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一聊追星

2022-08-28 15:06 作者:噔噔噔跑回来  | 我要投稿

我感觉养成系我想看到的是孩子们一步步长大,从前唱不好跳不好的舞台被一个个华丽的出圈作品所覆盖,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光彩夺目时,回顾他们可记录下来的成长,就会感觉欣慰,看到他身边一起长大的朋友兄弟,甚至于他们已经视彼此为家人,会庆幸幸好孩子们不是孤单前行,成长的路上一直有人和他唱同一首歌,跳同一只舞。


一直很想聊聊我追星的历程,一些感想,还有我对于养成系的看法。但是一直不知道怎么说。


最近,看到一张照片,是耀文,穿着西装,站在彩带下,俨然一副成熟模样,可是手上的卡片却是——中考顺利。当时他才16岁,然后我就想起,才16岁啊,不过比我大一岁而已。有人说,十年后,他也才26岁,可是他已经能被称为前辈了。

我记得我之前就看过这句话,但是当时没有现在怎么感慨,以至于写了这篇稿子。


就从我第一次追星说起吧,我感觉我的追星年龄真的很长了,我是大概2016年追星,4.5年纪,喜欢鹿晗,当时女孩子的喜欢就是感觉他长得好看。

没过多久,学校合唱比赛,我们班唱的《青春修炼手册》,当时我堂姐喜欢TFBOYS,给我看了《我们的少年时代》,我知道最近网络上对他们三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当时真的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王俊凯,然后慢慢喜欢他们,听他们的歌。我会偷偷的买他们的明信片到班里炫耀。

对了,当时,TFBOYS有三场比较知名的骂战,和EXO的,和百分九的,和TF二代台风少年团的,我有幸都见证过,甚至稍有参加过。讲真的,当时看到二代出道,我没有开麦说什么,但是我心里极其不喜欢他们,感觉就像是一些粉丝说的一样,感觉他们是吸血鬼,和TFBOYS抢资源。

 

到了我上初一,是2018年。

前段时间找到了我当时写的日记,看着看着就笑起来,我按照我写的内容,我当时看起来真的很喜欢他们啊。

刚上初一,我成绩不稳定,我拿期末考近前100换一本《2023非虚构成长》,求妈妈把《十九岁的时差》当做生日礼物,把书放在枕头旁边,不敢在里面写画,会找出喜欢的句子在每一本教材第一页写上他们的痕迹。

出去研学要带着明信片,同学不能说他们的坏话,做到关于他们的题会开心的不得了。


可是感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初二那年,疫情席卷全球,我们被迫在家里上网课,当时的我不知道物料,也不知道,二代的蜕变悄无声息。

我喜欢上Taylor swift,喜欢她的歌,喜欢她大女主的剧本,喜欢她敢爱敢恨的性格,疫情期间,我没有关注任何内娱,专心听歌,了解Taylor的一切。


可兜兜转转,疫情好转,我们终于可以回到学校上课了,我因为一个CP视频,看到了宋亚轩,我感觉,他真好看啊,大数据诚不欺我,给我推了时代少年团的宅家物料,我感觉,很好玩,就去了解了他们,不过刚开始只能认得出宋亚轩。

到此为止,我还只是局限于他们的日常,没有看过舞台。后来,宋亚轩参加王牌对王牌,我又一次感叹宋亚轩的脸和身材,再往后,一首《姐姐真漂亮》让我看到整个团队的舞台。

我下载了B站,倒叙补了物料。

其实,知道结局以后一点点往回看事物的来来往往,会更加有一种无力感。

我为了更好的串起时间线,我专门找了视频。可是就走不出来了,我讨厌分别,可是,二代的故事就像是一直在分别,孩子们没办法抵抗,无奈,悲伤在每一次淘汰制和突然地出道解散里,扎扎实实的从孩子们眼里的泪水里体现出来。

最后零零星星的留下几个人,继续一起往前走,所以我才最爱出道夜那晚的彩带,看到很多人吐槽时代峰峻的彩带,可是当我现在回头看那个场景,我会感觉,成吨的彩带是对于他们出道的一种仪式感,对于他们终于并肩站在聚光灯下的庆贺,也是掩饰孩子们流下的泪水,给孩子们一个调整情绪的时间。

后来看到舞台,少年on fire,渐渐看到他们的舞台,心里那种伤痛感好一点了,我有时候还挺相信缘分和命中注定的,既然结局如此,那便是最好的安排了,十八楼有很多著名的玄学,我愿意相信美好的预测,相信所以的孩子们都会好好的。


