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毫米波车地通信应用:美国洲际公路盲点/道路监控-深圳捷豹电波

2022-11-17 11:41 作者:捷豹电波  | 我要投稿

车联网技术,早期由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2000年左右,欧洲和美国相继启动多个车联网项目,我国也于2009年开启车联网技术发展。5G时代,拥有超大带宽的毫米波,在车与车、车与地之间的数据传输应用中有着很大的潜力,在车联网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捷豹电波与本田/ 松下合作,在美国俄亥俄州马里斯维尔镇附近的US-33智慧公路路口灯杆和测试车辆上安装60GHz毫米波设备,完成了本田汽车联网安全项目的道路实测。

项目需求:

本田汽车的车联网安全项目,旨在探索能使司机看清周围交通情况并及时做出反应,常用民用无线通信频段拥挤,数据传输时延长,无法满足车联网所需的稳定、高速数据传输需求,需要可以传输实时监控影像的高速率、低时延数据传输技术作为支持。

解决方案:

在车辆和交叉路口的灯杆上安装60GHz毫米波传输设备,分别与车载显示屏和灯杆摄像头联网;当汽车行驶到接近交叉路口时,汽车上的毫米波设备会自动与灯杆上的毫米波设备连接,车载显示屏会自动显示交叉路口其它方向道路的交通状况,使驾驶员能提前判断,安全通过交叉路口。

应用效果:

路口摄像头实时抓取的交叉口路况,通过毫米波设备实时传给靠近交叉口的车辆,毫米波的超大带宽完全能承载高清视频的无损传输,让司机能清楚地全方位掌控路口情况;

捷豹电波的毫米波设备选取60GHz频段,远离常用民用通信频段,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排除信号干扰、中断带来的行驶安全隐患;

设备超过1公里的无线传输距离,使得司机有足够时间提前预判,极大地提高了交通安全和路口通行效率。

5G毫米波的超高速率、超低时延、抗干扰的特性,可以实现车与车、车与道路设备之间毫秒级时延的“即时交流”,是车联网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虽然我国车联网项目起步较晚,但基于我国5G网络基站数量众多,同时有芯片厂商、运营商、车企等产业伙伴和政府部门对毫米波传输各项测试的共同推进,我国车联网发展必将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捷豹电波核心团队,由拥有近三十年无线通信行业资深经验的博士带领,同时吸纳了众多行业高精尖人才。团队擅长毫米波芯片量测、天线开发、射频电路及模块设计等技术研发;目前持续与国内外大学进行深度研究合作,并与国际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设计毫米波模块、相关芯片与天线。团队成立以来,在国际学术期刊、国际研讨会等发表了多篇论文及演讲,成功申请了三十多项国内外专利。研发出多款60GHz毫米波天线及模组、毫米波远程设备等产品,在国内毫米波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毫米波车地通信应用:美国洲际公路盲点/道路监控-深圳捷豹电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