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2023:如何组建投资组合


一个健康的投资组合,需要均衡以分散风险,从而实现个人财务目标。那该如何规划?怎样的资产分布才算理想呢?
如何建立投资组合?
在订立组合前,先要厘清投资目标的主次(长线vs短线),再考虑风险承受能力(年轻人vs退休人士)、流动资金(是否有定期开支?)等因素,去设定合适的资产配置。
回报越高,风险自然较大,世界上也没有一种投资工具可完全回报高但风险低,而分散投资就是管理风险的方法。
各类理财工具特点及表现不同,分散投资可降低个别投资类别或市场突然恶化的风险,有助降低组合的波幅水平,并争取更稳定的回报。
分散投资不同的理财工具、各种货币,或于多个国家。每种投资工具占组合的比例很视乎个人风险取向而定,没有一种绝对,组合需按自身需要及市况转变定期调整。市面上的理财工具众多,风险程度及功能不一,下表简单比较各种工具的优缺:

每个人有不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的理财工具也有不同。
例如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组合内高风险资产比例可较高,包括股票等。如果风险水平处于中等或偏低,便适合选择提供稳定回报的工具,例如银行定期存款及储蓄保险等。
特别考虑到近年股票市场波动,外围经济环境不明朗,若投资者期望建立一个较平稳的投资组合,选择定期存款还是储蓄保险,有什么需要考虑?
入场门槛
定存的入场门槛较低,个别虚拟银行更可低至数百元。储蓄保险的本金门槛较高,个别短期储蓄保险最低供款额也要6000港元,好处是可以每月供款,而定存则要一笔过存入整笔资金。
回报
定存回报为保证回报,视乎银行与客户约定的定存利率,回报相对较低。储蓄保险的回报除了有保证回报外,还有非保证回报,会视乎保险公司投资表现等因素浮动。储蓄保险一般会用内部回报率(IRR)(详情可参考这篇文章)呈现平均回报率,现时市场上的储蓄保险内部回报率一般介乎2%至4% ,若连同非保证回报,潜在回报会较定存高。
年期
定存年期一般较短,可短至7天,并分为1个月、3个月、半年、1年。相反,储蓄保险年期多数由1年起跳至25年不等,灵活度较低,但可锁定较长年期回报,并可透过滚存红利享受复息效应,适合中长线投资者。
存款保障
香港设有存款保障计划,若存放合资格存款的银行倒闭,每个帐户最高可获得50万元保障。保险公司的储蓄保险虽然不在存款保障计划范围内,但是持牌保险公司也受保监局严格规管,所有保险公司要维持偿付准备金水平,用作保单赔偿,以保障投保人。
提早取回资金?
不管是定存还是储蓄保险,如果要提早解约,一般都会招致损失。如要提早解约银行定存,取回存款,不获任何利息之余,亦有可能被征收违约金、手续费或罚款。如果储蓄保险于保单早期退保,也会带来一定损失,例如不少产品在首年退保会录得负回报,即退保金额将低于已缴总保费;但也有个别产品提供灵活退保选项,在首年退保也不需承担损失。
最后,各种理财工具都各有优缺,读者宜先了解各工具的特点,再考虑配置自己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比例也很视乎个人理财目标及条件等,市场上的传统资产配置组合只能作参考,读者宜按自己需要及市场环境定期检讨组合及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