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贫困县城男教师的困境

2023-02-23 14:19 作者:惠哲哲  | 我要投稿

“发工资了。” 办公室里有人说了一句,屋里的几个人纷纷拿起手机查看短信。


“我怎么才发了两千?” 坐在靠窗位置的王老师首先打破了片刻的沉寂。


“我发了不到两千八,比上个月还少了十块钱。” 王老师对面的赵老师说。


“咱们几个应该都是不到两千八。” 另一个老师放下手机,叹了口气,“唉,太少了。”


不一会,学校的会计在微信群里发通知:本次的工资扣除了前两个月多发的乡镇补贴,之前在乡镇的人员本次工资变动较大。


王老师端起水杯,晃了晃杯子里的茶叶,咂了一口,“果然多发的补助又都要回去了。” 


这个办公室里一共七位老师,四位男性,三位女性。在年级组甚至是学校里,相当出名,因为这是除了体育组外唯一男老师多于女老师的办公室。要知道,整个七年级男老师也不超过十个,这间办公室就占了四个。在中小学里,男老师非常稀缺,这所学校的男老师所占比例约为十分之一,除去领导层,真正在一线授课的就少之又少。


四名男老师里,王老师和赵老师教地理,周老师教英语,吴老师教书法。剩下的女老师分布在地理和英语两个学科里。 


先从周老师说起吧,虽然不是英语专业毕业,但是他英语很好,一口美音讲的流利纯正,有时候看美剧他甚至不用开字幕,对他来说,教初中英语可谓绰绰有余。五年前大学毕业,周老师辗转从事过很多工作,但他性子直碰了很多壁,一开始的热血少年渐渐看清了现实,他从来没想过当老师,直到去年考研失败,此时他由衷的感觉到可供他选择的路越来越少。公务员太难考,不如考个教师,有寒暑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凭借着扎实的英语底子,他很快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但是在考岗位的时候,由于本科专业不是英语,严苛的报名条件留给他的选择只有附近的县城。周老师从小在这个县城所在的地级市长大,虽然路程只有三十公里,但是在来这所学校上班之前,他几乎从来没有到过这座县城。县城小的可怜,像样的超市只有三家,电影院有一家,除了有家德克士外,其他的知名快餐一概没有。作为贫困县,这里没有成规模的支柱产业,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周老师的一个朋友是这里的公务员,研究生学历,所有的补贴加起来一个月三千五。周老师在来上岗之前也做过调查,面对这样的情况,他考虑再三还是来报道了。还没结婚,也没有对象,家里也不用赡养老人,对他来说,微薄的薪水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更何况,这所学校只是张跳板,他相信自己早晚能考回市里。


“有落差吗?”  赵老师问周老师,"你之前在北京一万多,现在跑来县城挣这三千。"


“钱确实少了很多,不过说实话,工作实打实的轻松了。以前七点前就没有下过班,现在五点钟晚饭都吃上了。要是工资有五千,我真想在这待到退休。”


“差不多一个月工资购买一平米房,你想过没,要是有这样的待遇,咱们就考不上了。”


“你说的对。” 周老师点头。


“我看过工资表,你知道咱们学校工资最高的是谁吗?”


“不是校长?”


“是男宿管老师。”


“侯老师?”


“对。”


“我一直以为他是学校雇的临时工。”


“人家是正经八百的有编制的教师,而且职称比校长还高一级,他工资大概有八千。”


“真看不出来。” 办公室里其他老师的注意力瞬间都被吸引了过来。


“不过他明年就退休了。” 赵老师继续说。


“说实话,我要是侯老师,可能不会觉得高兴。” 周老师冒出来一句。


“为什么?”


