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糖纸众测 | 山灵 UA3 小尾巴体验,正当手机上的葡萄成熟时

2022-07-18 11:35 作者:CODRSS  | 我要投稿

在各大流媒体厂牌都推出无损音频服务之后,貌似有更多的人想把「手机听歌」这件事「回归」到有线层面上。


他们会挖出多副早已尘封的有线耳机,选好想要的小尾巴接上,就这样开始他们的手机听歌生涯。

顺应这个再次热起来的新需求,厂商们的「小尾巴」又蓬勃起来。

每个厂牌再对应不同接头、不同定位、不同使用场景推出各式各样的小尾巴设备,尽管大家的定位布局都类似,但在选择上其实都颇为丰富的。


对于我这种想「一件通杀」的用户,一开始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山灵 UP5 这类无线和有线都可用的产品。想着可以在两种模式中快切,而且可以按需在有线和无线之间选择,用起来会方便一点。

但事实上,小尾巴绝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都会以有线为主,无线是甚少才会用上的功能。比起选择有线无线兼备的产品,用有线尾巴搭配一个用于救急的无线耳机的模式会来得更有效。


加上我本身没有 SPDIF 输出的需求,我就讲关注的目光放在山灵新推出的 UA3 上面。

3 系的「娇小」

自接触 M3X 之后,我总觉得山灵的 3 系产品会是继承自己旗舰设计公式的产品。

但如果看造型,山灵 UA3 和 UA5 之间其实并不相似。


相比修长的 UA5,UA3 会显得短一点,也没有采用旋钮式设计。按键会集中在机身正面,同时也保留了显示声音规格的指示灯。


机身上的三个按钮分别对应音量加减和播放控制功能,中间的播放键支持最常见的播放、切歌手势,长按则能够切换高增益输出和普通输出模式。因为没有太多需要选择的操作,这些操作也可以透过在自带 app 内进行设置,所以山灵也没有给 UA3 配上类似 UA5 的屏幕。

当然,每一个厂牌的做法也相似。

重量上,山灵 UA3 的重量是 20.5g,加上机身不算太长的关系,塞入裤袋时不会太突兀。

最重要的是,山灵采用了可拆线设计,内附的 USB-C 短线也用上了软质处理,塞入裤袋或放到空间较小的口袋里收纳时,线材不会对接口产生明显作用力,更好保护接口。不然长时候处于受力状态,会损坏接口,导致连接不稳的情况。


提到接口的话,UA3 提供了 4.4mm 平衡口和 3.5mm 接口,另一侧则是 USB-C 数据接口。官方标配的版本是附带 C2C 短线,有转接成 USB-A 的转接头,但要接 Lightning 接口的设备就要另外购置 C2L 线了。

USB-C 接口边缘包了一块黑色镜面零件,用来增强接口部分的质感。搭配 UA3 自带的金属机壳,整体的观感和手感还是不错的。


按照山灵每次都要会给小尾巴推新的皮套的惯例,这次 UA3 也会有个专品。

皮套设计相对简单,镂空了接口和按键的部分,表面还保留了山灵标志,但底部的 Hi-Res Logo 就会被遮盖。在没有接线的时候也比较难取出,建议取出时先用数据线将 UA3 顶到可以取出的位置再取出会方便点。

通用公式,也是常识

和无线产品或者播放设备不同,小尾巴的操控和适应性就相对单一一点。


山灵 UA3 主要的操作都集中在三个按键上,日常你想当播放器线控用都可以。当然,自带的 C2C 线太短,要操作的话当然还是直接点手机会舒服一些。

对于小尾巴的设置,大部分操作都可以在山灵官方 app Eddict Player 里面找到。


除了耳放最常规的音量和增益、滤波控制之外,声音的左右平衡以及 UA3 强调可以降低功耗的变频技术开关,都可以在 app 里面找到。

这个 Eddict Player 本质上可以理解成山灵播放器上面的音乐功能,它本身也自带了曲库功能,如果你之前在山灵设备上订阅了,理论上也可以在这里用到里面的无损资源。但如果你用的是 Spotify、apple Music、TIDAL 等外部播放应用,那就不能透过 app 来控制了。

另外,Eddict Player 目前仅支持 Android,iOS 和 iPadOS 设备没有支持会稍稍有点麻烦。


兼容性方面,山灵可算是做到全适配了。

山灵 UA3 可以兼容 iOS、iPadOS 和 Android 设备,桌面端的话 MacOS 和 Windows 都支持。


MacOS 接入之后可以在声音输出处切换到 UA3 的选项就可以用,Windows 则需要装个驱动才能使用。iOS 和 iPadOS 体系虽然没有 Eddict Player 可以辅助,但实际操作都可以通过按键实现,基础功能不影响。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很强调小尾巴都要兼容 Switch。

