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0043法案黑名单出发,全球申请遍地开花!

2023-11-13 11:06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

学校:北京985

GPA:3.77/4.0

托福:102/23

GRE:154+170+3.0

软背景:校内科研+北卡州立远程暑研一段

申请结果:于2022申请季收获多伦多大学MSc in Applied Computing,Northwestern MS CS录取,WUSTL-CS master,USC MS CS(AI),NYU-Master's in Computer Engineering,NUS MSc in Data Sci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提前批等项目录取


申请背景

本人本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总GPA3.78,托福102,GRE 324。主要申请美国、加拿大与新加坡的硕士项目,目前收到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硕士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硕士提前批的offer,暂时仅收到一个项目的拒信。本科期间在校内有三段科研,一段远程海外暑研,申请时有一篇二作在投的CVPR会议论文。推荐信共准备了4封,一封海外暑研教授的,一封校内科研,两封校内课程老师的。 


语言考试

这里我想多说一些有关托福的GRE的分数问题,我个人认为托福基本上有两个标准,第一个就是达到总分100,所有单科不低于23,这个标准我认为是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去争取的一个分数,可以说达到这个分数后,你就满足了绝大大多数项目的项目要求;第二个标准就是所有单科大于26,这个标准其实我认为就是托福考试的上限了,达到这个标准你就可以说是满足所有项目的语言要求了,而且会有很强的竞争力。但第二个标准确实比较难以达成,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是为了追梦梦校,达到第一个标准就足够了。
由于疫情的关系,我预约的大部分托福考试都被取消了,这导致我仅参加了一次托福考试,幸运的是我第一次就达到了第一个标准,有了一个保底的成绩。去年年底托福开放了大陆地区的托福家考,这个考试的成绩据我所知和正常的托福网考是等价的,所以大家应该不会和我一样受疫情影响导致甚至可能没有考试的机会。GRE的分数要求其实比较单纯,我个人认为达到V153+Q167+AW3.0就基本达到了各个项目的要求了,我也是第一次GRE达到这个要求后就没有继续考GRE了。



科研和暑研

接下来说一下有关科研的部分,这里我分为国内的科研与海外的科研。国内的科研主要指校内的科研,也就是常说的“进组”。计算机方向其实我认为是越早进组越好,之前我也有过担心专业课程还没学,进组以后什么都不懂。但事实上目前很多计算机的科研方向大多与专业课程没有很强的关联(这里特别指人工智能方向,传统的方向比如组成原理、体系结构、网络等还是有关联的),所以基本上进组之后都是从头开始学习。总的来说,与其想着等自己准备好再去进组不如先进组在慢慢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时间多一些有产出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同时早在校内积累科研经验对于后续寻找海外暑研也很有帮助,现在想想我大三上才进组导致后面的准备都很匆忙。 海外暑研最大的优势在于海外教授的推荐信以及与海外教授的connection,海外教授推荐信的分量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申请材料的分量,同时海外教授的connection会让你申请与他有关的项目时很占优势。因此在于海外教授合作时一定要尽自己的所能,无论是科研研究上还是讨论交流上都要多与教授联系,只有当教授对你的印象深刻时,你才比较有可能拿到强推。 我个人的海外暑研是参加了学校与海外大学合作的一个暑期科研项目,认识了很好的教授也拿到了很好的推荐,所以我觉得如果个人通过邮件联系教授效果不好的话也可以多多关注一下所在学校的一些国际交流项目。需要注意的是要去参加教授可能会给推荐的那种研究项目,授课类的项目是比较难去要推荐信的。当然,科研对于申请是加分项,自己基本的GPA也不能落下,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里多做一些科研就可以了。 既然提到推荐信,我这里也说一下我对于不同推荐信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海外强推>>国内,科研老板>课程老师=实习老板。当然,如果海外教授不能给强推甚至给黑推的话根据自身情况也可以不选用。



多国混申

下面我说一下有关多国混申的一些情况,首先我说下我个人进行多国混申的原因。由于我的本科是国防七子之一,所以美国的学生签证不是很有把握,就额外申请了新加坡和加拿大的项目。 选择新加坡是因为新国立的提前批项目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申请这个提前批所需要的材料很少,最低条件仅需要GPA和简历就可以申请。语言成绩、推荐信和文书都不是必要的。当时我有托福和GRE的成绩所以也提交了这些,但没有提交推荐信和文书,最后也顺利拿到了录取。 关于多国混申申请材料的准备方式是类似的,但是要留意每个项目的要求,比如加拿大的很多项目会要你指名几个你候选的教授,这就需要你浏览一遍他们的教授名单,甚至提前联系以增加录取的希望。

留学规划

最后我来梳理一下我个人认为的一个比较好的留学规划,以时间线来说的话:大一:GPA,准备词汇,打听实验室的消息大二:GPA,准备词汇,进组学习大三:GPA,考出语言分数,多争取海外研究,确保推荐人大四:确定申请项目,与教授保持联系争取强推,完成文书、网申
总的来说,出国留学需要提前规划,进大学时就可以开始准备GPA和语言了,其中语言最花时间的是词汇部分,大一大二两年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提前准备,这样在大三就不用花太多精力准备语言方面,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在GPA和科研上。科研进组越早越好,早进组就多一些时间,多一些时间就可能多一些产出,在校内早点积累一些科研经历对于后续的找海外暑研也有帮助。但我也认为任何时候开始准备都不算太晚,想我个人从大三上学期的寒假才开始准备语言考试等等,现在也拿到了很好的offer,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

留学机构

我是通过世毕盟的B项目申请的。这个服务是全包服务,我只需要提供中文素材就可以,节省了大量时间。两位老师都非常负责,给我的申请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除了申请之外,老师还帮我搞定了关于签证的问题,非常感谢!


10043法案黑名单出发,全球申请遍地开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