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也说马克思主义信和用

2021-01-04 15:14 作者:上官茂华  | 我要投稿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马克思主义也一样,你不使用它,那么,它就只是躺在那里的道,你只有用它,就像冲茶一样,才能体现它的无穷价值——题记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也经历了重新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使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解决中国的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十八大后,党中央也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党和国家的指导地位。

     十八大至今,一晃又是好些年了。我们是不是已经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了呢?用的好不好呢?

  我们发现,我们的党员干部,并不都在信马列用马列。信洋理论洋谬论的有之,信谣言的有之,信金钱美色权势的有之,时而信东时而信西的有之……这些乱七八糟的信,不但引发神经错乱,也消弱了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六种能力”(统筹兼顾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驾驭不了局势,肩负不了职责。

  可见,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信和用的问题,对于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我们,仍然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是“信”的前提且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懂是信的前提,这个道理并不难懂。没有弄明白的东西是不可能真正信的。即使信,充其量也只是盲从。这就要弄明白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对就对在马克思创建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真理。而要弄懂这个真理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人人都能做到。

  大道至简,凡是真理都是简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虽然如海如洋般地丰富,但其基本原理却是简洁明了的。不但可触可感,而且极其易懂。简洁易懂到什么程度呢?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话讲,这就是“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则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庆祝斯大林六十寿辰大会上的讲话》)”。造腐朽制度的反,造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派的反。也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洁易懂,才迅速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中间广泛传播,风卷残云。

  当然,要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本,还要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是对的?学,自然是和基本性的前提和需要了。我们这里所说的“学”,是指学习教育,并不仅仅是指单纯的自学。我们不排除自学也能弄通马克思主义,但不具有普适性。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本质;科学揭示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科学揭示了矛盾是世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科学揭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科学揭示了人类自身本质要求所注定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一互为补充的浩瀚完整的科学体系,使人类智慧第一次在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上抵达了真理的王国。

  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世界本质的科学揭示和高度概括,所以,用它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时便具有了一法通万法通的功效。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掌握了引领时代,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人类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步履蹒跚,而且常走弯路,甚至一步三退。原因就是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始终不得要领,从而只能是整体性地摸着石头过河,来回折腾。要么跪伏于神,要么莫衷一是,要么作茧自缚。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数千年之前就树立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目标理想,但始终没有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理想的有效途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长河中,一直在“周期律”(也有人写作周期率,但我们认为用周期律更为准确)里徘徊。当马克思充分吸收前人的智慧成果并在工业革命对人类视野巨大扩展的背景下,以他对的天才的感悟,把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本质特征科学揭示之后,人类才真正扫除了眼前的迷障,看到苦尽甘来的希望,并懂得了怎样用自己的眼光打量和改造世界,认识到了人类社会发展必定由高级取代低级,社会主义一定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的自我启蒙并加速属于自己的历史进程。对此,从文化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又跟中华民族千年优秀文化高度契合并弥补了其方法论上的缺陷,由此又空前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这篇重要文选中笔挟风雷地向全世界豪迈地宣布:“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这豪迈的宣告里,是开天辟地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深刻认识和实践,并由此建立的无与伦比的文化自信。三个月后,毛泽东同志站在天安门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支点就在这里。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把金钥匙,把马克思主义内化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魂。这一支点,以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认识和实践为基石,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血与火的检验中构建,激发出了中华民族改天换地的无穷力量,扫尽屈辱焕新颜,气宇轩昂地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并夯实了中华民族继往开来来,奋勇前进的文化底气。

  马克思是对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体会比谁都要深刻!

  对此,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珍重,那么,我们不但会迷失于复杂多变的当今世界,也会丧失我们的文化。这也我们今天还要强调“马克思是对的”的重要原因。

  文化不但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政党或一个人的灵魂,还是“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灵魂。所以,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不懂马克思主义或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那么,所谓的文化自信充其量就只能是一种没有骨骼的人云亦云的想象,是要倒大霉的。

  不是么?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上至高层决策者,下至普普通党员干部,持这种由想象建立的文化自信的人大有人在。而且,他们还要求全世界跟着他们一起这么想象,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焦头烂额。比如,经济上去了,天上不飞鸟;政绩秀了,河水臭了;无宝有了,道德丢了;“双赢“没盼到,使馆被炸了;金融敞开了,股市跌惨了等等。

