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主義】徹底的經驗主義(3-2-2-3)——最聰明的實用主義者威廉·詹...

3-2-2-3 激进经验主义 Radical Empiricism
一、概述
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
用意识流理论消解了经验主义理论,把经验去表征主义化:“一切都是经验。”取消了经验和观念的二分(保留二分的如乔治·贝克莱)。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设想是费希特主义的。
彻底的经验主义意味着观念也是特殊的经验关系,具有本体论的平等地位。使得主体化的意识结构产生的底层的意识流(一种原初的心理本能),使经验被结构为事物,概念,自我,时空架构等等。在自我被结构出后产生的逻辑等,仍然通过主体的某种愿望调和,进行某种信用的评估。
可视为费希特知识学的变种:从第一人称体验出发(即一切),包括内在无意识活动,把一切结构化,即把所有第一人称体验组织起来。
辨析:这是一种先验主义,但不是先验经验主义。是一种非理性主义,依靠意识流的前理性的机制。
二、四格
3-场域论:形而下(结构完成的意识流;“世界”)vs形而上(无意识心理活动;“世界”发生学机制),意识流(纯粹经验:先验主体+现象学还原后的现象)调和两者,起到悬置的作用。
现象学还原:把体验到的一切经验背后的预设悬置起来。
2-本体论:经验(作为结果的意识流;一切存在)vs底层心理本能(意识流中的原初的结构化运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意识vs无意识/
物质和心理的都是经验的,只有通过第一人称体验才有注册为存在的资格。一切被体验才是存在。体验包括抽象概念、信仰、一系列证据链、注册到符号系统并在系统整体态势中具有可靠性的体验。这些需要底层机制支撑。
通过本体论的二元关系,自我意识可以从意识流中生成出来。
底层心理本能的运动本身不能变成其组织起来的材料,即不能被体验,自己取消自己的现在,故不能被指向、操控。它自身隐匿起来才能作为有效果的底层机制,不能作为主人话语注册在符号系统内,而是死硬的在符号系统中生效,也正是死硬的方能生效。
2-认识论:气质(倾向;底层愿望;是前反思的)vs真理(信用)
气质分为两种:理智主义tender-mindedness,经验主义tough-mindedness
前者依赖理念形而上世界(倾向于依赖服从稳固的原理、规则),后者依赖第一人称目击、感性刺激的世界(倾向于临时构建规则,向易变的维度敞开)。
两种气质被彻底的经验主义超越,因为一切都是经验,包括抽象的关系性的框架本身,也是意识流框架中的实在的体验,能够作为存在论中的一个单元。
彻底经验主义依赖底层心理倾向、生存偏好设立对象性对生存有利,只要信用高,那么被把握的实体性优先级更高,即是是多重中介过的,在本体论地位上也高于更原初的直接的体验,即设立为更直接的。
认识论上存在实用主义的信用链(真理),中间有价值判断,判断是否对主体有益,以此建构起自己的真理体系,够大即能变成形而上学世界。
3-目的论:调和有限(意识)趋向无限(无意识)vs无限趋向有限
/自我回归绝对者(晚期费希特)vs绝对者向自我(早期谢林包括两者)/
詹姆士的镶嵌哲学(马赛克宇宙论):多元事实的宇宙→单一、分散的经验事实(所有)构成马赛克宇宙,这个宇宙本身是一种意识流。在此理论中对绝对者的把握也是一个经验,故绝对者不具有优先地位。
绝对者作为马赛克单元——一个经验事实——被意识流截获的瞬间,体验到绝对者的观念事实,绝对者的观念占据了一瞬间的自我。绝对者作为观念的绝对者被作为经验把握,变为自我的一部分。绝对的意识流最终结构出绝对者,不需要谢林所说的历史的过程。——绝对是经验,整个场是绝对,二者既是集合的要素又是集合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