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因果都是假象,甚至是果导致因,只是我们认为那是果罢了
很多因果都是假象,甚至是果导致因,只是我们认为那是果罢了
2022-06-19
《第五项修炼》这本书虽然是管理学书籍,但它其实讲的是一种哲学。就是一种叫系统思考的一种方法。在这个系统思考里头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叫“延迟判断原则”,或者说它有一个效果延迟。也就是说我们看一个事物机械论,因果关系是很直接的。我把这个开关一按,灯就灭了,再一按灯就亮了,我们很多思维都是这样在做。
长期我们生活在一个机械的世界里头,所以我们就把很多东西也都给机械化了。所以我们用很多机械的手段在解决自然的问题,导致首先你的观察有失误,再一个如果你认为用一种你认为很效的方法去解决,结果你是添乱。

很多事情都不是单纯的机械行为,更主要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三观”,你所理解的,并不是别人所理解的。只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组织内部,我们需要有一个“管理”和“监管”,一开始或许只是为了更快的做成事情,要不然全部无头苍蝇。但随着“管理”和“监管”伴随的“权利”衍生,那么“权”的力度越来越大,而“管理”和“监管”的公平性就会降低,伴随的就是部分人决定很多事情,那么结果往往是添乱的。
举个例子,美国在一段时间感觉很牛,就是因为美国是贫民建立的国家,可以说是几个巴菲特带着一帮阿甘在做事。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几个阿甘带着一群巴菲特在做事,那么就疯了。只是,随着“权”的变化,真的有很多阿甘在带着一群巴菲特在做事。

有一天早上,我睡醒了,一直在感慨,现在社会真的很有意思,那些一眼望到头的人,是一群想改变的人,因为度过每天的重复是很难受的事情,所以他们想着改变,往往体无完肤。而那些虽然做着一样的事情,但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不会一眼望到头的人,反而过的很幸福,因为不会想很多。举个例子,我们做事有规划性,就是因为有规划性,所以知道以后会如此;而那些大大咧咧的人,很多时候虽然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是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因为没有规划,所以不知道以后会如何,甚至很多时候连记忆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很牛,可以把每次过的都和新的一样,这是规划之后的衍生,在我看来属于高级,还有的就是真的很傻逼,但是依旧很快乐。
记得我以前和一个同事说过一句话,我很痛苦的事情就是我太早接触了心理学和哲学的书,这让我很早之前活的就很苦恼,以至于我很内向不喜欢和人交流,但是我在以前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我很羡慕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过着自己的生活,其实蛮幸福的。因为就算是知道了一点,你也改变不了什么,那么就只能徒增烦恼。

因为首先可能会观察失误,毕竟你不在那个层级上,你也接触不到,还有就是你想着改变他们,那么你的所有建议可能是对的,但是也仅仅只是对于你来说是对的,对于高一层级的呢?对于他们呢?都不一定。
就像是我们常说的因果一样,我们都知道因果是有系统性的,但是因果很多时候是一个假象,你看到的因或果,或许并不是真实的因或果,还有就是以前我常说的,很多果其实是因,只是因为后来说的时候,我们把它当成果了而已……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