  原因在哪里呢?就在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教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认为马克思不对了,也就栽跟斗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总书记的讲话,可谓一语中的。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化,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正常了,“三会一课” (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少了甚至没有了;即使有学习教育,也没有结合党史学,实事求是地学,带着问题学。如此等等,自然不能学懂弄能马克思主义。在战争年代,我党都没有中断过干部战士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教育工作。即使战事再紧张,“三会一课”也要坚持,这也是我党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要使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正懂得马克思是对的,我们就要重新把我党学懂弄能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做法用起来。要让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会议,进思想,进工作,进生活。要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保证人员、时间和物资三到位。要引导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学,并建立和形成互促互学的学习教育机制,克服在教室里学,在书房里学等脱离实际容易僵化马克思主义的弱点,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深切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提高学习效果。

  正确的方法不但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也来之不易,不容否定或抛弃不用。王明不懂得这个道理,尽管可以倒背如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但还是没有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问题就出在“闭门读书,师心自是”(《颜氏家训·勉学》),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了僵化的教条,给党造成了巨大损失。张国焘虽然跟王明不同,并不死啃马克思主义经典,但他刚愎自用,以为自己就是马克思主义,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门外汉的表现,结果是与王明殊途同归,最终都背叛了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毛泽东《实践论》)。在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态度上,坚持在实践中学,面对中国革命的现实课题学,并把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生命线地位,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感三性”(时代感。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让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凝聚力量,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伟大胜利和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坚持了让全党学懂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正确途径。

  事实再次证明和提醒我们:今天,我们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传承接力好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沿着她指引的目标抱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离不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积累和开拓的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成功经验和途径。离开了它,我们就会走弯路,犯错误,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有可能步王明、张国焘的后尘。

  二、信仰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应有表现

  “学”是“信”的前提,“信”则是对党员干部基本和必然要求。不信,就不是共产党,也不配做共产党。这是所有党员干部都必须人人过关的“硬道理”,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党产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你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你就别入党,这是最基本的。

  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肩挑天下,“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的、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和人类命运紧密联系一起的、并努力实现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伟大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是肩负不了这一伟大使命的,自然也不配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这只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并不是学懂弄能了马克思主义就一定会信仰马克思主义。

  就真理对人的普适性来讲,并不是所有人对它都会产生“味甜”的感觉,甚至还会引起某些人的排斥。加上“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人们要改变这种自身社会有关系造成的业已成型的思想观念,也是很不容易的。乔林.比林斯说:“真理尽管稀少,却总是供过于求”(《狮城舌战》708页,复旦大学出版 王沪宁主稿),便是真理于人的生动描述。由此可知,虽然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并不难,但要信仰她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大本大源的学说,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信仰马克思主义,是需要大境界的。也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淘汰率高全球罕见。也正是这种高淘汰,不断洗掉了党内的杂质,提纯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质,成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得过且过的懦夫,见风使舵的市侩,招摇撞骗的投机份子和热衷于声色犬马之娱,灯红酒绿之乐的利己主义者不可能信仰马克思主义。胸襟狭窄的人,意志不坚的人,畏惧真理的人,也是不可能真正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只有那些敬畏真理,坚持真理,服从真理,勇于为真理献身的人,才能真正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彻底地马克思主义者。而这,正是真正共产党人的品质。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指的就是共产党人的这种意志品质。这一意志品质,也是检验和判断真假共产党员的定性标准。我们说思想入党,所指之的就在这里,而不是看他(她)是否对着党旗发过誓。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同和义无反顾——是红军长征绝地求生的坚定脚步;是董存瑞单臂擎天的震天呐喊;是邱少云烈火中一动不动的如山沉默;是黄继光胸口堵向枪口的拼力一跃……是方志敏的《清贫》里的淡泊;是叶挻《囚歌》里的思考;是钱学森、邓稼先的大义选择;是雷锋执著的坚守;是焦裕禄一生的忙碌……也是历久弥新、历久弥坚、矗立于人类精神之巅的红色文化。

  真正的共产党人不但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也深深懂得捍卫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危险和光荣。因为,信仰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就要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作针锋相对的斗争,甚至是残酷的生死相搏。为了践行和捍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之所在。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人类而献身……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誓死捍卫马克思主义,才有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如同春雨润物般地在中华大地万象更新,竞相绽放。

