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海外行动》“达康书记”跨境打击犯罪,意义堪比《人民的名义》

2021-02-04 11:52 作者:roybankds  | 我要投稿

看了18集的《刑警之海外行动》,说实话这部剧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跌宕起伏的剧情,反倒有些像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7.9分,要问这部剧有什么过人之处,那就是胜在足够真实。

《刑警之海外行动》为《人民的名义》“善后”,彰显“人民的正义”

《刑警之海外行动》由“达康书记”吴刚领衔主演,不过吴刚这次化身为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高笑天,主要负责跨境打击犯罪。高笑天负责的第一个案子是劝返宋成功、施雅楠和弗兰克,对黑社会组织的头目廖启东进行指控,以此为突破口打击廖启东幕后的保护伞。

在这个过程中高笑天等人克服了在海外没有执法权等重重困难,成功劝返了相关人员。尤其是弗兰克,由于其是外籍公民的身份,还要面对外交方面的问题。之所以要把《刑警之海外行动》和《人民的名义》作比较,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刑警之海外行动》是在为《人民的名义》“善后”。

在《人民的名义》中,丁义珍出逃后先是生活不如意,最终客死异乡。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出逃者日子过得还不错,始终不愿意接受法律制裁。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劝返了,只有这些出逃者认罪伏法了,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人民的正义”。当然了,如果劝返不成功,还可以通过红色通报对所通缉的人员实施拘捕并进行引渡。

PS:红色通报是最著名的国际通报,俗称“红色通缉令”,由经办国国际刑警中心局局长和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秘书长共同签发。它是应特定国家中心局的申请,针对需要逮捕并引渡的在逃犯作出的一种通报。

《刑警之海外行动》的口碑来源于贴近现实,让观众有代入感

之前有《战狼2》和《红海行动》这样的影片,为广大观众展示了咱们国家有能力对身处海外的同胞进行保护的能力。其实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跨境打击犯罪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说《刑警之海外行动》的意义堪比《人民的名义》。

在《刑警之海外行动》的第二个案件中,海外电信诈骗集团在境外对国内民众进行诈骗活动,给很多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不乏有人被骗走了全部财产,一时想不开走上了绝路。试想如果没有跨境打击犯罪的能力,真的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这种情况下跨境打击犯罪是势在必行的。

因此高笑天等人奔赴境外,与当地警方合作对海外电信诈骗集团进行打击。可困难依然存在,剧中始终强调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当地的法律有别于国内,所以为侦破、抓捕海外电信诈骗集团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第一次对海外电信诈骗集团窝点进行搜查时,就因为搜查令迟迟没有签发,导致犯罪分子得以脱身。眼下第二次抓捕行动再次受制于搜查令,不仅是剧中角色深感无奈,恐怕连追剧的观众也会觉着难以接受。

由此可见境外打击犯罪的难度之大,对于这些困难,《刑警之海外行动》没有进行过多的戏剧化加工。比如说像《战狼2》那样塑造出一个冷锋式的孤胆英雄,也没有出现类似《红海行动》中的大场面,只是用朴实无华的方式演绎了高笑天等人是如何一步步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越是朴实无华就越贴近现实,只有贴近现实才能让观众有代入感,这也是《刑警之海外行动》口碑不错的主要原因。

大使馆和海外华侨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那就是大使馆和海外华侨的作用。有句话叫“弱国无外交”,剧中大使馆之所以能为高笑天等人提供帮助。比如说高笑天等人租不到维也纳花园的房子,大使馆一出面就解决了,这个细节从侧门验证了咱们国家的强大。

海外华侨也是如此,包括劝返案件中寻找关键证人弗兰克的下落以及落实海外电信诈骗集团的IP地址,都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全力支持。现在大家都在说“软实力”,而海外爱国华侨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想说一些现实中的事情,最近街道、社区一直在宣传如何防范电信诈骗。通过《刑警之海外行动》可以看到打击海外电信诈骗集团不仅难度大,而且周期也比较漫长。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只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海外行动》“达康书记”跨境打击犯罪,意义堪比《人民的名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