当时我们班很多人都喜欢他们,有人给我推荐同人文什么的,我当时不屑一顾,没怎么在意。

后来机缘巧合下突然看到《离港来山》,我便看了,没敢细看,却还是哭的稀里哗啦的,我一直讨厌分离,可能是我年龄太小了吧,我更喜欢圆满的结局,可是《离港来山》显然不符合我的标准。不过这样算是打开了我同人文的世界大门了吧,我现在下载了LOFTER,自己也时常写点文章。

我当时不接受,可能就是因为我感觉,孩子们的感情必须得由他们来诠释,所有的同人文都是对于他们的亵渎。但是后来接受同人文,可能是因为我知道他们大概率不可能在一起,就算现在我依旧嗑他们的CP,我也知道同性恋是不被法律认可的,社会的压力让就算是真的互相喜欢的彼此也不能出柜。

而他们在同人文里可以永远在一起,而且很多文章并不是什么我想象中无脑的爽文,看的时候会有思考,会有些句子,也是可以摘出来仔细读一读的。有些文章,也很苦涩。

再就是,我的私心,我想看他们被明目张胆的爱。

(我没有说他们之间一定要是爱情,我从一个极端的角度写的最后几句。)


狂补物料的后果就是没有物料可看了,我当时心气高吧算是,自认为物料舞台看一遍就可以了,于是我就找到了三代的物料,当时是因为少年 on fire 第一季才知道有了三代的,朱志鑫那张脸吸引着我去了解三代。

这次我是正序看的物料,第一感觉就是,颜值都还行吧,没有那么惊艳,可能因为我第一个喜欢的亚轩,我感觉他的漂亮是扑面而来的那种,从小就很精致的那种,所以刚开始看三代感觉小孩还没长开。(后来真的感觉三代小孩长开了,很好看)

因为人认不全,看物料算是囫囵吞枣,直到2021年的少年on fire 第二季,我看到了张泽禹,虽然一直对三代的孩子保持好感,但是张泽禹是让我又一次去看物料,给他整理所以唱过的歌,跳过的舞的人。

我又像是喜欢宋亚轩那样,去了解了张泽禹小时候的舞台——音乐大师课,当时是晚上看的,可能也是因为我自身家庭原因,我看到小宝和他太爷爷那么亲昵就哭得不能自己,后来看到小宝的那些骂声,眼熟,却又不太一样。

我一直感觉亚轩和小宝很像,不是外形上,我刚刚也说,三代最开始给我颜值的印象不高,小宝小时候是那种憨憨的可爱,舞台上给我更过的感觉也是可爱,但是现在越长大越有轮廓,越来越帅了。

我是家族粉,但是我对于亚轩和小宝是有更深的情感的,我心疼他俩一路走来的不易,爱亚轩永远笑着的面容,爱小宝永远积极向上的态度。


慢慢的,时间线回到现在。一点点舞台看下来,孩子们认全了,感觉,二代和三代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线,一代当时我太小了,不太了解,我就不说了。

二代当时的淘汰制让我讨厌养成系了好久,让我感觉养成系就是慢慢的,都分开了,来来往往20多人,最后只剩下7人,二代很多催泪的话我都保存了,因为我感觉二代给我的感觉是痛的,他们每一个人的经历是那种让我提起来就会红了眼眶的炽烈。

有些视频,有些自制剧,我至今还是不敢看第二遍。

三代,感觉欢快了不少,没有了淘汰制,我本该很庆幸,可是最近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在思考,程鑫花7年修改的规则,是否值得。

没有了淘汰制,就算一些舞台没被选上,进化论依旧会有舞台,会有粉丝。下一次物料我们还是会见面。

而且孩子们好像习惯了他们会一直在一起,一直打打闹闹,少了点二代惺惺相惜的感觉。直到后来,赵冠羽走了,我挺惋惜的,可能也是公司剪辑的问题,我感觉孩子们没有任何影响。再到现在,邓佳鑫不再出现在物料里,不是说他们不重感情,只是平时团建的多了,就会少了那种珍惜每一次在一起的机会的感觉。

我最近刷到亚轩在tyt时期练习室唱《不为谁而作的歌》,那在练习室的放声歌唱,那跌跌撞撞走向嘉琪和景元的几步,都让我感受到,他们热爱音乐,热爱舞台,也爱身边的人。

可是看了这么多物料,三代的剪辑好像把训练和休息的分界线画的很明显,休息时我几乎没看到过有孩子像亚轩一样唱歌,然后兄弟们也会合唱几句的情况。

我知道他们都是不一样的,我也不是说三代的孩子们不注重感情。我也看到过有人说三代孩子们目的性太强,可是我感觉这终究是他们的感情,我能看出来孩子们感情很好,我只是说我喜欢这个场景。

