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员》许君聪只能演坏人吗?浅析剧目《风声》失败的原因
本期《我就是演员》上演了第二轮的最后一个剧目《风声》,很显然结果不尽如人意。同时对于许君聪适不适合出演正面人物吴志国,网上也产生了一定的争议。

现阶段的许君聪的确不适合出演正面人物,改变在观众心目中固有的印象需要时间,更需要机遇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现阶段的许君聪的确不适合出演正面人物。一个演员适不适合出演某个角色,主要取决于演员本身是否与角色有足够的契合度。举一个例子,在同类型节目《演员请就位》中,陈宥维饰演的果郡王允礼一登场就让现场观众笑场了。

有人说是因为陈宥维的演技问题,实际上观众笑场时,陈宥维还没有开始演。所以观众笑的不是陈宥维的演技,而是陈宥维的造型。有种小孩子穿上大人衣服的感觉,显得比较滑稽可笑。换而言之,陈宥维自身的形象驾驭不了允礼这个角色,导致观众压根儿就不认可这个人物。这种问题不仅存在于陈宥维这样的演员身上,包括周迅在《如懿传》中、章子怡在《上阳赋》中,出演角色的少女时期都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对于许君聪而言,现阶段不适合出演正面人物,不代表以后演不了。大众对一个演员的形象定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天然的外形,另一个以往的作品。单纯从长相上来说,许君聪并不是标准的坏人脸。大家之所以认为许君聪不适合演正面人物,还是受到了许君聪以往作品的影响。

再来举一个例子,在2000年前后的那些年里,很多观众一看见范伟就想笑。原因是那个时期的范伟出演了很多的喜剧角色,包括和赵本山合作的卖拐系列小品,让观众对其有了预设立场。之后范伟与赵本山分道扬镳,开始把事业重心全部投入到影视剧当中。经过了将近20年时间的摸爬滚打,终于完全摆脱了大众对自己的预设立场。在影片《我和我的家乡》中,范伟用自己精湛的演技打动了无数的观众,那个时候没有人会认为范伟只是一名喜剧演员或者小品演员。

许君聪也是一名喜剧演员,大家更多记住的是其在《欢乐喜剧人》上的舞台。暂且不说许君聪的演技如何,单是以往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就不可能是一天两天能够转变的。当许君聪一亮相,观众就会想到那些搞笑的场面,这样一来人物自然就立不住了。当然了,也能够理解许君聪的困境。同样是喜剧演员,许君聪的影响力远不如范伟,意味着可供许君聪选择的资源肯定不及范伟。范伟可以尝试一些不那么喜剧的角色,而许君聪可能几乎接不到非喜剧的角色。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许君聪想要打破眼下的瓶颈。除了努力提高演技,还需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机遇,至于到底能不能等到谁也说不准。

伊能静和许君聪的表演不走心、陈楚生勉强可以接受、刘孜没掌握好节奏
说完了许君聪,再来谈谈《风声》这个剧目。原版电影《风声》可以说是国内同类型题材影片的一个里程碑,甚至称其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都不过分。对比之下,伊能静、刘孜、陈楚生和许君聪这版的《风声》就单薄了许多,两者不是一个量级的。

伊能静和许君聪的表演是不走心,看起来更像是小品化的演绎。有种意思到了可以了的感觉,忽视了太多的细节,缺少了优秀电影应该有的细腻质感。这就好比一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拍摄周期同样是三个月,出来的作品一个只有一、两个小时、一个却可以长达几十集。相比电影,电视剧也是意思到了可以了,但电影则是每一个镜头都要去扣细节的。如此吹毛求疵拍出来的电影,质量可想而知了。

不要求剧目版《风声》达到原版的水准,毕竟是在舞台上没有NG,但也不能是意思到了就可以了这种敷衍的态度。大家都知道李汶翰轧着两档综艺节目,但其他演员就没有其他工作了吗?恐怕未必,也许是其他工作耽误了个别演员对剧目剧本的深度揣摩,起码个人认为伊能静和许君聪演成这个样子是不应该的。

陈楚生的表演整体上还可以,不足就是人物缺乏张力,有些脸谱化了。作为一名非专业演员,而且演戏经验也不算太丰富,还是可以接受的。至少《风声》这个剧目的主要槽点不再陈楚生这里,相比伊能静和许君聪而言,勉强可以接受。

要说《风声》这个剧目中谁演得最好,毫无疑问是刘孜,但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场戏是刘孜与陈楚生的对手戏,一开始刘孜的这个人物有一些外强中干式的“强势”。但被陈楚生一吓唬就立马崩了,从故作强势到内心崩溃的转变太快、太生硬了。肉眼可见的是,刘孜的形体瞬间“走形”,直接就弯腰驼背了。还有陈楚生撕刘孜的衣服时,刘孜的反应也很奇怪,居然没有第一时间下意识去反抗。可以看出来刘孜在卖力的表演,但刘孜对人物情绪变化的时机缺乏有效的控制,这个节奏总是卡不准。

同时也不得不承认,《风声》的确太难了,超出了几位演员的能力范围。即使几位演员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剧目当中,也很难与原版电影相媲美。如果有兴趣的话,还是推荐大家去一下原版的《风声》。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