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女帝】《坤德秘史》第十三章 酷吏3

2023-06-12 12:09 作者:芝心醉啦  | 我要投稿

你在御书房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身体虽不如之前,但至少不再疼痛。 王公公一脸焦灼,你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于是说:"王公公,出什么事了吗?" 王公公:"陛下龙体欠佳。奴才本不应该告知此事的,但是不敢不说。" 你:"但说无妨,朕没有那么脆弱。" 王公公:"陛下,昨日傍晚,您生小皇子的时候,卿合殿下出现在北原猎场。" 你的身体剧烈地颤动了一下,说:"她带走了魏叔玉?" 王公公下跪,说:"不,她要杀了魏大人。"

你大吃一惊,说:"不可能! 魏叔玉是卿合的正驸马。世间有几个女子会谋杀亲夫?" 王公公:"卿合殿下要魏大人同她离开,魏大人担心族人被诛杀,又说想亲手处置酷吏,不肯走。于是卿合殿下留下一句话,她的东西,就算毁掉,也不留给别人。" 你:"魏大哥因为她而家破人亡,这些年来受尽苦难,卿合怎么能杀他?" 王公公:"暗卫们懂得如何止血,魏大人保住了命,但仍昏迷不醒。老奴不敢惊动太医,怕太后娘娘知道此事。" 你:"现在魏大哥人在哪里?" 王公公:"魏大人重伤不能移动,仍在北原猎场的木屋。" 王公公叫一个暗卫进来。 暗卫:"臣无能,被卿合殿下算计,本身要射向卿合殿下的箭,射中了魏大人。" 你:"你们怎么玩得过卿合! 魏大哥在北原猎场的木屋极为难寻,你和王公公带着太医赶紧去医治。之后,把人放在花和尚地方吧。" 巴蜀之地

锦城,昭觉寺,

杨奈华这次来锦城有两件事。第一件事,他收到锦城知府的报信,说送带有元君之印的信的小厮,生前被发现在昭觉寺附近活动。第二件事,陛下说酷吏温照曾在锦城河畔,屠杀二百余人,血染长河,杨奈华想在锦城搜集证据。

昭觉寺很大,杨奈华有些迷路。不知不觉,他走到一处偏房,发现里面坐着一个长发的成年人。杨奈华心下疑惑,透过白色纱窗,仔细一看。

杨奈华:这是——

莫元坤!

杨奈华持剑推门而入,定睛看清人脸。

莫元坤看不见东西,听到巨响明显被惊吓到,厉声问:"何人?!"

杨奈华连忙说:"是我! 杨奈华。元君,没想到你真的在——"

莫元坤:"出去!立即离开!"

杨奈华惊恐又疑惑,问:"为何?"

莫元坤:"元君之印已丢失,我和时歆仪恩断义绝。我如今与白月心,还有苗疆世子一起生活得很好。你若是念你我相识一场的缘分,就带银两至瑶山北面山麓,我们的人自会来取。"

杨奈华被莫元坤一番话搞得二丈摸不着头脑,但是明白元君希望他赶快离开。

杨奈华离开昭觉寺,细细回想莫元坤说的话,突然,他一拍脑袋:元君在暗示我,逆贼是白月心与苗疆人,他们的大本营在瑶山北面山麓!

净慈寺,夜晚 你登基后的这四年来,你的皇妹皇弟都各有自己的势力在扰乱你的统治。于是一开始,你与太后的徐家共同把持朝政。

徐家世代为官,都城大族。宰相徐允是太后的亲弟弟,慎刑司徐大人是太后的远房堂侄子。你们拿与卿合最为亲近的大族魏家开刀,以警示其他大族不要不服管教。

后来,你与张家联姻,朝政便由你、张家、徐家三方共同把持。再后来,张家与徐家,似乎越来越不把你放在眼里。

你借百里牡丹之手,将皇弟们几乎屠尽,算是基本解决了皇族内部的动乱,只卿合一支剩余。现在,到了把朝政从徐家与张家手中收回来的时机。

魏叔玉所在的魏家,在民间声誉极好,却深受徐家与张家的迫害。因此,你需要他来帮助你重新掌握权力。你年少时对魏叔玉有深深的爱慕之情,如今形势所迫,这层爱慕又蒙上了一层利益的面纱。 魏叔玉独自在房里流泪,看到你,立即抹去眼泪,若无其事地起身行礼:"叔玉参见陛下,谢陛下救命之恩。"

