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D
芜湖瓜老是问我,那我就解答一下吧。
二氧化凑是从二氧化臭演变过来的,只有一字之差。
我们先来看二氧化臭。
很明显,这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式。
和其他人一样,在想名字之前我想了很久。
互联网是人类的第二大垃圾场,迟早有一天地球周围的外太空会和互联网一样脏乱差。
来到这里的人类意味着第二次生命的启动与第二次生命带来的各种垃圾负能量开始,而人类是一种非常善于视而不见的生物,新陈代谢所滋生的罪恶正是如此。
人会在不断品尝互联网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慢慢厌倦,期望被不断抬高。但却只要来那么一次苦难,就会痛苦不堪满地挣扎,没有人希望在原本应该是快乐的土地上受大苦,却又一次又一次的厌倦没有拉高观感期望的活。
互联网是个没法决定个人生死离别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加入进来,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不分贵贱的享受,没有必要说走就走,也没有必要去打击什么证明什么,每个人都是自由的。
而正是这种自由,令人们蒙上了自己的双眼,因为当互联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们痛苦不堪时,人们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可以选择去死的专利。
害怕得要死的人们现在又因为不敢自杀而求他杀,可无行动与无实权的他人带来的是漠不关心,带来的是乐子人,还有为他人谋利的各种东西。
这是我在十年前的霓虹互联网上观察到的大致内容,放到如今国内的互联网上你会惊讶的发现这种心理活动已经成了主流。
基本教育带来的三观底线禁锢了人们的话语权,但却不妨有人在底线边缘处大鹏展翅鹏程万里。人品成了文字游戏,乐子成了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霸王餐。
然后再到近几年的小众亚文化大众化,以各种文化为遮羞布进行的大胆行为虽然说只能看做小众文化圈地自萌的乐趣,但他最不应该去接触的大众文化还是去接触了。因为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东西。
人心惶惶,虚无主义陷阱每天都在绑架你绑架我绑架他,互联网到头来还是人们聚众生活的地方。人们总是需要那么一个理由去活着,去生活。然后为了捍卫这个理由做出一大堆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了这个理由而变得不再像自己。
我不否认我对这样的世界感到失望,也不否认人就是如此复杂的生物。对于他人来说,错的是想太多的我。对我个人来说,错的是了解太多的我。
所以,从想ID的那一刻我就决定好了。
既然大家喜欢在ID里注入自己的价值观,注入自己喜欢的事物,崇拜的事物,或是另一个自己,甚至因为ID和别人撞了就嗯改字母大小写或是相近的数字显得自己够原创且特殊,给予自己精神上的鼓励。
那我就反着来,我初中最讨厌的老师是化学老师,我最讨厌的味道是我自己以外的臭味。两个东西加起来,那就是二氧化臭了。
后来改成了凑,为什么呢?因为我想看着凑这个名字能走多远,凑这个名字还能见证多少,经历多少,看到多少,想到多少,等到多少。
任何人之间的相遇都是缘分,任何人之间的陪伴都是缘分,任何人之间的对峙都是缘分。
来到这个世界,死不了是永生的禁锢,永远都有话语权是最大的惩罚。
每个人都必须去想明天该如何生活,是应该为了风风光光地生活而更加坚固自己的人际关系?还是为了找存在感而继续装小丑?还是从此退网然后销声匿迹于现实生活?
南无阿弥陀佛,诸行无常。
我好奇我为什么说这么多,可能是表达欲泛洪水了,也可能是2077动画化让我观感大跌,还是带着原作一起跌的那种。
人心这东西,在如今人均心理学家的互联网,还能让未来的影视行业走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