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意识活动一直不停息,能否看到其中的危险?

Cico: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空唠唠。
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细节、事情,都可以来观察、辅证、理解生活的真谛是什么。
毕竟,我们这个生活有大量意识的活动,几乎每个生活的细节都有人类意识活动的涉足。
比方说,这个互联网,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使用宽带或者是手机上网,4G、5G各种所谓的技术标准。你有没有注意过,这个上网速度、下载速度总是快于上传速度。
你看,在这个4G和5G网络里面,这个下行带宽,也就是下载速度,远远高于上行带宽,也就是这个上传速度。
下载就是说,咱们看视频、浏览网页、下电影都是走的下载带宽;但若你分享文件给别人、上传视频,走的都是这个上行带宽。
从这样一个事情本身,我们得看到,这个人类是多么被动,总是被告诉,总是获取。
所以,这样一个生活的习惯也展现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使用上——大部分人是看电视,看视频,下载,获取所谓的服务,所以,这个下行带宽远远高于这个上行带宽。
但你看,当我们回到人的意识上来,人的这个思维方式上来,为何人总是被动?
这也意味着依赖,总想依赖于各种各样的信息,各种各样内容,所以有这样一个非常强的下载需求,连整个互联网的构架本身都倾斜于这样一个所谓的需求。
但纵观这样一种媒体使用习惯,也跟媒体本身有直接关系,媒体不断制造内容,用户觉得方便,就直接使用,这自然产生了依赖,也不用仔细想,也不用仔细观察,一切都是信手拈来。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这个大脑变得愈发的被动,这样一个被动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充满影响、被操控的过程。
你看,这个互联网中有各种各样的广告,各种各样的用户统计、行为分析,这都是来于人这种极其被动、依赖的思维方式,所以,这个互联网也变成了各种自我追逐影响力的一个战场。
人总在上网,这个意识活动非常的活跃,而这样一个活跃的意识本身,又变成了这个互联网的生命线。
你看,互联网中有各种各样内容,在不断的去刺激大脑,引诱大脑,去想方设法唤起、保持这样一个意识活动的延续——这都是各种所谓互联网企业的生命线。
那作为一个个人,如何抵御这些问题?
走出这些影响,那这取决一个人能否全然的看到这些问题?能否对这个互联网的使用产生一个警觉,看到它的危险,能否看到自己这种非常强的依赖心理?
总是去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呢,同时能够唤起更大的好奇,这本身是个套路,能否看到?
这背后对应着内心非常强的寻求的心理习惯,寻求愉悦,寻求满足,寻求确认;一旦有寻求,就有人,就有事物来填补你的需求,互联网就是如此。
能否谨慎的使用互联网?
观察自己内心的心理动作,能否亲自去体会,当这 个内心停止喧嚣的时候,这个大脑该如何合理的使用互联网。
好,以上就是本期空唠唠的所有内容,咱们下期再会。、
——
Cico,用中英文传播禅/正念/冥想的本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