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底捞还受宠的火锅店,是什么样的?“冒头”才4个月,单店的营业额就突破200万!


比海底捞还受宠的火锅店,是什么样的?有人为了吃到这个火锅排了
7天的队,堪比当年买苹果手机的阵仗了!它就是“冒头”才4个月,单店的营业额就突破200万的怂火锅,看懂它的商业模式,你就知道资本有多了解人性了。
你觉得年轻人吃火锅真的只是因为火锅好吃吗?根据洞察报告显示,相对于物质的满足,年轻群体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和情感的共鸣。所以快乐和社交才是吸引年轻人消费的关键因素。
游乐园那么多,可只有迪士尼成了快乐的代名词;碳酸饮料也很多,但只有可口可乐是用户心中的“快乐肥宅水”。那火锅界呢?嗅觉灵敏的资本立马嗅到了商机的味道,这不,立马就想给这帮年轻人上一课。
怂火锅正是抓住了年轻人对快乐的追求,区别于行业内以巴奴火锅为主的产品主义,和海底捞式的服务主义,用互联网文化做出来的产品。而这也正是,消费者对怂火锅欲罢不能的关键所在。
火锅市场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要怎么搞才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呢?做差异化!
首先,打造文化差异化。
为了强化自己在消费者心中“快乐”的形象,它把自己定位成了开心制造厂。“管他几岁,开心万岁”、“你开心就好”,都是怂火锅店内常见的标语。
晚间用餐的高峰时刻,他们还会突然停止全部工作,所有人到餐厅中央蹦迪热舞,其中也少不了“社牛”顾客的参与。
持续不断地灌输和强化之下,舞蹈已经变成了顾客和怂火锅的情感连接点。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圈粉年轻人,很快,它的年轻基因就吸引了1000多万又潮又酷的粉丝,网上的话题热议度也涨到了800多万。
其次,打造产品差异化。
“谁说下水是头牌,火锅就该多吃肉”,在火锅拼毛肚、拼腰片的“下水流”时代,怂火锅却把鲜切黄牛肉当做了主打菜品,为保证牛肉的品质,当天现杀现送,限量供应。
同时,它还和有着20多年经验的重庆老火锅合作,研制出了地道的锅底配方,并且只卖这一种锅底。这不仅强化了自家的爆品,也大大提升了供应链和后厨的效率,那么今后的门店扩张也就更容易复制了。所以利润率这块儿,自然拿捏得死死的。
到这儿,你以为就完了吗?
现在很多的企业也在为了转型做爆品,可是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因为怂火锅的背后还藏着一套私域社群的打法。如果说爆品模式让他有了流量赚到了钱,那么社群模式就能让它沉淀流量持续赚钱。
为了让自己的文化场更加突出,怂火锅也创造了自己的IP形象:怂厂长和飒小妹。
它们无处不在。门店内,怂厂长会引导顾客关注公众号,只要关注就能免费夹娃娃。线上呢,怂厂长还会 天天去隔壁好朋友的粉丝群“串个门儿”,不定期发放五折券以及各种精美周边。
靠着这种有趣又好玩的操作,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沉淀到了它的流量池内,不自觉地被“怂文化”影响,成为铁粉。
靠着社群这招,怂火锅很快就把一生一次的消费转化成了一生一世的生意。
当把这一整套模式打通之后,企业就拥有了固定的流量池。有了流量,就有了一万种后端变现的方式。
看完了怂火锅的成功秘诀后,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单纯靠产品来赚差价的路子早就行不通了,反而那些看起来不太正经的经营模式却更能分到一块肉。殊不知,这种依托于差异化的营销模式,才是未来连锁餐饮企业最好走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