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活品质 老年人要如何做好口腔护理?
每当小亮看到
家里的奶奶拨弄着一口假牙时,
心里就总悲哀地想着,
自己老了,
不会牙齿也都掉光光吧?
去问过牙科医生才知道,
人老了掉牙不是必然规律哦!
大多数是由于长期
患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造成的。
只要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
掌握科学的口腔保健方法,
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就可以终身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

编辑
1.食物嵌塞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食物嵌塞,俗称“塞牙”,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口腔不适之一,主要为长期咀嚼磨耗使得牙齿牙冠发生明显磨损,牙齿形态变得不利于自我清洁;反复塞牙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编辑切换为居中
2.关注口腔黏膜的变化
老年人是口腔黏膜疾病高发的年龄,老年人应该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发现口腔内有两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粘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以及出现牙痛、牙龈出血等不适症状后要及时就医。
如果口腔粘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不良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
因此,应早期预防,控制不良刺激和戒除烟酒嗜好,一旦出现疾病症状要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编辑
口腔溃疡可以使用嘹亮绿袍散
嘹亮绿袍散是一种中成药,是由青黛、黄柏、山豆根、薄荷、黄连、冰片、硼砂、儿茶等成分组成,有清热消肿、化腐去毒的功效,针对唇舌腐烂、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
3.叩齿可以增进牙周健康
叩齿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口腔保健方法,每天叩齿1-2次,每次叩齿40下左右,可以促进牙周血液循环、增进牙周组织健康,长期坚持可固齿强身。
如果牙齿松动,咬合错乱,叩齿往往会造成牙周组织创伤,不宜作叩齿保健。

编辑切换为居中
4.牙齿缺失应及时镶牙
前牙缺失会导致发音不准、面部形态发生变化,全口牙丧失后,咀嚼十分困难,面容明显苍老。因此,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
修复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修复前应治好余留牙的疾病,必要时对牙槽骨和软组织进行修整,保证修复质量。
戴假牙也要保持清洁卫生,对于配戴活动假牙(可摘义齿)的老年人,应在每次饭后取出活动假牙以软毛牙刷刷洗干净,夜间不戴假牙时应清洗后放置清水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