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杂记:修行的苦。
所有人都在修行中。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在你降生于此时的那一刻开始,你都是在修行。
区别只不过是,你要怎么去学,去思,去行动。
不需要老师引领,也不要刻意的寻求什么。
时机到了,你自然会明悟,这就是修行。
修行的目的一个是认识自己。
另一个就是去发现,那个左右着这一切的无形大手。
跟上祂的脚步,在从新认识自己的道路上,做到物我相随,然后在忘我的跟上祂的步伐。
寻求着更前进的道路。
敏感是一切修行的开始,敏锐是一切修行的突破口。
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有学会适度放松,才能走的更远。
不会忙里偷闲的,只会在半路夭折。
成为着常人眼中的短暂成功。
最后郁郁而终。
学会休息,找到乐趣,热诚兴趣,长久修持住才是成功道路的标配。
没有亲身经历历练过妄欲诸邪,光是苦修清净无尘的坐忘之姿,何来成就修行的本末。
连欲望都没有去亲身经历过的人,到头来也不过是修个假心。
所以,修行前,最好的状态就是去放肆的历练。
不要等错过了年纪与时间,才幡然醒悟。
以为着,我修道,修佛,修觉,就可以挽回失遗。
在本人看来,自幼就进庙堂的修行的人,才是对于自己的不负责任。
这浪费的时间里,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生。
当然,假如你是被各种意义上认定的天才,是可以不管常规操作的。
但都是常人的人,建议多进行一些红尘的洗涤。
至少尝遍动心的欲望,然后再行修行。
没有人能自幼就开始,清心寡欲的。
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有着各种欲望。
没有欲望的那是仙。
是仙的话,还修个什么。
凡事,一开始就说,你需要静的,你需要放下的,你需要找师傅的。
全都是误人子弟。
你不是他们,他们也不是你。
你的难,不是他们的难,他们也不知道你有多少难。
只是一眼的相见就可以点出什么的,也只是少数。
你可曾见过他们多说什么?
大部分都是,指点你求学的方向。
而不是直接来求他们自己。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他们,不是你自己。
不要害怕失败,也不用纠结失败。
在成长的过程中,失败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品尝过失败的苦,才能悟出前进的路。
当你苦苦困困于失败中而不得志时,请选择放松。
学着多读书,多看文章。
去找寻让自己感觉上身心愉悦的兴趣。
抽出一点时间,好好的静静头脑与锻炼躯壳。
尝试去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
不知道什么是有意义?
能触及你心里的。
能让你从心而感到厌烦的,骄傲的,嫌弃的,厌恶的,激动的,高兴的等等所有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这些情绪,不要管别人怎么去定义它的不好。
你要知道,就是因为有着这许许多多的情绪,人才像是一个人。
人才能更好的认知自己。
一个连自己有没有情绪都不清楚的人,你说他是鬼都有着相信。
我们所有人,在成长与此世间中,需要进行着两个成功与无数个失败。
一个是身而为人,活的成功。
存活好,生活好,活的健康而长久。
留存下,以自我为存在印记的记忆刻意。
表达着,我曾活过的证据印象。
一个是身而为人,死的成功。
安详的躺在那里,没有遗憾,没有包袱。
所有欲望都体验过了,能尝试的都尝试过了。
在生前活出了自己,知足了。
留存下来的记忆深刻的提醒着后来者的注意事项。
最后用自己给予了后来者经验与教训。
为了更好的未来,发挥着剩余价值。
什么是失败呢?
没存活好,早早归尘,英年早逝。
没生活好,活在苦难,不思进取。
没有健康,一身病痛,灾厄缠身。
没有存留,记忆不在,没人记得。
没有安详,反锁捆困,作茧自缚。
没有价值,无后安放,无教可磊。
做人是不是很难。
因为有着众多的条条框框与自我约束。
其实也不用为难自己。
生而为人,势必需要走完一生。
你不用去纠结何时修行。
当年纪到了,你自会无师自通的开始修行。
这是大势所趋,这是世界的演算。
这是人之道场,这是无形的预谋。
也不用过多的担心。
放下迷茫的追寻,安住在兴趣与学习中吧。
生命是一场旅行,同时也是无涯的学海。
我们所有人,只需要放肆的去学习就好。
请善意传修者,点明修行的低中高,不要在误导式的引诱了。
人,真的经受不起诱惑。
面对现在的修行境界的乱象,我也没什么资格评定你们。
毕竟开始修行的人越来越多。
各种低超高,高降低的各种言论一大堆。
只能说,修行者自己注意了。
其实说来,你们也应该发现了。
当巨量的失败者,感觉无路可走时,就会自然而然的醒觉进修行的行列。
如果这条路走通了,就可以进入另一种成功。
而想要减少修行者的数量的一些人。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
不要让他们失败,不要让他们无路可走。
不要让他们感觉没有盼头。
你们以为修行是我们想修行的嘛?
还不是被大社会给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