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台湾到内地再到英国,横跨两国三地的留学是种什么体验?

2022-11-08 10:03 作者:留学咖啡馆  | 我要投稿


 

本期访谈人物:Ares

 

Hi,我是 Ares,是一名已经毕业的留学生,但目前依旧生活在英国。

 

取名叫 Ares,是因为我想要一个大家都能够轻易记得住的名字,同时它也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战争之神,而且跟我最喜欢的歌手艾怡良的一首歌同名。

 

我来自台湾,但在高中的时候,因为父母在大陆工作的缘故,就从台湾搬到了广东的惠州。

 

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当时报考华中师范大学的原因是不想离家太近,而心理学院也是华师的强项,于是就在一些幸运跟自己的努力下,在武汉待了 4 年。

 

硕士阶段,就读于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并拿到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 CIPD pathway 和 Work Psychology 的双硕士学位。

 

目前在英国 3 年多,期间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事物,依旧觉得世界美好,下面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留学之路。

 

因为一部电影

我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在大学毕业前看了一部传记电影,背景是西雅图的夜景,从小没有出过亚洲文化区的我是好喜欢且向往夜里的那份灯光璀璨,于是发自内心的想要跳脱既有的文化圈去外面看看。在大学毕业后更加坚定了想要出国继续读书的念头。

 

选择英国,是因为英国的申请相对简单,并且当时我的英文水平没有很好,而我申请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商科,如果申请美国的院校,还需另外再考GMAT 或 GRE,对我来说真的不想再有多余的英文考试来增加无形中的压力。最重要的是,多数英国的高校可以在没有满足课程最低录取标准的雅思成绩下提交申请,这也是我想申请英国的最主要原因。

 

其他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对于欧洲国家的向往,英国周边的欧洲国家比较多,有空时可以去这些国家走走看看,放松身心。再者相较于美国的治安,英国相对良好。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大学学的心理学,出国却申请了人力资源管理?其实大一接触心理学后,我发现自己对于学术的心理学真的不怎么感兴趣,于是在大二分流后选择了实用性更强的应用心理学。并且在大三及大四中选修了人力资源及工商管理类的相关课程,最终我发现自己对人力资源更感兴趣,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选择。

 

学渣申请记

 

在申请时,我选择了找中介帮忙,这个中介是我雅思老师的朋友,她也有英国的学术背景,相对更加了解英国院校的要求,从而能够帮我制订出更符合学校要求的 CV。这样我就不需要担心这些申请过程,只需专心备考雅思即可。

 

即便如此,在申请过程中我依然遇到了很多困难。

 

一开始,家人是希望我可以考到语言成绩最低的录取分数,这样就可以直接就读专业课程,而不用再上语言班。然而雅思就是在小分项里这么磨人,每次出成绩总会有某一个小分没有达到要求。

 

再来就是选校的环节,作为学渣的我实在是不知道到底该看 QS 排名还是专业排名。记得当时所申请的学校里,University of Lancaster(兰卡斯特大学)也给了我 Offer,但要求是需要考到学校要求的语言成绩,我真的高攀不起。最终跟家人讨论后,决定申请谢菲的语言课程,然后衔接正课。

 

在这十周的语言班课程里,主要有两位老师分别负责听说读写,每周也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平时的课程包含了学术写作、Presentation 和小组讨论, 最终的考核方式是需要提交 1500 字的论文,以及老师会根据你的小组讨论表现来打分。很幸运,我在这 10 周里认识了很多很棒的朋友,并且我们也全部通过考核一起升到了正课。

 

关于留学生活

 

谢菲尔德大学位于英格兰的中部城市 Sheffield,是英国老牌红砖院校之一,出了 6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学术及教学上还是有保障的。

 

我所就读的管理学院,获得了 Triple Crown 认证,专业实力坚强,Triple Crown 包含了EQUIS、AMBA 和 AACSB 三个机构的认证,是全球少数的精英商学院之一,同时全世界目前只有 1% 的商学院获此殊荣。此外,管院也和许多全球龙头企业进行合作,例如:波音、西门子等。

 

Sheffield 是一座建立在丘陵上的城市,这也造就了谢菲的学区不像传统概念上的集中式校园,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城市各处的教学楼。或许你在城市的街道中走着走着,不经意抬头一看就会发现一块小牌子写着它是隶属于谢菲的教学楼。

 

在校园生活方面,学校的坡很多,教学楼的楼内设计也很复杂,因为课间时间比较短,有的时候赶着上课根本来不及吃饭,这时位于 SU 跟 Information Commons (谢菲图书馆之一) 之间的John's Van 的餐车就成为了我的最爱。虽然味道不算是顶级,但却有台湾早餐店的味道,也算是赶课间的一种幸福。

 

Arts Tower 是学校的行政楼跟教室,也是 Sheffield 的城市地标之一,最著名的就是其内部的电梯是没有门的,需要自行跳上及跳下,也算是一种特色。

 

谢菲人每天都能看见的Arts Tower

 

学校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在课业上问题与支持。只要你有问题,通过写邮件或者跟自己的 Personal Tutor 约上访谈,很多问题都能够迅速得到解决。此外,学校也有 Career Centre,不管是正在就读还是毕业三年内,都可以使用此服务。

 

在课程方面,因为我的课程都是在管院,基本上都是百人大课堂,再加上那段时间遇到罢工和疫情,所以只有短暂的 Face to Face 的课堂体验。印象最深刻的是在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的课堂上, 期末时教授特意装扮成了邓不利多来给我们上最后一堂课。

