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师兄学员】二战上岸贸大金专/自我剖析/慎独前行/深度学习经验分享
一、情况介绍:
我本人本科是某普通985金融专业,因此考金专属于是专业对口,但实际上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多大优势,本科成绩也是一般,还是要从头学起,因此跨考的小伙伴不要过分担心。我一战二战考的都是贸大金融学院金专(结果两年金院人数都爆满,所以大家在选择学院时要慎重,结合近几年进入复试人数选择),一战分数377分,二战分数385分,两年分数都不高,第一年准备复试不够认真结果被刷,好在第二年认真准备复试的情况下逆袭上岸,在这里也是分享一下初试复试的学习心得。
二、关于政治
我一战的政治成绩是75分,二战成绩72分,成绩略有退步但还算稳定。学习过程中我网课主要是听了徐涛的基础网课加腿姐的技巧班网课,徐涛的课涵盖知识点全,框架清晰,很适合打基础,腿姐的课我听的目的主要是想多见见题型,不过腿姐的课耗时不短,又是在偏后期才出,因此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取舍。书的话就是肖1000题,肖八加肖四,尤其是肖四,在最后要背清楚,因为它主要是作为一个素材来使用,即使是在22考研这次押题不是很准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结合素材和材料写出自己的答案而不至于无话可说。当然,马原这部分原理最好全背下来,可以参考腿姐背诵手册马原部分,不要有侥幸心理,比如今年就是考了一个偏冷门的原理,我也是以为不会考才没背,结果吃了亏。还有就是现在政治选择题越来越偏向实事,很多都是当年的各种会议,这部分除了肖八肖1000里的知识点外,还可以在公众号、B站考研up的视频里多关注这部分知识点。总体来说,政治这部分除了最后背诵部分以外,不要消耗过多时间,以求稳为主。
三、关于英语
贸大考的是英语一,英语是我自认为偏优势的部分,一战79分,二战77分,在一战有一部分基础的情况下,我选择缩短英语的时间分给专业课(建议大家也根据自己的优势合理分配时间)。因为阅读部分占了英语的大头,因此我在学习的时候也是主攻阅读,反复刷真题,熟练掌握阅读真题里的所有知识点、单词、做题节奏、选择考点等等,这一部分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听网课,没有什么特殊推荐,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听听网课老师的想法,时间不够的话就没必要了。另一个大块就是作文,作文我的感触就是不要偷懒不练,多背多练,才能在考场上高质高效的完成,可以随便找一个老师的作文网课听,然后联系小伙伴或是机构进行批改,总之就是不要只看不写。对于不会的单词,没有什么捷径,只能是多积累,可以在手机里下载背单词APP,把每天背单词当成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直重复,做到熟能生巧。
四、关于396
数学我认为是自己偏薄弱的部分,一战128分,二战119分,也是因为一战分数不低,导致二战对于396的准备有些松懈,导致了大幅退步。由于396从去年开始改革,全部改为选择题,因此做题节奏上有了很大改变。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题速度问题,在考场上,要保持一种高速的做题状态,如果碰到较难的或者是耗时5分钟以上的数学题和逻辑题,一定要迅速跳过,在全部完成之后再回头完成,不然可能因小失大。数学方面,我是网课加习题的形式结合,网课可以随意挑选,主要是要坚持听一个老师,从头到尾记好笔记做好复习工作;习题除经济类联考核心笔记、800题以外,还可以选择张宇的优题库和其他老师的冲刺卷子。这里我不太推荐张宇的冲刺卷,因为难度偏难,不符合396真题的真实难度。逻辑部分,我听的是王诚的网课加上他的参考书,网课只要把基础原理和做题技巧听一遍就行,主要是多刷题多见题型,保持手感,这里可以选择赵鑫全的逻辑题来练,包括396和管综的逻辑真题。最后是作文部分,这部分我听的是吕建刚的作文课和他的作文书,我认为他的课逻辑比较清晰,不用费力去整理,比较一目了然,值得背一背。
