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7.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在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大大地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更促进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这就更加强垄断组织的力量。所以,资产阶级国家的一切活动越来越服从于财政寡头的利益。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比帝国主义以前的时期大大提高了。垄断资本对外的侵略使军国主义发展起来,因而增加了军费支出,扩大了以军火企业、冶金工厂、煤矿、铁路等形式出现的国家财产。
资本主义各国的国家预算大大扩大是表明资产阶级国家在经济中作用加强的指标。
美国联邦预算的收入部分,从1899-1900年度的56,700万美元增长到1918-1919年度的515,200万美元,1944-1945年度的4,447,500万美元,1955-1956年度达到6,816,500万美元。美国国家机关在职人数从1929年到1956年增加了1.8倍左右。国民收入的日益增加的一部分完全用在军事化和臃肿的国家机构上面了。1929年美国政府购买货物和设备花去85亿美元,在1951-1956年的6年中,每年平均花掉763亿美元,等于国民收入的25%。
在帝国主义时代,国家机构和垄断组织混合生长在一起。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改良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竭力粉饰资本主义,把这种过程说成是垄断组织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而服从于国家的过程。帝国主义国家被他们描绘成一种能够遏止垄断组织的欲望的超阶级的力量。实际上在经济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使国家服从于自己,并利用国家来增加利润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垄断资本主义正转变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到最高程度;私人和国家垄断组织交织成一体;国家机构服从垄断组织。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构来干预国内经济以保证垄断高额利润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和政治的统治地位。
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各种形式愈来愈厉害地干预经济生活。个别的企业、部门和经济职能[1]就在国内保留生产资料私有制统治的情况下转到资产阶级国家手中。
垄断组织支配国家机构首先是通过个人联合。最大的资本巨头愈来愈经常地占据资产阶级国家政府中的重要职位。在巨大的垄断组织之间,为争夺国家机构中最重要职位而进行着尖锐的斗争。另一方面,部长、将军、外交官在退职后,一般都可以在主要的垄断组织中获得高级肥缺。
居于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霸占国家财产,并利用国家财产以谋自己的私利。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所有制,或者是由于用国家预算建设企业、铁路、兵工厂等等而产生的,或者是用资产阶级国有化的方法,即以大量赔偿费将个别私人企业转到国家手中而产生的。尽管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和机会主义者硬把垄断资本统治下的企业国有化说成是“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但这同社会主义却毫无共同之处。资产阶级国家的国家所有制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转化形式,这里只是企业主不是个别资本家,而是受垄断资本支配的资产阶级国家了。国有化企业的管理机关,照例由最大垄断组织的代表组成。垄断组织倚靠国家企业的建设大发其财。常常按非常有利的条件把国家企业出租给大公司。垄断组织得到国家许多优待条件和特权,例如优待的电费、铁路运费等等。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旅行一种所谓转让制,也就是说把国家企业转让给私人,通常总按很低的价格。
资产阶级国有化是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之一。产阶级国家利用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国有化以加强备战时期尤其是战争时期的经济军事化,并巩固国家的军事警察实力。
同时,资产阶级国有化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形式之一,它为社会主义胜利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创造了物质生产的前提。在脱离帝国主义体系的不发达国家中,外国企业的国有化有着特别的意义。在这些国家中,国有化是进行反帝斗争和保证国家经济独立的一种手段。
如果有一个依靠群众性的工人运动、在议会中有广泛的代表性,对议会活动的方向能起重大影响的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那末企业国有化就可以被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利用来进行反对垄断资本无限权力的斗争。这一点对于有条件通过议会的道路使无产阶级夺得政权的国家特别有关系。
