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wiki渣翻】洪魔Flood(五)对策

2022-10-06 11:04 作者:卤鹵滷鹵卤  | 我要投稿

原文来自Halopedia词条Flood

网址:https://www.halopedia.org/Flood 


对策

小规模感染

一旦洪魔超级细胞进入宿主体内,就没有明确有效的办法阻止感染。唯一的例外过于罕见因此事实上被认为不可行:人类疾病,博伦综合征(Boren's Syndrome),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由于暴露于放射环境中导致宿主神经系统电子传导异常,据说能够让宿主在活着的时候免疫感染。宿主的神经频率被“扰乱”,但不会对宿主产生负面影响。在洪魔感染期间,感染型洪魔无法利用宿主的神经系统,无法进行大规模生理突变。这种失败的感染还引发了一个有趣的副作用,洪魔的DNA和细胞似乎被无害地整合进了宿主体内。这似乎为宿主提供了增强的再生能力,但并未得到独立验证。虽然博伦综合征可能使患者免疫洪魔的感染,但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受害者几乎都会在几年内死去。据说这种疾病治愈的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一”。然而,这些内容的准确性非常可疑,因为大部分只是哈尔茜博士对于艾弗里·约翰逊在洪魔感染中幸存而提出的假设。约翰逊的“博伦综合征”只是虚构的故事,目的是掩盖他在猎户座计划中的历史:他的这些症状是人体增强实验的副作用,而不是神经系统疾病。

虽然先行者无法找到治愈洪魔感染的方法,但制造出了重组机,通过将洪魔感染者的意识提取成数字形式,然后将其重新植入一个没有收到感染的人造身体中来消除感染的影响。然而,先行者并没有对这个手段进行完善,所有被重组后植入印记的身体在不久之后都死去,因为洪魔通过某种方式重新对新的身体进行了感染。先行者试图用各种手段减缓这个过程,包括设计专门的网和线,用来限制变异过程。受害者将大部分或全部的心智与控制力都保留了下来,虽然他们的身体会继续因洪魔感染而变异。但这种对策只是暂时的,受害者要么腐烂死去,要么完全转化为洪魔。

虽然最初只是用来治疗被洪魔感染的人,但重组机后来被真身宣教士用来将普罗米修斯和人类转化为战争机器的形态,用来更有效地对抗洪魔,没有被感染的风险。

 

大规模感染

由于洪魔是一种寄生体,它们依靠其他生物生存。因此,阻止大规模感染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夺走它们的食物。先行者首先尝试通过轰炸人口中心和引发超新星反应摧毁所有有人居住的星系,但这被视为最后的手段之一,因此使用这个手段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没能对战局造成太大影响。终极手段是使用光环阵列,它能摧毁银河系中所有有感知生命,并使洪魔饿死。然而,先行者的计划里还包括收集有感知生命并在阵列发射后重新播种回家园的措施,让洪魔的“食物来源”得以重新存在。不幸的是,洪魔细胞的标本也被保存在光环上进行研究,这使得这只是阻止了洪魔的威胁而非根除。

环境似乎会刺激洪魔的新陈代谢。在洪魔爆发的情况下,光环会在受感染的区域周围建立隔离区,该区域的温度会大大降低。至少有一个洪魔研究设施用低温来保持其样本在保存期间处于休眠状态。且至少有一个光环的控制室位于冰天雪地中,可能是为了阻止逃离的洪魔来到此处。

洪魔也容易受到极端温度的影响,等离子武器很容易烧穿洪魔组织,先行者将定向能武器安装在圣堂防卫者上,说明他们知道高能武器是对付洪魔的最佳手段。已知的例子表明先行者武器的作用机理似乎是为了分解有机物,这也反映了洪魔在极端温度下的脆弱性。UNSC也利用这一弱点,在与洪魔的交战中使用火焰喷射器。

当与洪魔殖民地或茧状基地等坚固结构交战时,轨道轰炸通常是首选,因为直接派出部队进攻可能会付出巨大代价。

 

“治愈”

在人类-先行者战争期间,人类(当时是一个技术先进的太空种族)相信他们发现了击败洪魔的方法。使用基因工程将三分之一的人口改变为携带有专门基因的个体。然后这群人允许被洪魔感染,一旦基因与洪魔DNA接触,就会引发一连串细胞破坏,这种破坏会扩散到所有洪魔生物质中。洪魔大部分因此消亡,尽管它们在一万年后会再度回归。关于这种“治愈”的信息被人类全部销毁,作为对先行者最后的报复,让他们毫无防备地面对洪魔的第二次入侵。

事实上,虽然人类在这方面的努力的确产生了预期效果并击退了洪魔,但后来原基透露,洪魔是主动选择撤退,因为人类还没到洪魔“考验”的时候。因此,人类的幸存实际上是洪魔的决定,因为先驱决定先利用洪魔来对付先行者。

在洪魔肆虐之后,由大构建师Faber领导的先行者科学家徒劳地试图从人类祖先记忆里找寻有关治愈的方法,这些信息被智库长作为印记保留,却不知道所谓的治愈其实根本不存在。


【wiki渣翻】洪魔Flood(五)对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