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务员面试】阿姨卖150碗扣肉,遭到天价索赔

2022-07-27 09:13 作者:小铃铛1413  | 我要投稿

近日,一女子卖一百五十碗熟肉被举报三无产品,法院判其退赔五万,引起了热议,生产者哭诉该消费者之前就买过熟肉,表示不是不想贴标签,是没有来得及,没想到就被对方钻空子,职业打假人认为自己购买的就是三无产品,商家应该承担责任,双方各执一词,对此,你怎么看?

各位考官: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我认为法院对女子行为的判决是合乎法理的。

商家不贴标签,当然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但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的行为也广受质疑,那么对于商家而言,我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法律意识不足。对于食品生产行业的行业标准不够了解,对违法违规的后果也缺乏认识。

第二,生产不规范。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从业者的底线,规范、明确的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的首要标志。

我们同情弱者的同时扪心自问,如果从网上购买到三无的肉制品,我肯定是不敢吃的,所以呢,无知不应该是借口,贫穷也不应该成为理由。网购不是一个即产即销的过程,不贴标签就理应受到惩罚。

对于职业打假人,他作为事件的一个焦点,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我对这一群体的看法也有两点:

第一,他们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我国的消费市场在持续的繁荣,但食品质量良莠不齐,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行为就催生了职业打假人的出现,那么相关部门的监管也存在漏洞,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维权难,加之高额的赔偿与丰厚的回报,就促使职业打假人逐渐的职业化。

第二,职业打假人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有待商榷。客观上讲,职业打假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了净化市场风气、维持市场秩序的作用,但是职业打假人如何正确打假,知假买假是否应当,选择性打假、恶意敲诈索赔等行为该如何界定,还有就是职业打假的规范标准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打假绝对不能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维权和正义,也绝不能成为职业打假人肆意妄为的借口。

我国也一直在强调依法治国,那么真正要想规范市场,

一方面需要去注重宣教,特别是在全面脱贫、强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当下,宣传部门、基层政府也要注重对食品安全生产,特别是农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的普法教育和安全生产指导;

另一方面要去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就职业打假行为要在司法层面出台具体的解释和规定,加强日常监督和约束,在市场监督局发挥主要市场监督作用的基础上,在司法程序中也要去降低我们普通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市场监督、参与打假。

我相信这样,职业打假人也会渐渐无路可走。

以上就是我对本道题目的看法,谢谢各位考官。

【公务员面试】阿姨卖150碗扣肉,遭到天价索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