 

跟英国的其他大学一样,谢菲的硕士 70-80% 都是中国留学生。除了中国留学生,日本、韩国、阿拉伯国家、印度、欧洲国家的留学生都有遇过。我目前遇过最棒的小组成员是是英国人,他们很乐意助人,特别是在课业上会相互协助,也不藏私地分享他们的学识跟生活,教我们运用不同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这些都很难得。

 

谢菲的城市风格是典型的红砖工业风,但在下雪的时候也是另一番景色

 

在学业上,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写论文时的逻辑问题。我们习惯用东方的思维方式去写作,但其实有些语句跟逻辑是不对的,这会造成我觉得自己写得很好,但在老师眼里就是“垃圾”的情况。因为这边学术写作讲求的是 Critical Thinking,你需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及完整的逻辑框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也请教过身边的英国朋友们,同时也报名参加了 ELTC 的课程及论文修改服务,最后终于成功解决了逻辑的问题。

 

下面是我给大家关于学业上的一些建议:

 

1. 在英国的学习上,每门课都会有繁重的任务,但不会有人去 Push 你。或许你觉得本地学生每天都在玩,但其实学霸型的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很强。

 

2. 英国的教授跟学生的距离感非常的小。只要你有不懂的,不要害羞请尽管问他们,他们很喜欢学生发问及解答学生的问题。

 

3. 教授们也是认为他们的职业是“上班族”, 在周六日或各种节假日是真的找不到人的。

 

4. 学术诚信很重要,不要找代写也不要把作业随便借别人。

 

5. 在课堂上很多中国留学生都习惯沉默不发言,但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跟本地人还是会积极的去探讨课堂中的内容,大胆的发言,这样才能获得和掌握课堂中的更多知因此,我们也不要害羞,不要怕讲错。

 

期间,我也遇到了英国的第一次 National Lockdown,所有的考试跟课程全部转为线上。除了必要的商店(例如:超市、药店)、公共交通外其余都须关闭。在学习上只能发挥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每天我一定会敦促自己一定要上课,因为学费很贵;规定自己课程论文我一定要写完多少字才能玩手机等等,努力的让自己不要变得颓废。

 

我的课余生活

 

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去看电影,去酒吧还有旅游。尽可能让自己融入当地的生活, 既然已经都到了英国,我不想一直待在熟悉的环境里,我也尽可能的让自己多去别的国家走走看看,感受不同的风景和文化。

 

英国的各个城市我基本都去过,其他国家有荷兰、爱尔兰、捷克、意大利、梵蒂冈、奥地利、拉脱维亚、波兰。

 

水城威尼斯 风景跟人文结合得很好

 

我喜欢每到一个地方,首先去当地的国家博物馆跟美术馆,这是最好去了解当地人文最好的方式之一,其次我喜欢去当地最 Local 的餐厅、超市及酒吧,这也是可以体验当地人生活态度的最直接的方式。国外的大自然风景一般不会有过度的人为开发,虽然手机讯号不是很好,但可以让你抛开城市中的喧嚣和学业的压力,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舒适与安心。

 

目前到过最北的城市是阿伯丁,真的好美

 

一定要记得去尝试很多酒吧跟餐厅里,只有星期天里才有的 Sunday Roast

 

圣诞节的气氛让人感到美好, 有时间一定要去看摄政街的天使灯

 

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是利物浦, 港口边的灯光让人眷恋

 

当然,不管是学习还是旅行期间,你都会需要和当地人打交道,这时你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1. 当地人有时只是在表面上的客气,内心很多的想法是要有更多的交流后才会表达出来;

 

2. 当你和别人约一个见面、一个饭局之类的,如果当下他没有答应你,而是说考虑或犹豫不决时,基本上也不会有约出去的可能;

 

3. 要去习惯对方已读你所发的讯息,因为多数人不喜欢一直无止尽的通过文字聊天,而是喜欢当面聊天;

 

4. 不要随意地插队;

 

5. 不要过度地询问对方的隐私及私生活;

 

6. 当你跟导师聊学术、做 Presentation 时, 对方也许出于礼貌都会说“Good”,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要注意去区分“Interesting”、“Good”、“Well Done”、“Brilliant”的差别;

 

7. 记得常常把“Please”、“Sorry”挂在嘴边;

 

8. 在点餐时,第一不要举手或者大声地叫服务员,只要用眼神示意就好;第二是尽可能地不要说“I want …”, 可以改成“May I”、,“Can I”之类的,因为直接说“I want”其实很 Rude。

 

End

 

这两年多的留学生活,让我收获了很多有质量的人际关系,也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更能用辨析思维的能力去思考问题,当然我的英文能力也大幅度上升了。

 

在此或许给将要去留学的朋友们一些建议:

 

1. 一定要做自己。不管你的穿着打扮有多么特立独行,多不满意自己的身材等等,不会有人过多的评判你,你就是最真实的自己。

 

2.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英文能力进步的话,不要把圈子都固定留学生群体里。这样你是永远不会进步的。

 

3. 不要害怕询问,不要害怕错误。

 

4. 尝试着独立,不要过多的把期望值投射在他人身上。

 

5. 不要当留学巨婴,很多事都可以自己解决。

 

6. 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要害羞。

 

▌声明:本文由留学咖啡馆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

▌来源:留学咖啡馆

▌关于版权:留学咖啡馆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台湾到内地再到英国,横跨两国三地的留学是种什么体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