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后疫情时代下的新全球化(五)

2020-06-05 09:32 作者:貔貅会轻创业俱乐部  | 我要投稿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由于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CCR5)经过修改,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这一消息迅速激起轩然大波,震动了中国和世界。消息曝光仅数小时,就有122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其未经严格安全伦理性审查即开展胚胎基因编辑。

事件经过:

2016年6月开始,贺建奎私自组织包括境外人员参加的项目团队,蓄意逃避监管,使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的技术,实施国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贺建奎通过他人伪造伦理审查书,招募8对夫妇志愿者(艾滋病病毒抗体男方阳性、女方阴性)参与实验。为规避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得实施辅助生殖的相关规定,策划他人顶替志愿者验血,指使个别从业人员违规在人类胚胎上进行基因编辑并植入母体,最终有2名志愿者怀孕,其中1名已生下双胞胎女婴“露露”“娜娜”,另1名在怀孕中。其余6对志愿者有1对中途退出实验,另外5对均未受孕。该行为严重违背伦理道德和科研诚信,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国内外造成恶劣影响。

贺建奎去年年底判刑三年。区区三年,出狱后,他会不会继续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大概率的事情。如果连入狱都是策划到的,那么,已经诞生的健康的所谓的首个基因人,桂冠必然坐实就是贺建奎了。以三年的牢狱换取这个桂冠和之后可能的利益,贺建奎会这么做吗?又或者贺建奎背后的资本会这么做吗?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仔细阅读事件的经过,不寒而栗。如果这个傻逼不是名利心过重,只做不说,有谁会知道这个事情?这是这个事件最最重要的关键点。

贺建奎的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只是觉得疯狂,没有多想。2019年中旬的时候,我第一次看漫威的《X战警.黑凤凰》,看完以后,细思极恐。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时间跨度长,容易发现不同时间节点,同类事物的细微变化。早些年的科幻片,像这种基因人的影片,基本都是和恐怖片划等号的。比如:《异形》系列。但是看《X战警》对变种人的美化是影片的基调。韩国近期的一部《突然变异》同样赚足了观影者的同情之心。

凡事必有因。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纯粹是作者的想象吗?即便是想象,只要能想到,一定能做到,这个笔者在开篇里专门探讨过,预言为什么成真!这里不再赘述。(后疫情时代下的新全球化(一))

让我们从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去推测可能的逻辑。变种人已经存在的可能性极大。早期的科研技术不成熟,失败的案例居多,所以对应到影视作品,以恐怖片为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因技术的日臻成熟,变种人的成品趋于完美、可控,这个时候的影视作品,对变种人的美化就是必然。敲边鼓,让自然人先有思想准备,从排斥到接受。等到时机成熟,再亮相,就不会那么突兀。

如果事实真的存在,掌握了基因育人技术的机构或人,想获取更大的利益,会如何运作?减少自然人的自然生育(现在通过人工受孕出身的小孩越来越多,真的仅仅是环境破坏的原因?还是如某些所谓的阴谋论所说的基因粮食或者疫苗的原因?),秘密培育大量的变种人,可以圈养在这个世界的某一角落,也可以就存在你我的身边,毕竟就是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不是人兽杂交,我们也无法分辨。

于是乎,《寄生虫》这样丑化下层人民的影片开始获奖,想想不同时期的影视作品的基调,卓别林系列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被《寄生虫》的丑化取代。这种舆论导向,从人的意识层面先把下层人民杀死,然后到现实层面的杀死,基本就顺理成章,悄无声息了。新冠疫情期间,欧美的养老院、监狱、流浪群体的遭遇已成事实。

对于无国界的资本而言,全球化易如反掌,且绝对不是你我以为的,教科书里的全球化。

是的,这些只是推测与猜想。但是它真的只是推测和猜想吗?


后疫情时代下的新全球化(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