是,那就是不可知、无须知了。”

我承认自己是复杂的。对于这句话,我的第一念头是非想明白不可,于是我在自己的思考中把自己困住了。可芮小丹就不一样,她没那么复杂。听到这句绕口的话,她只按着字面的意思来解读,结论就是不可知、无须知。

对比我的复杂,简单才是洒脱啊!当我还在冥思苦想为什么的时候,芮小丹根本不去想这些,她一副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态度,酷毙了。

而我为什么非要纠缠不清呢?本就是一件没有头绪的事情,为什么我就非要理出一个头绪呢?

因为我太一门心思地想搞清楚自己是谁了。现在的人都在提倡做自己,我也在乐此不疲地做着这件事。感觉有一种声音长在了我心里:“你只有做自己,你才能成为你自己。”

可是需要怎么做呢?该怎么做呢?

我始终都在围绕着“做”这个字,总觉得要成为自己,就要做些什么。可做的越多,身上的保护壳反而越重。反而连自己最初的样子,都看不清了。

所以“做自己”的这个自己,不是原本的自己,而是设计出来的自己。有些脾气、棱角、毛刺可能都被掩藏了,身上的光鲜和锋芒也都暗淡了。

然而我们认为这叫成熟,认为这些长在身上的陋习,会像秋天的叶子一样自己脱落?可我们却忽略了,既然是叶子,那么它迟早还是会长出来的。

我们总追求八面玲珑,不过是我们越发在乎自己的面子罢了。怕自己不堪的那一面会让人看到,索性就把不堪的自己彻底封杀掉。

但,自己怎么能杀掉自己?况且,没有那个不堪的自己,又怎么会有现在的自己。既然要做自己,就要完整的接纳自己,肮脏和阴暗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想想看,如果已经接纳了自己,又何来做自己一说?

芮小丹就是这个例子。她就是已经全然接纳了自己,所以才不会考虑“做自己”这个问题。而我们则是不断在思考“做自己”这个问题,才会被问题束缚住,因而无法全然的接纳自己,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

所以,接纳了自己就是做自己,做自己就是要接纳自己。

除了这个问题,这部剧也让我看到了,爱是多么的纯洁、神圣而美好,特别是在芮小丹死的那一刻。

当芮小丹在回程路上发现通缉犯时,先给丁元英拨打了一通电话。这通电话只是用36秒时间报备了她的情况,可丁元英却在电话那头听出了端倪,一言未发。放下电话,丁元英就开始心神不宁,眼瞅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最终他还是等来了最令他心痛的消息。

所有人都在埋怨丁元英,埋怨他为什么不在芮小丹打电话时,劝她几句,兴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可只有丁元英自己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对芮小丹的爱,没有任何地控制和抓取。他清楚芮小丹是一名警察,抓捕犯人是她的天职,他没法也不该开口阻拦芮小丹。

他们之间的爱,是基于对彼此最大的尊重。我爱这个人,所以我视他为独立的个体,尊重他的所有选择。我爱这个人,所以我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愿意拖住这个人,让他成为他自己。

而芮小丹的同事和父亲,会感到愤恨、不舍和遗憾,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一份抓取。这就是人性的爱,因为我爱你,所以我理所应当的控制和占有你。而丁元英和芮小丹是超越人性的爱,是神性的爱,因为那份人性里的自私没了,剩下的就是最纯洁真挚的爱。

芮小丹是因公殉职,并不是出了什么意外。身为警察,抓捕犯人就是她的天职,虽然牺牲会令人心痛,但对芮小丹来说绝对算得上圆满。

就像丁元英看着她的照片说的话:“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丫头你不简单呐。”警察因为逮捕犯人而死,确实没有什么遗憾。所以芮小丹的结局,生也是她自己,死也是她自己。丁元英也没有在最后一刻给她负担,来去都是她自己,可谓无挂无碍、自由自在。

这样的人生还不够完整和圆满吗?还有什么好替她不舍和遗憾呢?还有什么好放不下的呢?这样的人生会让人心痛,但心痛完了就只剩下祝福,满满的祝福。

剧中还有几个片段值得玩味,其一是肖亚文去正天集团找韩楚风,商议库房退租之事。在车上正天集团负责人对肖亚文说:“退租没问题,但需要我这边违约在先,这样不光会退还你三个月的房租,还会多付你一个月的房租做违约金。”

肖亚文一脸不解地问对方:“我提出的退租,怎么会是你们给我违约金?”

对方淡定地说:“只有这样做,才不会让我感到为难。这个库房不愁租不出去,我们违约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况且违约金也不是我们出,而是由租户来承担。”

肖亚文听完意味深长地补了句:“好黑啊,我算是长见识了。”

按常理论,肖亚文提出退租,肯定是她违约在先。可如果这件事按常理来办,就会让正天集团被动为难。但由正天集团违约在先,制造赶走肖亚文的假象,不但能体现出库房的紧俏,而且操作起来更顺理成章。

虽然这波操作套路挺深,但完全符合行业里的运行规则。虽然从常理上背道而驰,可事情却办的尽如人意。

所以说职场如战场,不是墨守陈规你就能打胜仗。恰恰是你要摸透行业的规则,懂得灵活变通。在需要的时候倒行逆施,或许才能绝处逢生。

另外刘冰的死,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小人物的可悲。

这种底层的小人物,最喜欢把问题归咎于他人,从不往自己身上找问题。刘冰每每犯了错,都只会怨天尤人,把矛头指向他人。

刘冰这种人,就是名副其实的小人,他们没有一点儿胸襟可以包容自己的错误。

丁元英也是神机妙算,知道刘冰这种人,会成为公司发展路上的绊脚石。于是私下里给了他一份内部文档,声称这份档案一旦曝光,就会让格律诗的官司彻底反转。

丁元英此举也是给刘冰一个机会,看看你是洗心革面,还是自毁前程。果然烂泥扶不上墙,刘冰最终还是毁于自己的心术不正。直到他跳楼的那一刻,他还在把自己的成败归咎于天地不公,宁肯死也不肯睁眼正视一下自己。

得知刘冰的死讯,欧阳雪在车上目送丁元英离开时说了句:“大哥,你又要挨骂了。”

安居古城的这段时间,丁元英所做的事,一件都不是为了他自己。可为他人着想的结果却是,没一个人感念他的好。

为了成全芮小丹缉拿要犯没有劝阻,被所有人埋怨;为了帮王庙村脱贫,使林雨峰颜面扫地愤愤自杀,结果自己成了众矢之的;不拿一分钱帮三个发烧友指点迷津,结果反被三人屡屡猜疑。

这么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费力不讨好不说,最后还落了个骂名。

从丁元英身上我看到了,做一个好人真的太难了。不但要忍受巨大的孤独,还要能承受莫大的委屈。

既然做好人不容易,那就做自己。

只不过做自己,要接纳自己不堪的样子,似乎也没那么容易。

但请你记得,对待不堪的自己,嫌弃和逃避是纵容,接受和正视是约束。

只有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只有看清自己才能成为自己。

二刷《天道》有感:接纳了自己就是做自己,做自己就是要接纳自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