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德国战列巡洋舰
能完好幸存到1945年之后,战后世界的德国主力舰其实并不仅仅是黑森号。例如土耳其海军的序列当中就仍有严君(1930年的严君赛利姆苏丹号)赫然在列,而曾经的图尔古特雷斯号也依然存在。根据土耳其奥斯曼政府于1920年签署的《色佛尔条约》,土耳其分别向日本和英国方面投降,而在土耳其内战结束后,1923年7月签署的新的洛桑条约则又将整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舰队交还到土耳其人手中。
一战结束后的图尔古特雷斯号已经完全落后于那个时代,因此位于格尔居克的新船坞内进行了改装,并于1924年改装完工成为一艘训练船。到了1927年,在拆除了中部和船尾的炮塔和四门88mm口径火炮后,又加装了三门105mm口径火炮。已拆除的炮塔于1936年在达达尼尔海峡亚洲一侧的古戈尔亚里镇以东的海岸炮台上重新使用,而且这一炮兵阵地仍然以博尔古特雷斯的原舰名命名。1933年,图尔古特雷斯号被降级为戈尔居克海军基地工人的一艘住宿船。1950年拆解工作在格尔居克就地展开,1953年开始转而在伊兹密尔进行船体拆解。
原戈本号巡洋舰在伊兹米特港封存,舰上仅有两台锅炉处于可运转状态。到1926年12月,土耳其方面与法国彭霍特船厂签订了改装合同。1927年一套从德国吕贝克弗兰德船厂订购建造的新浮动船坞运到了格尔居克。1930年改造工作正式完成。格文后安装了新的水管锅炉(依旧是燃煤式)和崭新的法国消防水管系统。改装大修完工后,是在1930年3月17日的试航中,戈本号乘以26.8节和27.1节的高航速分别持续航行了六个小时和四个小时。
20世纪30年代,严君号巡洋舰曾被用于运送政府要员的重要任务,如奉命将土耳其总理伊斯迈特伊诺努从伊斯坦布尔运送至瓦尔纳,以及将伊朗波斯国王雷萨巴列维从特拉布宗运送至萨姆松。1936年,严君号巡洋舰曾出访马耳他;1938年11月,严君号巡洋舰带着土耳其国父、首任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遗体从海达帕萨前往伊兹米特。1941年该经营再次接受了改装以加强防空能力,舰上加装十门40mm口径防空炮和四门20mm口径防空炮,拆除后主桅的同时在后部烟囱上加装天线,从而改善了防空武器的对空射界。后来该建又陆续加装了12门40mm口径炮和20门20mm口径炮。
在地中海海域参加完最后一系列演习后,严君号巡洋舰于12月30日转为预备役状态,1950年在格尔居克进行封存。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约,该舰也因此得以分配舷号-------B70,这也使得该舰成为当时唯一的一种采用这种型号的非美国海军主力舰。但到了1954年11月14日,该进宣布报废,只是仍被系泊在格尔居克港内。有消息称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方面曾有意购买该舰,但没有任何当时的新闻材料可以为此提供佐证。另有报道说该舰计划于1964年在德国本土拆解,只是在平衡了拆解废料的价值与建造新建的成本之后没有实施。
1965年沃尔旗方面对该建的拆解工程进行了国际招标,但当时因价格原因直到第二年都未能达成协议。到20世纪70年代,关于该舰转至德国封存的争论仍在继续,拆船价格也未能达成一致,结果就是该舰于1971年被出售给了塞曼公司,1973年6月7日从格尔居克被拖走。同年7月至1976年2月间,该舰被彻底拆解,原德国公海舰队留存海面上的最后一艘主力舰也就此向世人告别。


(图片源于网络)
文章摘自艾丹·多德森的《德国主力舰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