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编,我不信张雪峰,信谁?信你啊

最近,很多上班族、大学生乃至初高中生关注了我们的公众号和B站账号。

有用就好,不管你考公与否,愿各位在我们的频道都有所收获!
我们一直相信,专业是奠基石,真诚是必杀技。不为一时的私利,在部分考生明显不合适考公的情况下,还选择安抚、怂恿考生在错误的赛道上努力。
夏教授曾说过:考公是当下综合指数最高的就业选择。
但也提醒考生:体制内是一道围墙,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江湖险恶,不行就撤。
正如夏教授所提示的——考公,应该是你经过谨慎考虑之后做出的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的结果。
不然,大概率会因为没有全面了解考公领域信息和体制内真实工作情况,而成为陪跑,或者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迅速失去奋斗激情。
要说考公考编,你还可以信一个人,那就是张雪峰。他说:

文科的尽头是考编,大一就可以开始准备。文科不考公能干啥,有你一席之地就不错了。
食品专业最好的出路是考公,不然本科毕业之后只能去食品制造企业去从事生产加工、检测、销售。
高考分数二本段一下铆死这些专业,文科:汉语言财会;理科:计算机。
如果你是文科中低分段,上了二本,上了民办,想考研,极卷,非常难,考公比考研相对容易些。
男生考编比女生容易,尤其男护,只要你去,就给你编制。
只有社区医院永远缺人,进三甲大医院比考985难。
咋一听,有点刺耳,些许扎心;再一想,张雪峰他是真敢实话实说啊。
他的一个建议让无数高分却进了天坑专业的大学生深表赞同——国家应该让高考毕业生有一年的时间去他们想报考的专业的相关领域实习一年再做考虑。
这个建议对于当今年轻人实在太实用了!
有多少圈在高中三年的孩子和啥也不懂的家长,用短短几天时间报考这个专业,然后稀里糊涂的去上了大学。
现在大部分大学大部分专业普遍存在“往下和高中知识不接轨,往上和社会就业环境脱节”的毛病。
但很多高校滤镜和光环仍然对考生和家长保有强烈的吸引力。

你说现在大学生遍地走,研究生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听听得了,我,或者我儿子、我女儿,不会找不到的,学小语种多有前途呀,以后没准还能给XX当随行翻译,倍有面儿。
结果,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想当翻译,好像没有门路;俺们县也几乎没有对口工作,一个内陆四线城市要啥小语种的;没办法,考公吧,没道理啊,小语种能报的岗位忒少了点吧……
原来张雪峰很早就提醒过考生,学啥小语种,最后要考公为啥不学汉语言或者思政。

张雪峰的实用主义为什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
因为大家被天坑专业坑惨了,对低廉的薪资寒心了,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了。
凭一腔热血和理想干事的人,值得尊敬,但我家庭条件不好,有经济压力,考编对我很重要!
理想很美好,但我需要稳定和面包,也请你尊重我的选择。
图片来源 | 《少年派》;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 | 毕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