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机油门”事件,美国市场主动召回,却让中国消费者抽机油?
上汽大众帕萨特的热度还没过,丰田又来了。
在3.15前后,一向以质量著称的丰田竟也被爆出了存在质量问题,并且问题还是出在了最为关键的发动机部分,涉及包括有亚洲龙、凯美瑞和RAV4等热门车型。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丰田的“机油门”事件。
丰田的“机油门“,到底是什么回事?
前有长安机油乳化,后有本田机油增多,相信大家对于“机油门“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简单说来,正常的机油是粘稠的,它可以保持对发动机的润滑。但当液体混入后,机油就会被稀释,润滑作用相应降低、密封性下降。有些乳化现象就是机油稀释密封下降,导致水等不相容杂物进入所造成的。所带来的危害就是导致发动机严重磨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爆缸。

所以,不管是丰田还是本田,“机油门”的危害都很大。毕竟发动机就像是人的心脏,心脏出了问题,那肯定是大毛病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知除了亚洲龙、凯美瑞和RAV4等燃油版和混动版车型外,雷凌和卡罗拉目前也被爆出了机油增多以及乳化的情况。打开车质网的投诉排行榜,可以发现近一个月消费者投诉最多的10款车型中,3款都是丰田系车型。而随着雷凌和卡罗拉的加入,估计丰田系要占据投诉排行榜的半个江山了。

面对问题,对消费者敷衍,让媒体“闭嘴”
对于本次事件,丰田中国也给出回应。其表示,发动机机油增多是因为在低温冷启动时,极少量未完全燃烧的汽油通过活塞环级缸体之间的间隙进入机油所致;而机油乳化则是因为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未充分暖机,导致机油加注口盖内侧结露的水分不能完全挥发,导致局部出现白色乳化现象。

至于混动车型,由于它比普通汽油车更为频繁的启动停止,因此更容易出现问题。
同时,丰田中国还特别强调了,上述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的一般现象,不会影响机油的润滑性能,不属于品质问题,也不会影响发动机本身的性能。
显然,这个回答有些扯淡。
还有个特别搞笑的事情,网上流传出了一张广汽丰田400官方回复,大致意思是不知道问题所在,出现的机油多抽出来就好了。你说,丰田这样的回复,还说的是人话吗?

此外,面对网络媒体的曝光,丰田还采用了最简单、暴力的方式去解决—删文章。试想一下,如果本次机油门事件确实不是大问题,丰田完全可以召开发布会,并让媒体进行监督。但丰田却采取了删文章的方式,难道不是心里有鬼?
所以,丰田对于这次机油门事件的处理方式总结为,对消费者敷衍,让媒体“闭嘴”。

同样出问题,丰田居然玩双标
不同于大众,同样的帕萨特,中美版本用的底盘、材料都不一样。而丰田系的车型基本都是全球统一,发动机更是如此。但同样出了问题,丰田在美国主动召回,在国内却敷衍了事。

2月份丰田在美国召回了4.4万辆车型,原因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安装了一个制造错误的发动机缸体,它可能导致发动机正常工况运行期间另内外部冷却剂泄露,致使发动机过热,从而增加车辆熄火、撞车甚至自燃。
对此很多媒体都表示丰田的北美召回和中国目前的机油增多情况不一样,但从美国的公告中基本可以发现几个关键信息:
一、召回的车辆;
美国召回的产品,包括有2020款亚洲龙Hybrid、凯美瑞、凯美瑞Hybrid、雷克萨斯ES300h等等,它们均搭载了丰田A25系列的2.5L四缸发动机。不难发现,这些车型在中国都有国产。
二、召回的时间;
这4.4万台车召回的时间是在2月6号,此时中国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家的关注点都在防疫,因此没有关注到。其实这个时间刚好是国内机油增多、乳化事件的开始。因此可以判定,丰田早在2月就已经发现了问题,并在美国进行了召回,但中国却没任何表示。
三、召回的原因;
在公告中,丰田表示是因为“发动机铸件中的气孔可能会导致裂纹,而裂纹可能会导致冷却液内部和外部泄露”。一旦缸出现裂缝,那么发动机在工作中,冷却液极有可能混入油路。在混入了冷却液后,产生的现象就是机油增多和乳化。所以,美国市场召回的原因虽不是机油增多,但后果就是机油增多。可结果呢,美国召回了,中国消费者只能抽机油?我看丰田不是在让消费者抽机油,而是在抽中国消费者的脸。

写在最后:2019年,丰田在中国获得了162万辆的销量成绩,但如此庞大的市场却没有换到丰田的真心。同时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丰田目前的策略是一边敷衍消费者,一边控制媒体,因此可以预测,它并不打算进行召回。所以,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能让更多消费者关注到丰田的机油门事件,并引发的舆论的关注。否则想要丰田良心发现主动去召回,估计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