可能是在手机取消 3.5mm 之后,大家的耳机都开始两极化,要不就全部转成无线,要不就都变成了平衡接口。所以在使用 Switch 的时候,都希望有小尾巴的辅助。

那,山灵 UA3 也可以满足。

面对这些,我个人其实都不觉得好奇或奇怪。


基本上绝大部分厂商都已经把全设备或者叫全场景适配当作入门门槛了,从入门到中高阶的小尾巴产品都应该支持这个功能。现在没有做全场景支持的,反而是个异类。

那山灵 UA3 做到了,是应该有的「优势」。

先够力,再够声

听声之前,先来看看山灵 UA3 的配置。

UA3 搭载了 AKM 的 AK4493SEQ DAC,这应该是我经历过一大轮 ESS 产品洗礼之后,再次看到使用 AKM DAC 芯片的第一款产品。


使用 AK4493SEQ DAC 的 UA3 支持最高 32bit 768kHz 和 DSD512 音频的解码,别说是应对目前最高还是「停留」在 24bit 192kHz 的大众常用流媒体服务,UA3 直接接入电脑播放本地储存的无损音频也都足够。

这个解码规格放在 1000 元级播放器上面也算颇顶配的了,这个价位的用户基本上不需要担心解码性能不足的问题。


运放芯片方面,山灵选择了双 RT6863 独立运放芯片,3.5mm 单端输出口可以实现 125mW@32Ω 输出,4.4mm 平衡口则可以实现 211mW@32Ω 输出,推力表现也还不错,自然也比某些 1000-1500 的播放器要好。

其他的话,UA3 搭载 LDO 电源芯片来控制底噪,内置的低抖动高精度时钟芯片用来对抗 JITTER 和延时对声音输出的影响。附带的 USB-C to C 短线用上了 7 股 18 芯无氧铜线,以用于提升信号传输的纯净度... 用料上山灵也都下足功夫,除了定价和定位需要制造的差异感,能做的他们基本都加上了。


再来听感,UA3 不管是搭配哪一款耳机,给我的第一印象都是从声音的能量感开始的。

默认高增益模式下使用,UA3 不管在单端还是 4.4mm 平衡口都能够给人输出力度饱满的感觉。要在 3.5mm 单端下推我那老而弥坚的 XBA-A3 没有什么问题,在 4.4mm 平衡口上推 T8ie 更是显得游刃有余。声音能够厚度,能量感更是做得很「拳拳到肉」。


接 T8ie 的时候,UA3 给我一种类似「小肥」徐智勇唱情歌的感觉。

就好像是一个顶着六块腹肌的猛男对你唱「蒙着嘴说爱你」,UA3 可以把力道控制好,「蒙着嘴说爱你」这类型的情歌要有的甜度和技巧,它也能够给你。接入 T8ie 时,整个组合在解析力上面的表现也不错,只要音源的规格能够跟上,听到的细节还能够保留下来。


但正如看健身猛男献技主要都是看腹肌看身材一样,UA3 最核心的点还是放在力道上。

除了 XBA-A3 和 T8ie,我也用过阻抗为 45Ω 的 Etymotic ER4SR。在高增益模式下的 UA3 要应付 ER4SR 也不是难事,稍稍提升音量已经足够了。比起需要将音量提到 7-80+ 才能够听到低频输出的 NW-ZX300A,UA3 在这里面前显然要从容不少。

只是,UA3 在高增益模式下,大力推的「痕迹」比较明显。


有时候输出和声音的力量感提上来了,声音的毛刺感反而会增强,整体就像是一张照片被过度锐化和提升清晰度一样,细节和声音效果变得明显的同时,画面也会比原本要「脏」一些。

不过,只要控制好输出的音量就可以了。UA3 能够带出不俗的声音素质,只要调整好输出,还是能够稳定发挥。

LDO 芯片在这里也发挥了一定作用,面对背景音乐薄弱、歌手接近清唱的部分,UA3 和 T8ie 还是能够将声音的干净程度控制好,歌手演唱时演绎的细节也能够被呈现出来。 虽然整体表现也未必是我在这个价位的产品上听过最干净的,但听感上都已经足够了。

那串「葡萄」成熟时

整体体验下来,我会觉得山灵 UA3 是一个适时、适价之选。


声音方面,UA3 给我的还是一种以推力和声音输出为核心的印象。可以应付阻抗较大的产品,也可以通过特征明显的声音来留住观众的注意力。

细节表现虽然未如小肥细致,但能够看着六块腹肌的「大只佬」唱着细腻的情歌,表现还是颇为过瘾的。(笑


外观的话,工整简单的设计方便了操作,也省去了花巧造型带来的浪费。软件和操作交互方面,基于山灵在小尾巴这类耳放产品上的积累,以及 Eddict Player 产品自身的功能整合,山灵 UA3 面对 Android 用户可以获得类似千元档入门级播放器的体验。

就算是没有 app 支援的 iOS 和 iPadOS 设备,单靠本身的播放性能以及在 TIDAL、KKBOX、apple Music 等支持无损音频的流媒体服务,原则都可以获得听感的提升。

综合下来,我会觉得 UA3 算是一个整体产品投入和技术都成熟之后所诞生的产品。集合了山灵现有的技术和基础,推出的一个面向 500 元价位用户的全面型产品。

如果你都需要一个设备来应付自己那些较为难推的产品,或者是要一个功能和适应力全面的外置耳机口,那 UA3 都可以应付。

之前有人笑称手机接入转接头、外接小尾巴之后再接耳机,看起来像是在手机上「僭建」出一棵葡提子。

那现在用着 UA3,我就觉得:

「这棵葡萄,终于成熟了。」


糖纸众测 | 山灵 UA3 小尾巴体验,正当手机上的葡萄成熟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