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前必看|热点押题之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比

2021-12-15 10:44 作者:郑炳经济学考研官方  | 我要投稿

01、简介

新冠疫情暴发后,美国经济金融体系遭遇重创,为缓解疫情冲击,美联储迅速采取行动,重新推出超低利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时注入流动性平抑市场波动,防范流动性风险。


02、美联储采取持续宽松的原因

疫情影响逐步加深是美联储刺激力度不断加大的直接原因

2月底以来,海外疫情加速蔓延。

3月3日,美联储发布会议公告称,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但新冠病毒对经济活动构成了风险。为应对这些风险并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FOMC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降至1%至1.25%。

3月15日,美联储发布会议公告称,新冠疫情将在短期内影响美国经济活动,并对经济前景构成风险,FOMC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降至0%至0.25%。

此外,美联储宣布准备使用全部工具满足家庭和企业信贷需求,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3月23日,美联储发布会议公告称,新冠疫情正在对美国和世界各国造成巨大的困难,美联储将购买必要规模的国债和MBS以支持市场平稳运行以及货币政策向更广泛的金融和经济有效传导。


疫情应对措施次序本末倒置使美联储不得不采取超预期措施

应对疫情冲击,应该采取以疫情防控为主、经济对冲为辅的一揽子措施。然而,在美国疫情暴发初期,由于缺乏公共卫生政策(3月13日美国才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和财政政策(3月27日财政刺激计划才被签署)配合,美联储不得不单兵突进。

3月9日至3月18日期间,以美股四次熔断此为标志的资本市场过激反应很快将美联储逼到墙角。2008年金融危机应对的教训表明,一旦市场恐慌、流动性危机酿成,政府救助成本将会显著上升。

因此,为阻止股灾酿成广泛的信心危机、信用紧缩的流动性螺旋,美联储不得不采取超预期的果断措施。尤其是在美联储两次紧急降息至零且排除负利率政策选项之后,面对弹尽粮绝的市场质疑,美联储必须迅速做出超预期的政策响应,逆转市场悲观情绪。


03、两次危机形成原因不同

2020年3月初,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美国疫情确诊病例快速上升。为阻止疫情扩散,美国各州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疫情防控举措,在社会生产活动骤停影响下,各界悲观情绪上升,市场恐慌情绪和负面预期持续发酵。


1、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根源是居民部门杠杆率过高,过度负债是重要诱因

互联网金融泡沫破灭后,美联储持续下调政策利率,仅2001-2003年间便降息13次,联邦基金利率迅速降低至1%。在宽松政策环境下,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标准不断下降,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外加以住房次级抵押贷款为主的各类金融产品大幅扩张导致房地产泡沫迅速积累。

2004年后,美国经济开始回暖,美联储在2004年启动加息,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共加息17次,联邦基金利率一路上升至5.25%,在加息政策影响下,市场融资成本上升,房价上涨动力减弱,受此影响,居民偿还能力下降,次级贷款市场出现连续违约,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2、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实体经济,引发悲观预期,经济金融发展遭遇重创。

疫情前美国已面临经济增长动力减弱、资产价格高企等问题,疫情导致美国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2020年3月,美国股市遭遇重挫,先后出现四次熔断,为历史首次;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VIX)由不到20直接飙升至80以上;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Libor/OIS利差迅速上升至0.6,为2012年以来最高。

在疫情冲击下,美国经济也陷入严重衰退,2020年二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为-32.9%,创下自有该项数据统计以来最低。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开支下降34.1%。其中,受疫情打击最为严重的服务支出下降43.1%,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下滑26%。另外,美国失业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截止7月份仍然维持在10%以上。



04、美联储宽松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带来金融市场稳定、经济逐步恢复等效益的同时,也蕴含着潜在的风险和成本,包括可能会削弱市场活跃度和价格发现功能、推高通货膨胀及对金融稳定带来影响等。

1、降低交易活跃度,影响市场正常运转和价格发现功能。

2、流动性大量投放导致信用活动上升,可能推高通货膨胀率。

3、政策退出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4、宽松货币政策将导致财富收入重新分配,加剧社会收入差距。

5、政策退出时可能带来资产损失,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恶化。

6、宽松政策导致市场主体出现过度风险承担,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06、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美联储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导致流动性规模快速上行,资产收益率急剧下降,2020年8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跌至1%以下,为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同时期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在3%、5%、6%以上,美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利差持续扩大。我国需警惕美联储宽松政策的溢出效应,在坚持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同时,灵活适度应对内外环境变化,防范金融风险积累,同时要提前做好美联储政策退出的后续安排。

1、警惕美联储政策的外部溢出效应,防止资金过度流入影响金融体系稳定。

2、货币政策与外部协调必要性下降,应坚持以我为主,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3、货币政策应松紧适度,把握调控节奏,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建立长期均衡。

4、提前做好美联储政策退出的应对安排,密切关注相关风险。


07、可能出题点

1、美联储采取持续宽松政策的原因

2、美国的货币政策对比及对我国的影响

3、落地、看美国通货膨胀困局及我国的政策应对


考前必看|热点押题之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