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这暴脾气,打!——0004

2021-12-21 17:39 作者:中年惡爸  | 我要投稿

自古以来,所谓棍棒之下出孝子,都是引为经典教育方式,历经岁月也似乎并不不妥之处,随着教育的普及,特别是现代教育的发展,个体个性尊重,爱的教育,静待花开,毕竟亲生的,体罚似乎是上个世纪的事。


人性本恶

    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小朋友在老鼠后面挂着鞭炮取乐,现在看来挺残忍的,小朋友乐在其中,并无觉得不妥 。

    “人之初,性本恶”有其存在的道理。

    自然人进入社会需要不停地适应。

    而适应的过程,也是磨灭天性,不断教化的过程。

    

    爱的教育,教化的意味更浓一些,并不见得它就是唯一的真理。

    该打就打,更多的是纠偏,痛了才会放下,但是前提还是因为希望他将来有更好。


棍棒的逻辑

    俗话说,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四等人怎么教都教不会。

    棍棒的隐含意思便是,孩子显然不是一等,二等已经失效,采用三等做法。

    此等说法还有一些推脱的意味,毕竟多数人很难真正认可,一等人存在乎自家孩子身上。

    虽有期待,自己也缺乏慧根,自然无法识珠,言语匮乏,教无可教。

    

    是不是相信就能看见,相信就会达成,未为可知。

    成长的上限,基本就是家长自身的认知,所谓认知,并不易得。

    

    所以,根本上来说,棍棒的逻辑在于,当前之下,棍棒是适配自身能力的最优选择。


打傻了怎么办

    人生无法精确规划,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沿途一路的风景,都是人生的种种,棍棒打傻了怎么办。

    也许会,也许不会,并没有太多大数据支撑,没有棍棒的就好,有棍棒就不好,都只是一叶障目的偏执。

    

    有人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怎么办,问题在于,徒弟啥也不会,留下来怎么办。

    孩子之所以有问题,常常是因为无原则无底线的退让。

    以至于,忘记了,当初自己的豪言壮语,意气风发。

    于是安慰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不过又是另外一种思考上的懒惰。

    

    打或不打,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真的能给孩子规划出什么来吗?


不知不觉,马上要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


我这暴脾气,打!——000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