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不好连父母兄弟都看不起你,所以咬咬牙给自己加油
多年前,在一个表哥的婚礼上,音响播了一首歌,记忆犹新,别的我忘了,我只记得是这么说的“父母亲也不一定亲,长大之后成了人啊……”,当时我还不到十岁,觉得戏谑,现在想来,全是人生。 最深的感受是18年,那一年我在家待产生产休息,即使十一月初就去上班了,但实际上一整年没有一分钱收入(看过我之前小作文的可能知道这个情况),呆在老家,17-18年过年期间实际挺冷的,我大概是那个时候回的老家,往后一整年我是没有工资,也就是价值的,所以看惯了各种眼色。回家没几天,老妈带我去超市买点吃的用的,大棒骨、鱼肉、牛肉啥的也买了点,回家老爹老妈就吵了起来,原因很简单,话里话外意思就是东西买多了,很多都是用了家里的钱给我买的吃的,也对,我一个没拿钱的人没理由。好在上班一年还存了点钱,买些吃的倒也不妨事,我也没说什么,默默走进房间,坐了一会儿。前面说天很冷,家里却是空调也未真正开过,为了省电嘛,我只要打开,立马就会被关上,老爸的理由是我一个老年人都不冷,你就更不应该浪费这钱了,后来还被冻感冒了,重感冒,喝了点小儿感冒药,也不敢喝别的,熬了一个星期,算是活过来了。很多时候产检也是一个人去的,最后生娃的同意书是我自己签的字,咱就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艰难的时候自己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我哥的,他不出现在场景里,我是听别人在说他的故事。去年过年我回了趟老家,去看了看二爹二妈(就是老爸排行老二的弟弟和他媳妇,每个地方叫法不一),二哥也在家里,期间他们聊到我哥,我惊奇地发现,二哥现在是直呼我哥名字的,按理由应该叫大哥的,而且说到我哥第一个小孩以后还会不会认他(我哥结婚两次了,跟第一个嫂子离婚快十年了),二爹二妈的说法是混得好自然会认啦。说实话,我哥混得不算好,苏州卖车,至今也买不起苏州一套房,拖家带口在苏州挨着日子,融不进也不愿出,二哥是早些年在上海买了房子的人,所以世俗点,他肯定是看不起大哥的,自然也不会再叫大哥了。 世俗就是这么冷酷,所以咬咬牙,给自己加油,活下去,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