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女23岁,主诉:口腔溃疡10年。10年来经常发作口腔溃疡,

2022-12-30 12:10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一女23岁,主诉:口腔溃疡10年。10年来经常发作口腔溃疡,约每月发1次。伴大便干燥,2-3日一行。刻下:左、右侧下唇内黏膜及右侧牙龈处各有一黄豆大小溃疡,溃疡面色白,局部肿而发热,初时晨起疼痛,现疼痛症状消失,纳食可,睡眠安,晨起口气较重,大便干燥,2天1次,量少难解,小腹胀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质淡、苔薄白,脉弦滑。证属脾胃热盛伤津,腑气不通,内热煎灼口舌而致。治以清热泻火,通腑导滞。方药如下:藿香梗(后下)紫苏梗(后下)防风、 生石膏(先煎)焦山栀子、牡丹皮、茵陈、厚朴、生大黄(后下)炒薏苡仁、炒枳实、砂仁(后下)当归、甘草。服药14剂后,口腔溃疡基本痊愈,小腹胀减轻,口气减轻,大便不成形,舌体稍胖大,舌淡红、尖稍红、苔薄白,脉沉弦小滑。继以上方进退,巩固疗效。 按语:通腑导滞:脾胃互为表里,主腐熟运化水谷。脾喜燥,胃喜润,燥润相济,升降配合,共同完成精微物质的转运传输。如饮食不节,过食辛热肥甘,热蕴中焦,食滞不化,则脾胃积热,热邪循经上炎,煎灼口腔而发口疮。热盛伤津,肠道积滞,腑气不通而致便秘。治疗此类口疮,应上病治下,清泻脾胃,通腑导滞,常用枳实导滞丸合清胃散、三黄泻心汤加减。 本证为腑气不通,腑热上煎而致口疮,故治以泻胃散、茵陈蒿汤、小承气汤清胃热,通便泻热,酌加和胃降气,健脾理气化湿之品,使胃热清,脾气和,腑气通,引火下行,则口疮之证自宁。

一女23岁,主诉:口腔溃疡10年。10年来经常发作口腔溃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