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副理事长罗庚一行赴西湖区调研指导工作
西湖区残联积极贯彻落实省市残联年度工作要点的部署,在单位年度工作目标框架体系内,紧盯康复工作的目标任务,围绕“持续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工作主线,进一步完善服务制度,提升服务水平,改善服务品质,结合区域各镇街民生综合体建设,进一步打造残疾人康复服务“生活圈”,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6月22日下午,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罗庚率市残联调研工作组到西湖区古荡街道实地查看“残疾人康复之家”建设情况。古荡街道分管副主任王文平同志,从街道“残疾人康复之家”拿地、设计、基本理念、开工建设、计划建成时间、下步运行计划等方面一一详细汇报,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罗庚听后感谢古荡街道拿出寸土寸金之地建设“残疾人康复之家”,以及街道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街道打造一流“残疾人康复之家”、将“医康养”高度融合的理念表示赞赏。

随后,调研组还听取了古荡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关于“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西湖区残联上半年康复领域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汇报。上半年,西湖区残联在积极落实上级各项康复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拓展残疾人康复服务领域,让更多的残疾人更好地共享区域发展成果。市残联年度下达的康复工作重要指标均完成过半:辅具适配率达67.29%(任务数639人次,完成430人次);持续为百余名残疾儿童和残疾人进行全周期康复教育训练,任务数为128人,当前在机构服务人数132人,预计将达103%;在区卫健局支持下,克服疫情影响,为200余名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提供上门诊疗服务,为7000余名残疾人提供签约,签约率60%。此外,区残联还为700余名残疾人提供康复理疗服务;为1947名精神残疾人给予800元/人的服药补助,补助资金157.6万元;为24名视力残疾人适配智能眼镜;为221名听力残疾人适配助听器;为21名肢体残疾人安装适配假肢,力尽所能地为辖区内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服务。

随后,调研组还听取了古荡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关于“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西湖区残联上半年康复领域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汇报。上半年,西湖区残联在积极落实上级各项康复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拓展残疾人康复服务领域,让更多的残疾人更好地共享区域发展成果。市残联年度下达的康复工作重要指标均完成过半:辅具适配率达67.29%(任务数639人次,完成430人次);持续为百余名残疾儿童和残疾人进行全周期康复教育训练,任务数为128人,当前在机构服务人数132人,预计将达103%;在区卫健局支持下,克服疫情影响,为200余名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提供上门诊疗服务,为7000余名残疾人提供签约,签约率60%。此外,区残联还为700余名残疾人提供康复理疗服务;为1947名精神残疾人给予800元/人的服药补助,补助资金157.6万元;为24名视力残疾人适配智能眼镜;为221名听力残疾人适配助听器;为21名肢体残疾人安装适配假肢,力尽所能地为辖区内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服务。

罗庚副理事长在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后,提出“全面梳理、全力推进、重点打造、加强沟通”四点要求。
区残联理事长李林当场表态,将根据领导要求,围绕市残联重点工作,常抓不懈、狠抓到底,民生实事2家儿童机构的规范化提升已全面做好验收准备,“残疾人康复之家”有信心打造出一流标准,“辅具智配”将全力做好推广应用,各项工作以稳的基调、高的标准全速推进。
23日下午、24日上午,省市残联验收组对列入提升的浙江省爱贝儿童康复中心和紫荆花学校,逐一对照省版标准进行了项目验收,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罗庚参加,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二级调研员郑国槐全程陪同。两家机构均按照标准,完成了基础设施、外部环境、管理制度、内部环境等方面的提升工作。其中,爱贝儿童康复机构总面积 850平方米,其中康复业务用房面积 722.5平方米,占比85% 。按照孤独症儿童康复标准基数60人,添置图书1055本,达到人均17.5本;添置玩具401件,人均6.8件,提升任务均已完成。紫荆花儿童康复机构总面积3085.38方,其中康复业务用房面积2159.766方,占比70% 。按照孤独症儿童康复标准基数15人,添置图书225本,达到人均15本;添置玩具150件,人均10件,提升任务均已完成。
近期,区残联将根据有关工作安排完成民生地图的信息录入工作,高效完成两家儿童康复机构的提升工作,为市区在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上取得好成绩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