你:"你身上有伤,不必多礼。" 魏叔玉站起来,看到你坐下,他却不坐。 你看着他,说:"想哭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 魏叔玉努了努嘴,打断你的话,说:"不,臣的眼泪已经流干了,不会再因什么人或事而哭了。" 你拿出一块未刻上封号与姓名的贵卿御令,递给他,说:"若是母后或者达官显贵要加害你,可以用这块贵卿御令保命。" 魏叔玉接过那块御令,苦笑,说:"如今再拒绝皇上,再强调自己是卿合的驸马,也着实可笑。只是陛下,直接给臣贵卿之位,不怕朝臣乃至平民百姓说闲话?" 你:"朕对你的心意,从未改变。无论多少艰难险阻,朕都会拼尽全力护住你。" 这番情话当年使得蓝信闲深信不疑,但是,在魏叔玉地方或许不那么奏效。 魏叔玉抬眼看你,似乎觉得你的话并不可信。他笑了一声,看看窗外,夜色渐浓。他低头,开始解自己的腰带,说:"臣本就是戴罪之身,陛下若是想要,就拿去吧。" 你把头扭向别处,说:"你清楚朕不热衷于此事,不必如此。" 魏叔玉停手,靠近你,说:"那么,陛下想要臣,做什么事呢?" 你:"帮朕清理酷吏。" 魏叔玉的眼眸动了动。

你:"酷吏始于朕,朕不能亲自清理他们,只能由你和杨奈华去搜集罪证,清理他们。你可愿意?" 魏叔玉的眼里闪着光,说:"臣,定不辱使命。" 你:"酷吏的源头,是慎刑司的徐大人。魏大哥有没有胆量去抓捕他?" 象王阁 蒋枫给张凡之递上一杯茶。

张凡之:"你小子真是没用!在陛下身边几个月了,非但没拿到宫位,还让陛下天天往外跑。" 蒋枫:"至少陛下不去陌上宫了。" 张凡之:"那是因为陌上宫那位天天照顾孩子,顾不上陛下。"

蒋枫:"皇贵君可知陛下为什么往外跑?" 张凡之:"你天天在她身边都不知道,本宫怎么会知道。" 蒋枫:"臣知道原因! 皇贵君可听说过魏叔玉?" 张凡之:"当年酷吏把他这个魏相嫡孙活活饿死的事情可是闹得满城风雨,本宫当然听说过。" 蒋枫:"他没死,被陛下藏起来了。" 张凡之大惊失色:"此话当真?" 蒋枫:"当真。听陛下说,魏叔玉要去审慎刑司监正徐大人。"

张凡之重重一拳砸在桌面上,说:"这人怎么还能活着!当年若不是姐姐劝说太后把魏叔玉赐婚于三皇女卿合,皇贵君之位或许轮不到本宫。" 蒋枫:"听闻太后是慎刑司徐大人的亲戚。" 张凡之看了一眼蒋枫,蒋枫对他使了一个眼色。 慎刑司 张凡之将慎刑司的监正徐大人被打入大牢的事情有意无意地透露给太后。 太后极为生气。你的母后在宫廷斗争中屡屡扳倒其他妃嫔,徐大人功不可没。也正因此,徐大人知道很多太后过去的私事与历史。太后非常不想那些事情被拿到台面上。

太后到慎刑司后,看到主理酷吏案的是一个身披蓝色斗篷的人,本想指责他,但是当她怒气冲冲地走上前时,突然吓得退了半步,说:"你,你是——" 魏叔玉戴上帽子,把脸别了过去。太后身边的太监李公公上前拦住他,用力推他迫使他转身。在看清脸的一瞬间,也吓了一跳。

太后看清人脸,大抵猜到是你保下的人,厉声问:"你是魏叔玉?" 魏叔玉缓缓落帽,简单作揖:"参见,武皇后。皇后,好久不见。"