在美国,广泛地靠国家预算建设国家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美国投入加工工业的资金为2,579,200万美元,其中私人投资只有862,300万美元,国家投资共有1,716,900万美元。在战后时期,靠预算的巨额投资发展了生产原子武器的工业。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把许多用国家的钱建成的企业以低价转让给私营公司,而且绝大部分是落到最大垄断组织的手中。
英国在1946年实行英格兰银行国有化,1947年实行煤炭工业以及国外电报和无线电通信业的国有化,1948年实行电力工业以及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业的国有化,1951年实行黑色冶金工业的国有化。许多被国有化的企业都有亏空,这些企业的私有主得到256,000万英镑的补助金。
垄断组织通过接受利润很高的国家定货来发财致富。资产阶级国家借口“鼓励经济主动性”,付给最大的企业主以无须偿还的巨额贷款和补助金。垄断组织有破产的危险时,从国家得到资金来弥补亏空,而它们欠国家的税款则一笔勾销。这样,靠增加劳动群众所负担的捐税得到的巨额款项,通过预算流入了垄断资本家的腰包。
垄断组织依靠国家机构,实行“冻结”工资[3]、禁止罢工斗争等等政策。
垄断组织在国家政权的协助之下强占原料产地、投资范围和销售市场。
国家政权为了加强最大的垄断组织的实力,积极促进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用专门的措施迫使独立的企业主服从垄断组织,在战时,实行强制性的生产积聚,关闭许多中小企业。国家一方面对进口货规定高额关税,另一方面鼓励商品输出,把出口税付给垄断组织,使垄断组织便于用倾销办法夺取新的市场。
国家的手里集中着大量资金,就有可能对经济状况起一定的作用。例如,国家用巨款建设国家企业、公路、铁路等等,向大公司订购军火,这就刺激了对设备和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帮助垄断资本家发财致富。国家的经济措施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缓和国内生产的下降,甚至能使经济状况有某些好转。
资本主义的辩护士根据这一点,硬说什么国家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的决定力量,能够保证有计划地领导国民经济。而事实上,资产阶级国家是不能有计划地领导经济的,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和人剥削人的制度。
资产阶级国家为了最大垄断组织的利益而在个别企业、托拉斯、经济部门中所起的调整生产的作用,不但不能排除垄断组织之间竞争,反而使这种竞争更加尖锐,并加深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能‘革新’并‘健全’国民经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远远不是经济中的决定力量,也不能有计划地领导经济,资产阶级国家机构在像自然灾害一样起着作用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力求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垄断组织的统治,使国民经济的混乱性质发展到顶点。”[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引起资产阶级制度一切矛盾的尖锐化。牺牲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而保证财政资本巨头获得垄断高额利润的经济调整,失业人数的增加,与经济军事化相联系的物价高涨和税负增加,都越来越缩小了劳动者的有支付能力的对商品的需求,并为新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制造了前提。
在准备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迅速。列宁把战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叫做工人的战时苦工营,资本家的天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垄断组织的权力,提高了对工人阶级、农民和广大知识分子阶层的压迫和剥削的程度,使反动势力和军事专制更为嚣张。列宁在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群众处境的影响时指出:“在保持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所有这些使生产更加垄断化、更加国有化的措施,必然会加重对劳动群众的剥削和压迫,增加被剥削者反抗的困难,加强反动和军事专制,同时,必然会使大资本家靠剥削其他阶层而得来的利润急剧增加,必然会使劳动群众由于要向资本家缴付数十亿借款利息而遭受几十年的奴役。”[5]
所有这一切使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矛盾更加尖锐,使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在争取解放和按社会主义原则改造世界的斗争中更有团结性、更有组织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列宁曾经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满的物质准备。
注:
[1] 保证劳动力,供应缺乏的原料,实行产品配给制,建设军火企业,资助经济军事化等等。
[2] 1940-1945年。
[3] 即当物价和税负提高时,禁止提高名义工资。
[4] 莫里斯·多列士:《关于法兰西劳动人民贫困化和新材料》,1956年版第31页。
[5] 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关于目前形势的决议》,《列宁全集》,1957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4卷第2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