五、关于金融学综合
对于这一部分,我觉得是决定成绩上限的部分。一战我只考了95分,二战考了119分,进步比较大。对于专业课总体战略,我分四个部分:打基础---复习知识点和做题---做真题和背知识点---最后背金融热点题。一战的时候,我觉得网课的知识点很全了,没必要过多看书,但是一战吃亏后,我感觉贸大的专业课题出的知识点又细又密,不允许有任何侥幸心理,因此基础部分要多看书,多背书,以米什金的货金、蒋先玲的货金,姜波克的国际金融学、罗斯的公司理财为主,补充以吴军的货币银行学、刘力的公司理财等。如果觉得看书枯燥,完全可以在B站上找带着看书的视频来学习,先背大框架,再不断补充知识点丰满框架。复习的时候,二次看书,带着自己的框架看书,最好能做到大概知道什么知识点在什么框架的什么位置,做到迅速定位。关于公司理财的题,可以用圣才的公司理财参考书,总结题型,主要的题型难点就那么几个,比如投资决策、是否更换机器设备、MM定理等等,除此之外,贸大还喜欢考一些比较意想不到但又是在书里的知识点,比如说去年的FRA和今年的三角套汇,平时没有注意,考场上就有可能一直卡壳;另外由于贸大不允许用计算器,但是出的计算题又经常计算量比较大,考虑可能是老师故意为之,因此也要结合考场上剩余时间做出取舍。下一个阶段是做真题和背知识点,背知识点没什么多说,主要是注意以名词简答的形式分点背诵答案;做真题这部分,要重视真题,尤其是最后简答题关于公司理财的那一道,重复率比较高,经常出现权衡理论、股利政策等问题,只要不超纲,属于是必须要拿分的一题。关于热点题,我的建议是还是要报一个机构网课、热点背诵手册,机构的热点课系统性比较强,也为你省去整理的时间,直接可以用于背诵,但是一般机构整理的热点很多,也要有所侧重的背诵,比如货币政策、利率等,近几年也对监管热点有所考察,也要注意。总而言之,金融学这个学科贴近文科、偏重于背诵,名词简答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六、关于复试
复试我只有金融学院的经验,这里主要说的是金院。金院的复试形式是抽两道题,一道英文一道中文,英文题一定为专业课问题,两道题之后老师都会分别用中英文追问。参考书目除了初试阶段的书以外,追加投资学和衍生品,不过由于这两本书英文原书又厚又难,应该考虑看国内高校编制的投资学和衍生品教材以及对应网课(推荐郑振龙老师的金工网课,生动又详细)。英文部分,可以买一些英文复试的资料和真题资料,多背多说,一开始会比较难,因为都是专业词汇,但是练几次以后明显会感觉并不是特别困难,只需要用专业词汇+自己的英语组织起来就可以了。中文部分,覆盖范围较广,追问也随老师心情,无法做到完全覆盖,只能尽力而为,把基础知识掌握牢靠。老师在问较难问题时,回答不上,老师会有所引导;但是问基础问题还答的不好的话,老师对你的印象就一定不会很好。关于模拟面试,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可以报班或者是找小伙伴一起练习,总之一定要体验那种紧张的感觉,以及临场组织语言的训练,多模拟几次就会逐渐进步。
七、关于心态
我想,对于二战的考生来说,没有什么比心态更加重要的事情了,我二战是在家自己学习的,有人说高考比考研要难,而我觉得,考研真正难的是自己一个人学习的孤独感以及害怕考不上的心理压力和无助感。初试的时候前期要做到稳定,即每天都保持等长时间的学习,不需要打鸡血一样的突击学习,每天都稳步前进;中后期的时候不要思前想后,总是在想考试之后的事情,也不要一直怀疑自己,这样只会不断地精神内耗,百害而无一利,只需要专注当下即可。进入复试之后,由于我两年都是以不高的分数过线,第一年又被刷,紧张在所难免。但是紧张的源头终究是自身的实力不足,所以我通过初试后的不断学习和背诵,来填补这种紧张感。当积累的知识足够多足够自信的时候,紧张的情绪也被冲散不少。
考研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身边的小伙伴不是上岸就是工作了,没有人能一直陪你走下去,只有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