一听到这个称呼,太后顿时火冒三丈,说:"来人,魏叔玉欺世罔上,并且对哀家不恭敬。给哀家拉他下去,杖毙!" 魏叔玉冷眼相对,说:"臣是陛下的人,奉命调查酷吏案,武皇后怎么能杀臣?" 太后:"什么陛下的人?你是叛贼的驸马,理应诛杀三族。" 魏叔玉:"臣为什么会成卿合殿下的驸马,皇后再清楚不过了。" 太后:"把他给哀家拉下去——" 突然,魏叔玉拿出一块贵卿御令,说:"武皇后,贵卿之上的宫位,生杀予夺只能由皇上决定。" 太后瞪大了眼睛,说:"滑天下之大稽,你不知道自己是陛下的妹夫吗?还有颜面来当陛下的贵卿?" 魏叔玉:"武皇后不知道自己是陛下的母亲吗?慎刑司徐大人勾结四亲王,作恶多端,虐待过元君和牡丹君。皇后怎么有颜面来为他开脱?" 太后定了定神,一把夺过那块御令,思考了一会儿,说:"这上面没有你的封号和名字,那就意味着你的宫位不成立。况且,皇帝答应过牡丹君,十年不纳新人,你根本不可能入宫。来人,把这个不知礼数、不要颜面的家伙拉下去杖毙!" "且慢!"百里牡丹的声音响起。 众人一齐看向慎刑司的入口。 百里牡丹手持一块贵卿御令快步跑向太后,立即下跪,说:"回禀太后娘娘,儿臣因为照料小皇子们而耽误了给魏公子封号,特前来告知,以免太后,惹怒陛下。"

太后娘娘皱眉:"你给他封号?" 百里牡丹:"陛下先前答应儿臣不再纳宫卿,所以将是否纳进新人一事全权交于儿臣。儿臣已决定给魏公子贵卿之位,封号疏,疏离的疏。昨日命人加急赶制出了这块带魏公子姓名与封号的贵卿御令。魏公子,快接下!" 魏叔玉连忙接过御令。 太后突然笑了,说:"牡丹君,你确定要在这个时候忤逆哀家吗?" 百里牡丹磕头,说:"母后恕罪,臣奉陛下之命行事。陛下今日出宫找元君线索,晚上归来若是发现魏公子有三长两短,定不会轻饶臣。求母后开恩,宽恕疏贵卿失礼之罪!" 太后指着百里牡丹,气得发笑,说:"好,好,你们好样的!" 百里牡丹依旧跪着,说:"儿臣已问过杨大都督,慎刑司徐监正大人一案,证据不足,所以要将徐大人立即释放。但是,陛下与儿臣商议,决定将其革职,命其告老还乡,明日必须启程!" 魏叔玉瞪眼,不满道:"徐监正的案子没有审完,怎么就断言证据不足?" 百里牡丹:"证据足不足本宫会不清楚?!"

太后若有所思地看着百里牡丹,缓缓说道:"也好。牡丹君起身吧。把这个不知礼数的家伙带回去好好管教。" 其实,牡丹未曾与你商议,但是事态紧急,你知晓后也便补上了圣旨。无疑,让徐大人告老还乡便不会威胁到太后,而你们也少了一个劲敌。 陌上宫 魏叔玉看着百里牡丹,百里牡丹屏退了众人。 魏叔玉:"你,是国师蓝信闲吧。"

百里牡丹:"本宫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本宫今日救了你一命。"

魏叔玉行大礼:"臣魏叔玉,拜谢牡丹君救命之恩。" 百里牡丹扶起他,说:"你以后切记不可如此莽撞行事。本宫知你与太后有私怨,但她毕竟是太后,徐家又是大族,处理一个徐监正根本不会动摇他们的根基,只会招来他们的报复。" 魏叔玉:"是陛下叫臣去抓捕徐大人的。" 百里牡丹看了看他,心想:陛下怎么不与我说?莫非—— 魏叔玉:"牡丹君?" 百里牡丹:"噢,本宫有些累懵了。魏大人若不嫌弃,先在陌上宫西厢房住下吧。"

【女帝】《坤德秘史》第十三章 酷吏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