“侯老师熬了一辈子,现在有钱了,可是也老了,我看他的身体,出去玩也走不太远,也没穿过好衣服,大概钱都扶持子女了吧,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其实,我们不也是在走他的路吗?” 赵老师沉默了片刻说。


半天没人接话茬。


“不过也挺好,自己过的开心就可以了,我看侯老师每天都挺乐呵的,何必给自己找担子背。” 周老师最后说。


再来说说赵老师,和周老师不一样,他是本地人,快三十了,在县城买了房,不过没有结婚,现在正是冬天,为了省暖气费,索性就没搬到新房住,还住在村里,不过也不远,他每天开车上下班,车程只有十五分钟。学校也提供宿舍,他要了一张床位,和周老师一屋。因为男老师少,男宿舍一共也就三个,宿舍都是统一的配置,公共浴室和卫生间,每个屋子摆了四张上下铺床,条件只能算一般,女老师那边拥挤了些,男老师这边好很多。周老师由于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宿舍,东西比较多,多占了一个床位,赵老师和另外一个其他年级的老师各占了一个下铺,基本上除了周老师外,剩下两位老师只有午休时间回宿舍。


赵老师比较幸运,他是补录进来的,特岗教师正式的招聘流程在九月份开学前已经全部完成,但是有人在上岗以后因为种种原因辞职,出现的空缺会通过补录的形式填充,赵老师就是补录人员中的一位。


他本科专业就是地理,而且是师范类院校,甚至他的教师资格证都是学校发的,从2017年起,师范类专业学生同样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而在此之前,只要期末成绩合格,学校会统一发放教师资格证。虽然赵老师具备当老师的全部条件,但是他毕业以后没有选择当老师,而是一头扎进了装修行业。用他的话说,除了不干体力活,什么活都干。经历过无数个加班的日夜后,他决定回家考老师。边工作边准备考试,自然难以兼顾,此外面临的对手很多是有大把时间的应届毕业生,拼不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落榜后,他着手开始找工作,让他没想到的是,刚找到工作就接到了补录的电话。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他兴奋了好一阵,马上辞了职到学校报道。


今年的招聘和以往还有不同,特岗教师一般是到偏远农村工作,但是今年县城学校有大量教师缺口,基本上有一半考生就被直接分配到了县城里的学校。赵老师虽然是补录,但是成绩靠前,他得以留在县城。在县城有利也有弊,县城相对繁华,生活便利,可是却少了乡镇补贴,如果去本县最远的乡镇任教,每个月有接近一千元的补贴,在县城里这笔钱一分也没有。不过,与其多挣几百元钱,更多人还是选择离家近的工作,偏远的山区实在太荒凉,不是从小在那长大的人耐不住那种寂寞,尤其是年轻人们。


最后我再介绍王老师,先说说三位男老师都有的一个相似点——带的班级成绩都不太理想,但是学生们却都很喜欢他们。中小学的男老师特点很明显,要么很严肃,要么很开放。前一种最后基本上都接手了德育处,后一种从始至终都很招学生喜欢。有时候学生们要求周老师占他们不喜欢的课上英语,弄的他哭笑不得。王老师喜欢变着花样的上课,他用气球当地球仪,在上面画经纬网,学生们很容易被这个气球做的地球仪吸引。他甚至想过用西瓜或者柚子当地球仪,上完课就切开给学生们分了吃,但是因为条件有限作罢。下课后,有很多学生总爱缠着赵老师,五花八门的问题多让他应付不过来。他们真正做到了和学生交朋友,但是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不像其他老师一样板着脸盯着学生死记硬背,十三四岁的孩子主动学的意愿很有限。上课都很活跃,下了课课本一眼不看,可想而知考试成绩不会理想,况且现在基本还是应试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考核方式还没有实践,当下最出成绩的教育方式依然是满堂灌。



“我地理不是这么学会的。” 看着办公室里站在墙角背地理书的学生,王老师对我们说。


“我英语也不是这么学会的。” 周老师说。


“不是每个学生都像你们一样对学科感兴趣。” 办公室里另一位老师说,“他自己不学,除了盯着背还能怎么办?要是背都不背,那咱们也没法了。”


“现在只有一半学生能上高中,我觉得我们班可能都到不了一半。” 赵老师有些泄气。


“咱们才刚当老师,可能以后就习惯了。” 周老师开玩笑的说,“其实我还是更想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但是我看班里也就那么前几个有兴趣,是真在学,后边的他们不怕我,我也管不住。”


“我请教过其他老师,人家就说了一句话,”  赵老师插话道,“别跟学生们做朋友。”


