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橘园美术馆:《睡莲》的梦境

2022-07-18 11:33 作者:博物馆世界  | 我要投稿

橘园美术馆(Musee de l'Orangerie)与国立网球美术馆(Galerie nationale du Jeu de Paume)比邻,同样坐落于杜乐丽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现如今是一座展示19世纪和20世纪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作的美术馆。因其收藏著名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八幅大型壁画《睡莲》(Les Nympheas)而被世人所熟知。

橘园美术馆(图片来源:www.musee-orangerie.fr) 

这座美术馆的建筑建于1852年。当时,拿破仑三世(Napoleon  III)下令在塞纳河畔杜乐丽花园的露台上建造一座名为“水边露台”(Terrasse du bord de  l’eau")的建筑,用于每年冬季将杜乐丽花园的橘子树移植于此避寒,因此该建筑被称为“橘园”。橘园朝向塞纳河的南面立面由玻璃制成,这可以使橘子树充分吸收阳光的照射。而朝北的立面则几乎没有修建窗户,以避免北风的侵袭。

最初的橘园建筑(图片来源:www.musee-orangerie.fr)

橘园主要的入口设在西侧和东侧,由负责翻修卢浮宫(Musee du Louvre)的建筑师路易斯·维斯康蒂(Louis Visconti)负责装饰。门廊由柱子支撑,与杜乐丽宫的装饰相呼应。门廊顶部是查尔斯·加卢瓦-普瓦楠(Charles Gallois-Poignant)所雕刻三角楣饰(Pediment),分别以丰裕之角 (Cornucopia)、植物和玉米穗作为点缀,与这栋建筑的功能相呼应。 随着1870年帝国的垮台和1871年杜乐丽宫的火灾,橘园建筑成为了国有财产。此后一直到1922年,橘园这座建筑继续发光发热,被用来储存橘子树并作为各种活动的场所:园艺、音乐和艺术表演、宴会和比赛等。

橘园美术馆展览海报(图片来源:www.musee-orangerie.fr)

1918年11月12日,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后的第二天,画家克劳德·莫奈提出将《睡莲》献给法国政府,以示和平。1921年,法国政府将该建筑连同相邻的国立网球美术馆一起分配给了美术副国务秘书处,用作展览当时在世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就在此时,委员会主席乔治·克莱蒙梭(Georges Clemenceau)建议将莫奈当时正在创作并捐赠给国家的大型《睡莲》壁画安装在橘园内,随后该捐赠于1922年正式确定。此后一直到1926年莫奈去世,他都一直在创作和完善这份作品,而这份巨作也最终在克莱蒙梭的主导下于1927年正式在橘园展出。

《睡莲》揭幕仪式(图片来源:www.musee-orangerie.fr) 

《睡莲》系列堪称是20世纪早期绘画中不朽的成就之一,其灵感来源于莫奈在诺曼底(Normandy)吉维尼(Giverny)的房子里创建的水上花园,倾注了他近三十年的心血。

吉维尼的睡莲池(图片来源:www.musee-orangerie.fr) 

《睡莲》壁画总计八组,这些画作被安置在2米高、总长91米的八块巨型面板上,总面积约达200平方米。该巨作被放在两个椭圆形的展厅内,弧形的墙壁象征着空间的无限延续,游客通过室内的拱门随意穿梭。天气的瞬息变化带动着室内的明暗变化,无不使画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换着,给人带来如梦似幻的视觉体验。

《睡莲》(图片来源:www.musee-orangerie.fr)  

“睡莲”(Nymphea)一词来自希腊语“numphe”,意思是“仙女”,来源于古典神话,该神话将花的诞生归因于一位因爱上罗马古典神话中的大力神(Hercules)而死的仙女。事实上,该词也是一种睡莲的科学术语。这幅画的长度将观者包围了近100米,映入眼帘的池塘,点缀着睡莲、柳枝、树木和云朵的倒影,给人一种无尽的错觉。正如莫奈所说,“涟漪无边无际”。

克劳德·莫奈(图片来源:www.musee-orangerie.fr) 

莫奈在创作初期设计了两种类型的构图。第一种包括池塘的边缘及茂密的植被:这在1899-1900年间创作的画作《睡莲池》(Bassins aux nympheas) 中可以清楚看到,晚年所创作的作品《日本桥》(Pont  japonais)中亦可寻得踪迹。而第二种创作手法是“留白”,画作只呈现水面上点缀着的花朵和倒影。这种创作手法可以在《水之景》(Paysages  d'eau)的画面中所呈现,构图紧凑的特写镜头,其中每个元素都以片段的形式呈现,营造出一种虚无且梦幻的景象。

《睡莲》局部(图片来源:www.musee-orangerie.fr)

在展厅内,这些画作及其布置与建筑物的朝向相呼应,有日出色调的作品放置在东面,而有日落色调的作品放置在西面,从而实现了空间与时间的线性表达。房间的椭圆形状勾勒出无穷大的数学符号,以同样具有暗示性的方式表达着“无限”的主题。此时此刻,《睡莲》所创造的梦境一一浮现,不断交织,融合……

《睡莲》局部(图片来源:www.musee-orangerie.fr) 

《睡莲》无疑是旷世奇作,世人对其迷恋经久不衰。当然,莫奈的成就不仅如此,他开创了领先于那个时代的东西:环境的概念,从极简主义到当代的艺术家,一直贯穿着所有的艺术潮流。橘园的《睡莲》展览创造了一个专门用于艺术沉思的空间,这对许多的后来艺术展览来说也非常具有启发性。 

《睡莲》局部(图片来源:www.musee-orangerie.fr)  

在《睡莲》这份不朽巨作在橘园安家之后,这座美术馆又先后经历了数次翻新和重组,并最终于2020年9月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如今,橘园美术馆展示了莫奈的终极杰作《睡莲》,以及保罗·纪尧姆(Paul  Guillaume)、让·沃尔特(Jean Walter)和多梅尼卡·沃尔特(Domenica  Walter)的大量绘画收藏,囊括了保罗·塞尚(Paul Cezanne)、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阿美迪欧·莫蒂里安尼(Amedeo  Modigliani)、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和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等艺术大家的作品,展现了现代与回归传统之间的张力。

橘园美术馆展览(图片来源:www.musee-orangerie.fr) 

开放时间:

周一、周三、周五至周日:9:00-18:00;周四14:00-18:00;

每周二闭馆。

门票信息:

全票:12.50 欧;18岁以下未成年人免费,26岁以下欧盟公民免费。

橘园美术馆:《睡莲》的梦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