  那么,捍卫马克思主义充满危险,远离或躲避马克思主义就太平无事呢?不是!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并不是马克思及其马克思主义发展建设者们的创造发明。马克思主义只是对客观规律的发现和概括,是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大本大源的揭示,是这个世界本身固有的,是人类社会诞生的时候就有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不以人的好恶为准则的。不管你喜不喜欢,不管你主动靠近还是人为隔离,它都会如影相随,谁也逃不出它的规定和范围。

  捍卫马克思主义诚然充满危险,甚至牺牲,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而那些不敢面对真理的人,只可能碌碌无为终其一生。至于那些反真理,反马克思主义的人,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实,这些人最终要被真理无情淘汰,成为遗臭万年,死无葬身之地的孤魂野鬼。古今中外,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社会名流,开始的时候是多么雄才大略,心系天下,功勋伟业。可到了他们的后代,却私心自是,忘了初心,放弃使命,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到头来无一不是人、财俱败收场,有的还是财散族亡,以“祼谢”的方式终结于历史。当前获刑的贪官污吏,从哲学的维度来看,也无一不是因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对着干而受到了真理的致命惩罚。

  因此,捍卫马克思主义虽然面临牺牲,但只是暂时的,局部的,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的。而对于非马克思主义来说,无论多么猖獗,都注定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这便是真理永恒不变的定律。懂得了它,在马克思主义面前,便能进一步端正我们敬畏的态度,增进我们坚持、服从的决心,激发我们捍卫的无穷勇气。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变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道理就在这里。

  正是因为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思想,中国共产党才得以迅速成长壮大,至今已经发展成8000多万之众的世界第一大党。

  然而,中国共产党发展至此,并不是就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地向前进了,相反,更应加强她的管理建设,夯实她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已经与中华民族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牢牢系在一起了,已经由过去的理想变成了今天的现实,已经容不得中国共产党人在捍卫和执行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性的大事上出半点差错了。而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大都是在党的温暖怀抱长大的,缺乏艰苦磨砺和严酷考验,党员队伍的状况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能否有效应对 “四大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摆脱“四种危险” (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已经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严肃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信仰的动摇带来的恶果是将是灾难性、毁灭性的。殷鉴不远,前苏联20万党员的时候,建立了苏维埃政权,200万党员的时候,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入侵,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2000万党员的时候,竟无一人是男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一夜崩塌,就是丧失信仰的典型反面教材。

  一个政党强不强,并不完全在人数多少上,而是在这个政党的信仰。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是对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提炼。而真理和谬论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也不会停止。就当前我国国内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相当激烈,大有前苏联亡党亡国的架势,能否打赢这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战争,决胜之要,就在于广大党员干部能否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坚定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强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实践锻炼,不断改造自己净化自己提升自己是必要的。与此同时,还必须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治什么?就要治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根本上。

  看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坚定,衡量标准只可能是看其能不能勇敢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对于那些信仰动摇和信仰丧失的,徒有一身共产党员外衣的人一定要给予劝退和坚决清退。对非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逆流不敢斗争,那就在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特别是对于那些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锅,沉中华民族的船的人,无论他地位多高,权势多大,就要敢于对他说“不”,不怕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确保党的队伍的纯洁。

  三、共产党人应该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这已是无须赘述的历史证明和客观事实。现在我们要着重讨论的是应用好这一看家本领。这不仅是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最终要求,也是新时期党员干部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今天是否能对之造就、突破、发展,关系党的兴衰成败。

  运用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具体实践的过程,就是“工具”的使用过程。用好它,就要掌握它的特性和使用方法。这既是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要义,也是一切工具使用的普遍法则。与一般功能性工具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提供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治国理政,实现人类美好愿望的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是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所谓阶级性,就是群众性,人民性,就是立场,也是识别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所谓实践性,就是“为”和“做”。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矛盾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主义阶级性是对人民创造历史这一历史唯物史观的肯定,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正因如此,党的最大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所以,在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顺应民心民意,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对人民有利的事大胆决策,反之就不能决策。对于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逆流,就应该坚决斗争、制止、反击。这是来不得半糊涂的立场问题。

