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体液调节-激素重难点考点突破 | 题型总结 【高中生物选必1】

喵喵 | 3-3 体液调节 激素重难点考点突破

1️⃣激素种类及功能
产生部位:下丘脑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 靶器官:垂体
-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抗利尿激素
- 靶器官:肾小管和集合管
-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
产生部位:垂体
- 促甲状腺激素(TSH)
- 靶器官:甲状腺
-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促性腺激素
- 靶器官:性腺
-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靶器官:肾上腺皮质
- 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增生,调节皮质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 生长激素
- 靶器官:全身细胞
-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产生部位:甲状腺
- 甲状腺激素
- 靶器官:全身细胞
- 调节体内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
产生部位:肾上腺髓质
- 肾上腺素
- 靶器官:全身细胞
- 增强心脏活动,使动脉收缩、血压升高;促进细胞代谢;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产生部位:肾上腺皮质
- 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
- 靶器官:肾小管和集合管
-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Na⁺)的重吸收和钾离子(K⁺)的分泌。(保钠排钾)
- 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
- 靶器官:全身细胞
- 调节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加强糖异生;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减少,故可使血糖升高。
产生部位:胰岛B细胞
- 胰岛素
- 靶器官:全身细胞
- 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产生部位:胰岛A细胞
- 胰高血糖素
- 靶器官:主要是肝细胞
-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产生部位:性腺(睾丸)
- 雄激素(主要是睾酮)
- 靶细胞:全身细胞
- 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细胞的生成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产生部位:性腺(卵巢)
- 雌激素
- 靶细胞:全身细胞
-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生成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习题1
如图是人体内部分激素的生产部位和生理作用,下列连线和叙述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B)

习题2
细胞间可以通过体液来完成间接的信息交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内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靶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或促性腺激素等【下丘脑产生的是促XX释放激素】
B. 若内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靶细胞可以是多种组织细胞,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C. 若内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靶细胞可以是甲状腺细胞、性腺细胞,激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D. 若内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靶细胞可能是肝细胞,激素是胰高血糖素
习题3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处于饥饿状态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增加】
B. 进食后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C. 切除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
D.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会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2️⃣激素调节信息题
①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受体结合后,影响细胞酶活性。

②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受体结合后,影响细胞内酶活性及核基因表达。


习题4
如图为胰岛素对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调控的机理示意图。GLUT4是一种葡萄糖的转运蛋白,对于健康人而言,研究发现餐后80%的GLUT4 会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膜上。当餐后胰岛素浓度上升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时,细胞内发生信号转导,促使储存GLUT4的囊泡转移到表面与细胞膜融合,使膜上GLUT4数目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用药物抑制细胞内ATP的合成,会影响葡萄糖转运速率,可能原因是囊泡的融合、出芽均需要消耗能量✓
B. 内吞囊泡的形成与胰岛素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胰岛素没有进入细胞,知识跟受体结合告诉信号】
C. 餐后通过增加细胞膜上GLUT4数目,从而维持血糖平衡属于正反馈过程【负反馈,导致胰岛素浓度下降】
D. 由于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者靶组织受体缺陷导致Ⅱ型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注射胰岛素是I型糖尿病】
习题5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释放激素调节激素X的合成、加工和释放
B. 糖基化过程发生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
C. 激素X的分泌受到负反馈调节
D. 激素X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甲状腺】
3️⃣激素的研究方法
(1)切除法
实验组:手术摘除实验动物某内分泌腺。
对照组:对动物只做手术切口,不摘除内分泌腺。
研究激素功能的一般思路:
用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 出现相应病理症状→ 添加某种激素后恢复正常→ 推知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
(2)饲喂法
实验组:实验动物+普通饲料+某激素。
对照组:实验动物+普通饲料。
(3)注射法
实验组:注射激素,观察变化。
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溶剂,观察变化
蛋白质或多肽类
- 分泌部位:下丘脑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 抗利尿激素
- 分泌部位:垂体
- 促甲状腺激素
- 促性腺激素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生长激素
- 分泌部位:胰岛
- 胰高血糖素
- 胰岛素
氨基酸类衍生物(甲肾)(可以口服)
- 分泌部位:甲状腺
- 肾上腺激素
- 分泌部位:肾上腺
- 肾上腺素
类固醇
- 分泌部位:肾上腺
- 盐皮质激素
- 糖皮质激素
- 分泌部位:性腺
- 雄激素
- 雌激素
习题6
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不需要完善的是
A. 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效果更明显】
B. 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空白对照】
C. 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口服蛋白质=口服氨基酸】
D. 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看看惊厥是不是葡萄糖减少导致的】
习题7
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那项作为对照实验

A. 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又引入新干扰】
B. 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跟甲一样】
C.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空白对照】
D.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跟A一样,又引入新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