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译裴注】蜀书二·先主传第二(4)

【1】阅读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史学要籍丛刊”(2016年1版,2018年3印)《三国志》
【2】《三国志》本传,市面上有不少翻译,裴注翻译较少,于是安记自力更生。该系列的出品,纯凭Up不靠谱的中文水平,故不存在任何权威性,请带着批评的眼光浏览。

P781-782


①《九州春秋》载: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曾与刘表同坐,(有一回)同去厕所,见到自己大腿内侧肉长,感慨流泪。回到座位,刘表觉得奇怪,问刘备,刘备说:“我常年身不离鞍,大腿内侧的肉都消减。如今不再骑马,大腿内侧的肉长起来了。日月奔驰而过,就要到年老时候了,功业却没有建立,我因为这个感到悲哀啊。”
《世说新语》载:刘备屯兵樊城,刘表礼待他,(却)忌惮他的为人,(所以)对他不怎么信任。刘表曾请刘备赴宴,蒯越、蔡瑁打算趁宴会解决刘备,刘备察觉到了,假装上厕所,暗地里逃出。(刘备)所骑的马叫“的卢”,骑的卢逃走,掉到了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被淹没而不能出逃。刘备着急地说:“的卢,今天遭遇苦厄了,(你)可要奋力一搏啊!”的卢于竟一跃三丈高,于是得以通过(檀溪)。(刘备)乘小竹筏渡河,(到了)中流,追他的人到了,以刘表的意思问他,说:“怎么离开得这么快啊?”孙盛说:这个说法有问题。刘备当时寄居他乡,主客势力悬殊,如果有这变故,怎能在刘表在世时安然度过却没有事端呢?这些都是世俗虚妄的说法,不是事实。
P782-783


①《汉晋春秋》载:曹操自柳城返回,刘备对刘备说:“没听从您的话,所以丧失这大机会。”刘备说:“现今天下分裂,终日寻找动武的时机,事情还会来,怎么会有终极呢?如果可以随事后应变,那么这不算遗憾,”
②《英雄记》载:刘表得病,上奏刘备领荆州刺史。
《魏书》载:刘表病重,把领地托付给刘备,回看刘备说:“我儿子没有才能,各将领衰落,我死之后,你就统领荆州。”刘备说:“您的儿子们自有贤才,您请注意自己的病体。”有人劝刘备应当遵从刘表的话,刘备说:“这人待我情谊深厚,现在听从他的话,人们必定以为我是刻薄寡恩的,所以不忍心(这么做)。”我裴松之认为,刘表夫妻向来宠爱刘琮,舍弃嫡子而立庶子,从实情上来说,计划很久前就定下了,没有缘故临终时把全荆州传授给刘备,这也是说不通的话。
③孔衍《汉魏春秋》载:刘琮祈求投降,不敢告诉刘备。刘备也不知道,许久以后才察觉。派亲信去问刘琮,刘琮令宋忠到刘备处传达意思。当时曹操在宛城,刘备于是大为吃惊、害怕,对宋忠说:“你们这帮人这样做事,不早说明,现在才来告诉我,不也太严重了吗!”(刘备)拔刀对着宋忠说:“现在砍断你的头,不够宣泄我的忿恨,也以大丈夫到了分别之际再来杀你们这等人为耻!”打发宋忠离开,才招来部曲商议。有人劝刘备劫走刘琮和荆州官吏士人往南到江陵去,刘备回答说:“刘备临终把孤儿、遗孀托付我,违背信义自己度过难关,我不做这事儿,(如果这样做了,我)死后凭什么面目去见刘表呢!”
④《典略》载:刘备到刘备墓去辞别,最终流泪离去。
⑤习凿齿说:刘备虽然颠沛流离历经艰难险阻,但信义越来越明朗,形势逼迫事情危急却说不失去道义。回溯刘表的托付,则情义感动全军;记挂为道义奔走的人,则甘心与他们共同承受失败。看刘备之所以能广结人心,哪里只是同大众喝浊酒、抚寒冷、含蓼草、问疾病而已啊!他最终能成就大业,不是理所当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