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第一章第三节学习

社会性征兆
征兆是这么定义的,征兆是其“属”颠覆了“种”,它颠覆了自己的属性。(生物学上的界门纲目科属种)
举个例子,最近听到的很有趣的一个例子。
日本文化输出日本刀,但是日本刀匠缺并未讨到好处。因为龙泉的日本刀优化和可操作更改可定制形制的实用性,贴合了国际上对传统日本刀的看法,在抢占市场和功能上做到了很牛,这导致国际剑道比赛接受了龙泉对日本刀的改良,反过来影响了日本剑道馆,也不得不使用被改良的武士刀。
本土文化输出成为国际文化后,国际文化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了本土文化。然后就是你可以发现日本刀在日本,也不是特别的快乐,毕竟传统的在实用性和功能性面前都很难抢占市场,很少人愿意为了追逐一个很酷的,没有实用性的东西去翻越很厚的说明书,更何况在实用性上龙泉的日本刀也可以做到不相上下,有点消费者主权的味道,但是其实消费者主权是不存在的。交换者主权也是建立在交换是公平的选择上的,但是交换的场域是否能做到公平上这又是一个深思,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如果要确立自由这个概念,必须要不自由出现在认知当中,自由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自由其实是我能做什么,但是得得先有我不能做什么。
人在确立基本框架进入符号学秩序的时候,就受到符号学秩序的影响,得不自由从而感受到自由,由此得出自由必须先沉入一个场域。
但是给资本家打工的时候是不自由的,所以自由是我在这个规则中我能选择做什么。
征兆是一种征兆颠覆自身的规定,但是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就像up主说,欧美会特意在电影里面使用黑人作为主角,但是并未对种族歧视起到任何帮助,我是这样理解的,正因为这些种族歧视存在,才会发生这种状况,让其显示自己的宽容,但其实是刻意的宽容(这种宽容可以思考下屁股是否歪),人人平等这种在人前面加上黑白,然后报团的形式本身也是一种确立自身需要的构成性例外。
征兆就是颠覆自身的那个点。
劳动力与工资的等价交换,明面上是等价交换,但事实上正是这种交换导致了剥削,因为创造的价值和实际到手的价值并不对等。所以明面上的平等反而创造了剥削。
就是单看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是等价交换,但是它充当着剥削的形式。
所谓的智障正确就是,它本身能掩盖这种剥削,让他们能继续享受这种剥削。
一旦把试图把现实社会或者公司的秩序,设想为理想的整体,我们必须会向整体中注入一个悖论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马克思所谓的征兆。
自由和平等的概念,本身就包含自身的悖论,不然它无法形成其稳定态的意义,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所以要么没有,要么默认。
因为我们的收入本就包含被资本家剥削的这一点。
(如自由)否定意义的层面(不自由),具有对肯定意义层面(自由)的推动作用,推动之后反过来又会重新设置其否定意义的层面,否定意义层面它就是征兆。
征兆会颠覆整体普遍理性的原则。
如美国通过政治正确堵住了黑人的嘴,最近的黑美人鱼,但是黑人被歧视仍然是存在的,以主人的方式说你们是平等的。
我们给资本家打工明面上是我们自由,但实际上恰恰会使我们不自由,因为我们遭到了剥削,被剥削了剩余价值。
征兆就是颠覆自身的点。就是自由中的不自由,平等中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