对于TF家族,一代的故事我不太了解,但是我知道王俊凯也是从幺儿成了大哥,王源和王俊凯两个人的练习室。

二代就更不用多说了,我感觉他们的故事是原原本本写成小说也会很深刻的那种。每个人都努力过了,争取过了,结局已经如此,满不满意全看个人了。我真的很珍惜和心疼二代的孩子们。

三代,三代的故事线,目前来说,不深刻,我会心疼孩子们一路走来的坎坷,感觉,每个人都很努力,可是就是少了点那种感觉,不能说感情不深刻,但是就是感觉少点味,嗑cp也少点味。可能是没有淘汰制的原因,日子安生了很多,但是我个人认为,既然没有淘汰制,那么出道时必然是腥风血雨的一场硬战。到那时,孩子们真真正正的面对了分离,那种我感觉缺少的感觉就有了。

现在孩子们还剩下11位,我不知道公司会不会再突然雪藏哪位孩子,但是不管最后几个孩子去抢那有限的出道位感觉都不会像是台风蜕变之战那样揪心,当时粉丝也是送他们七人出道了,可是三代还会有这样的机会,争取多的出道名额吗?我感觉不可能了,因为二代的故事太坎坷了粉丝是真的心疼孩子了,三代一直比较平稳,所以大部分唯粉都会专注自家了。而且现在各家粉丝尤其是偏上位圈的,对于番位看得太重了,戾气太重了,而且都有些狂妄了感觉,都拿ACE标榜自家孩子,可是二代的孩子们我个人认为都几乎没有人能担得起ACE这个称号的,我感觉ACE是要唱歌,跳舞,rap都要达到队里前二最起码,要哪一项拿出去都是能达到93分的优秀。二代感觉大部分都能达到85,87左右了,但是90还差点。

为孩子们争取资源,争取路人缘是好事,但是不要操之过急啊,要夸奖孩子,但是也要点到为止,不要特别夸大实力。


我感觉养成系的名头打出去就都知道孩子们年龄不大,对于实力的包容性就大一点,但是如果一旦被冠以ACE的称号,包容性就小得多,更容易被骂,给路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最近宝家感觉好像和所有其他孩子的粉丝都撕起来了,微博上乌烟瘴气的,B站,我认为唯一的净土现在评论区,弹幕都开始刷屏,什么那个四个横的亖,不理解这种拿同音字代替另一个字然后去诅咒孩子或者对骂的行为怎么开始蔓延起来的。

当初我对骂的时候我们就是什么缩写,什么同音字都不用,直接开骂,多难听都打出来,摆到明面上。这个四个横的亖要不是我结合语境我还真不认识。

现在我是真的一点都不喜欢任何骂战了,嘴孩子我也是很不支持。

三代现在戾气太重了,二代还没出道的时候甚至刚出道那一年,戾气也没有这么重吧,番位至上,以至于粉丝割裂,给孩子们带来不好的影响,每天皇族,李飞亲儿子挂在嘴上,可是最后谁又从公司那捞到好处了?


兜兜转转我又一次跌在时代峰峻,之前看到有一个up主做的reaction,她就说,养成系这个东西,除非是彻彻底底的不喜欢了,不然真的逃不过去。

我感觉还是挺对的吧,对我这个年纪,我逃不过这群小男孩,虽然我大部分时间是妈粉,但是我喜欢他们身上的那种朝气。

我感觉养成系我想看到的是孩子们一步步长大,从前唱不好跳不好的舞台被一个个华丽的出圈作品所覆盖,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光彩夺目时,回顾他们可记录下来的成长,就会感觉欣慰,看到他身边一起长大的朋友兄弟,甚至于他们已经视彼此为家人,会庆幸幸好孩子们不是孤单前行,成长的路上一直有人和他唱同一首歌,跳同一只舞。

而不是现在看到队友就将他们视为竞争对手,不留余力的贬低他们诋毁他们,看到孩子们关系好一些就说他们卖腐,会在线下的活动让彼此陪伴的他们离远一点。

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养成系,形容时代峰峻的这些小孩,他们给我的感觉很复杂,他们处于小孩和大人这个交界线,有时让我感觉他们已经成熟了,有时一些幼稚的举动却让我感觉他们还是小孩,我看到他们小小年纪就能站上舞台,追求自己的热爱,却在一部部纪录片一帧帧的画面里看到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失去了多少,受了多少伤多少谩骂。



 


聊一聊追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