“当老师还真难啊——” 王老师往椅子上一靠,一副筋疲力尽的样子。


王老师已过而立之年,去年在山区教小学,今年调到了县城,离家近了方便照顾老婆孩子。当老师之前,他经营一个广告门脸,因为在村里,生意不多,勉强糊口。给人家装门头招牌,干的都是体力活,冬天挨冻,夏天挨晒,一不小心还会受伤,他的小拇指曾被锯子割断过,到医院接了一下午才给接上。除了工作辛苦,年底要账也是麻烦事,最后打总一算一年没挣多少钱。过了三十岁,王老师想通了,与其折腾下去,真不如去当老师。他赶上了当年县招聘,运气不错考上了,只不过是山区小学。


“在那边教小学怎么样?” 闲暇时周老师问他。


“还行,学校建的不错,学生少,放学早。不过,小学老师一般都会教好几科,有时候也挺累的。”


“要是让你回去你回去吗?”


“可不想回去。”


“为啥?”


“去年下大雪,赶上我车轮胎该换了也没换,去学校路上,差点没给我掉山下面去,那次可给我吓坏了。” 王老师边说边比划,看的出来当时情景确实危险。


“初中生也好教些,你说什么能听明白,小学生还是太小了。” 王老师继续补充。


王老师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有一次年级大会结束,大家都在屋里忙各自的事,他突兀的问了一句:“今天主任穿的是个貂么?” 


“应该是。” 有人接话茬,“怎么?感兴趣?”


“我也想给我媳妇买个貂。”


这一句话不要紧,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来了精神,一人一句开始支招,直到有人说出重点:“三个月工资买个貂你舍得吗?”


王老师摇摇脑袋,最后憋出一句:“我去拼多多看看吧。”


当时,办公室里的笑声,在楼下也应该听得见。


屋里最沉默寡言的就是书法吴老师,他话少,腿脚有些不便,还有点驼背,走路很慢。无论办公室里多热闹,吴老师总在低头写毛笔字,学校没有给他配电脑,他基本上也用不到电脑。从只言片语里我们了解到他的儿子正在上大学,一开始他并不教书法,后来因为喜欢,慢慢的转为了书法老师,现在学校里大大小小赛事的奖状也都是他一手包办。作为书法老师,基本不用参加教研活动,他出现在办公室的时间也不固定。偶尔,有学生来找吴老师,希望能要一张他写的字,他们都很有礼貌,可以看出是真的喜欢书法,吴老师也很慷慨,基本有求必应。没人知道吴老师自己是怎么想的,在其他人看来,在这里带带书法课,没有教学压力,让日子一天天溜走,自己只管一笔一画地雕琢毛笔字,可能真的是赛过神仙的生活了。



其实所谓的困境,无非还是钱的问题。有人调侃过,女老师不大看得上同校的男老师,因为对于收入水平基本都了解,自然在经济方面男老师没有什么优势。若是在沿海发达地区,教师的待遇相对会好很多,但是在贫困县城,男性选择当老师很像是跳入了围城。和周老师同一年考上的还有另外两名男性,但是他们都先后辞了职,前一位考上了市里的学校,后一位原先在沿海城市的私立学校任教,在这里待了不到一个月,思虑再三觉得还不如回私立,果断辞了职。


前一阵市里事业单位招聘,周老师报了名,合适的岗位只有林业局。临近考试,王老师问他准备的怎么样,周老师说:“最近太忙了,没怎么准备,不过也没想考上。”


“为啥?”


“其实,我还挺喜欢当老师的,跟学生们在一起挺开心,等啥时候有教师岗位,我再好好准备。”


王老师点点头,“你还年轻,机会多得很,我老了,就在这踏踏实实待着吧。”


前一阵有媒人给周老师介绍对象,他犹豫了几天婉拒了,说不好是不想见还是不好意思见,他觉得月薪三千实在难以开口,还没有女方挣钱多,多少觉得让人笑话。


往返县城和市区的路他已经驾轻就熟,不用开导航他也记得每一个测速点的位置,这一个小时的路程不知道还要走多少次,虽然每一次都是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情上路,但是如果赶上晴天,暖洋洋的太阳总是在道路尽头等着他,一路上,他追着太阳跑,到后来觉得轻飘飘的,太阳越来越大,好像他要飞进太阳里去,穿过太阳去到未来的某个幸福的年代。




贫困县城男教师的困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