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 “祖母造反了”

原文:
1979年,《女士》杂志(Ms.Magazine)发表了一份排名表:《20世纪80年代要追随的80位女性》,其中只有六位年过半百,仅有一位超过60岁。她对此评价道:“我说的无视,就是这个。”即使对于那些榜上有名的40多岁的女性而言,这里传达的讯息也很让人气馁:她们可以从中推断出自己将在十年内消失不见。更糟糕的是,该杂志还要搞个针对高龄者的排名表,并且解释说“杰出的女性有责任带动其他人”。在芭芭拉·麦克唐纳看来,这种逻辑暗示着“母亲的牺牲与隐形”(注:芭芭拉·麦克唐纳,《你记得我吗?》(Do you remenber me?),收录于Barbara Macdonald(avec Cynthia Rich),Look Me in the Eye。)。一般来说,她与塞西亚·里奇都在呼吁女权主义者冲破父权社会的各种基准与家庭角色。里奇发现,当两个女人在自由畅聊时,如果其中一个心中嘀咕“她都能当我女儿了”或“她都能当我外婆了”,那对话会顿时卡住。甚至连“姐妹会”(sororité)这样的概念都引人怀疑。“其标签告诉我们,我们得继续扮演好仆人的角色——管好自己也管好他人,正如好仆人一直做的那样。我们将使彼此专注于各自的角色。我们将否认彼此拥有的潜在的颠覆力量。”实际上,在看到法国报刊为刊登的一幅格洛丽亚·斯泰纳姆的照片所配的标题时,我大感震撼,甚至还有点儿愤懑(注:参见Vanity Fair网页版,2017年2月13日。):“祖母造反了。”这一标题不仅不恰当——因为斯泰纳姆不是任何人的祖母——还强调了我们的词汇表里并没有对应这种人物的词汇,而且它还将这位女性塑造成了与她相去甚远的某种居高临下的刻板形象。“每当我们将一位‘老妇人’当成某位‘祖母’看待时,都是在否认她独立的勇气,无视她的自由,”塞西亚如是说,“我们罔顾她自己的选择,对她说,她真正该待的地方是家里。”(注:《塞西亚的后记》,收录于Barbara Macdonald(avec Cynthia Rich),Look Me in the Eye。)
«“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
莫娜·肖莱 著
崔月玲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