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瑶池记
瑶池亦谓之窑上水库。公元1956年始建窑上水库、龙贵地水库于明湖一带,后因修整有加,库区山清水秀,四季绚丽多彩,晴朗如明珠镶嵌,起雾如仙境飘渺,以故名之曰“瑶池”。有“金凤回眸”奇石立于池岸,上赫然印记“瑶池”二字。奇石旁,又邻一石碑,上记录历史“瑶池”之典故与本地“瑶池”之演化,其文清晰,然此“瑶池”之“瑶”非彼“窑上水库”之“窑”,盖取其义也。
其水清澈,有山掩映,而游呼者众,所谓昼游也。由午后及薄暮冥冥,有林森然,入之甚幽,观随行,则其好游者不能续也,谓之夜游。余一人持手机以入,入之愈深,其景愈清,而其见愈奇。有径上山者,余望之窈然,而不敢登,遂择大道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五一,然视时前后,来而游之者已少。盖时又推,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手机尚足以拍摄。既其出,则或咎余胆气者,而余亦悔仓促而不得极夜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之人赏花、月、鸟、名山、大川、秀湖、亭台,往往有所得,以其求游之趣而无不在也。夫明而清,则游者众;昏而森,则至者少。而瑶池之湖静、林幽、光暖、彩溢、鸭鸣、鸟归、非常之观,常在于夜中,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胆者不能至也。有胆矣,不随以退也,然脚酸痛者,亦不能至也。有胆与轻便之脚,而又不随以退,至于阴森黑暗而无物以亮之,亦不能至也。然脚轻便足以进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胆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立碑,又以叹夫古景之不存,后人胆小而稀有随游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众生不可以不自省而及时游之也。
一人者:新时代二年冬月某日,凉都王某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