  分辨人民立场还是反人民立场,并不困难。在当今国内路线斗争反映的立场情况来看,主要是看决策者和执行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还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否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维护依宪治国还是破坏依宪治国;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两个“毫不动摇”还是要肢解国有企业全面私有化,摧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坚持共同富裕还是劫贫济富;是为少数人说话还是为多数人说话;在对外开放中是从自强出发还是放弃自我;是维护国家利益还是出卖国家利益;是爱国还是卖国等等。对这些就在我们身边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不敢斗争,那么,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党员干部来说,就不仅是天大的笑话,也将失去群众,失去民心,失去自我。

  立场区分敌我,“对待敌人就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雷锋日记》)。

  立场对了,“行”就不会错向,回答好“为”的问题。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一个“为”,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一“为”,也是区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对于那些鼓吹这“为”那“为的人,一看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一“为” 本质,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态度端正,虚怀若谷,勇于担当,勇于改正错误,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的一样:“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正是因为我们的党具有一心为民的博大胸怀,才有人民群众自觉地与我们的党的同呼吸共命运。过去是这样,今天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习近平同志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便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生动阐述。有力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干什么的根本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根本方法,即矛盾方法,则是怎么干和干的好的科学指南。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从而不断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全面、运动、辩证地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看到矛盾的同一性又要看到矛盾的斗争性;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效促成事物朝有利于党和人民的方向发展。

  对此,运用矛盾的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毛、周、朱等老一辈为我们做出了典范,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险境,渡险滩,逢凶化吉不断壮大,练就一身看家本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理论财富和实践财富。毋须讳言,当毛、周、朱等老一辈相继离开我们之后,我们却没有很好地用好他们给我们的这笔财富,很多事情不是运用好矛盾方法去掌控,而是放弃了矛盾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导致引领失策,现实受困。

  这样的事情俯身即拾——

  比如,我们一些专家学者对“战略机遇期”的片面判断造成的今天中美关系的被动。秉持这一理论体系的人只看到了暂时的和平表象却没有看到世界仍然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残酷世界,于是就得出了人类已经迎来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结论,坚信一切都只能“合作”,“中美夫妻关系”,来实现“共赢”。实际上就是否认了矛盾,否认了斗争,否认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也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立场。结果被特朗普一顿乱棍,打得晕头转向。要不是党中央沉着应对,见招拆招,中国的发展愿景将会中道崩殂。

  比如,“洋奴哲学”的死灰复燃。造不如卖,市场万能,核心技术不必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实际上是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结果便是中兴这样的大型企业被美国“一剑封喉”,损失惨重。

  比如,对战争与和平、统一与分裂的估计不足和顾此失彼。因为只要跟美国搞好了关系,牺牲点小利益,就可以安享太平,发展经济;只要给台湾利益,统一就会水到渠成。于是,军队也经商了,包括运10在内的许多重要军工项目下马了,转型了。实际上是放弃或淡忘了矛盾方法,即使有少许矛盾方法也没有看到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没有弄明白没有扼制对抗的实力,就不会有真正的团结,没有制止战争的实力,就不会有和平。结果不但是中国生产美国等西方国家享受,财富江河般地流向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导致使馆被炸,战机撞沉,边境不安,台独猖獗。要不是江泽民同志往后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着力纠错,恢复国家军事能力,打击台独,强调主权等,今天的中国还真是生死难卜。

  ……

  当然,我们今天也有运用马克思主义成功的范例,比如华为集团。在任正非为头的团队领导下,坚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坚持环视全球发展趋势的产品定位;坚持核心技术自己研发;坚持企业不上市、不分心,专心致志地做好通信设备;坚持员工持股,利益共享,按贡献分配,不到三十年功夫,华为就从从当初几个人,资金只有2万多块人民币的“小作坊”发展成为雄踞全球500强排名72位的跨国公司,市值近万亿,领军全球通信设备。华为的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的方法办企业的路——始终以发展为导向看问题,把抓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作为办企业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促进矛盾朝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面变化,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

  马克思主义就是这么神!用之则兴,弃之则败。

  习近平同志说:“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对全党全民全社会的谆谆告诫。

  愿只愿我们的党员干部,我们的社会,都能听懂这告诫饱含的深意。愿中愿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也说马克思主义信和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