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总师的礼物
祝同志们劳动节快乐! 在看本篇文章之前, 先向独臂总师-祝榆生同志致敬!祝老为我们带来了赶上世界潮流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为我国军事力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祝榆生同志永垂不朽!) 1998年12月21日 北京天气:多云转晴 北京郊区 〔位置不明〕 北京时间16:44 “班长,我看到了两辆车向我们哨位驶来!要报备吗?” “傻小子,今天又没有干部摸哨,慌啥?先按标准流程来。” 营区外围的一号保卫哨的两名哨兵一名手持95式突击步枪,另一名则穿着95式战斗携行具背心。
(按惯例来说一拐是拿不了枪的,但这张早期的哨位真冰图很魔幻,主哨副哨都是一拐) 待两辆车驶入了距哨位三十米的警戒线时,哨兵挥手示意车辆停下,随后跑上前去。 “同志,您好,你们是哪个单位的?前来的意图是什么?” 这两辆车是三菱帕杰罗,是团级及以上的首长座车,上前询问的哨兵额头都冒着冷汗。
“第五机械工业部,单位视察,要找你们团首长......” “得嘞,不用为难这些小同志了,该咋样咋样,不用拿我们单位的名压人家,拿证件给他们看吧。” 后排传出的苍老而又亲切的声音打断了副驾参谋的吟唱。 那位参谋连忙回答道:“是是是,首长说的是。” 随后他便下车递出了自己的证件,在哨位做了出入登记。 主哨班长定睛一看,坐在后排的是一位老者,他身上的穿着并不是部队的常服,只是一件陈旧的黑色短大衣和米色冬裤,全然不像一位军人,反倒是平常百姓家的普通老人。
(你猜猜是谁,后面的是五十周年阅兵二号车) 待两辆车过了之后,哨长默默地拿起了对讲机。 与此同时,院长办公室内。 阎维坐在皮椅上不安地看着窗外,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差点让他心 肺 停 止。他愣了一两秒,颤抖着接通了电话:“我是利剑院长阎维,请讲。” “院长同志,有两辆帕杰罗开到大院来了,下来一个参谋说是要找您,该怎么办?” “让他们......到会议室来,我去亲自接待,顺便把老冯带上...” “院长同志,冯指导员不在!他早上去军区开会了...” “啊?差点把这茬给忘了,行吧...叮---” “那些会是什么人呢?别又是军区总参吧?老冯啊老冯,关键时候又不在!害...”
(老冯.JPG) 阎维忐忑不安地站起身来,向本栋的会议室走去。 一两分钟后..... “呦,这不是那小谁吗?你们师长老谢当年还是我带过的兵嘞~最近过得怎么样?”
坐在会议室木制椅子上笑容十分亲切的老者,却让阎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慑力。与老者朴素的穿搭不大协调的违和元素是他那空荡荡的右袖。 阎维脸色煞白,因为面前的独臂老者既不是烦人的军区总参,也不是中央来的人。 不能说这位老者在部队里面地位举足轻重吧,至少也是大名鼎鼎。 他主持一个“很一般般”的项目-WZ123工程项目 总工程师的名字也“平平无奇”-祝榆生。 “额...嗯...最近学院工作有序开展,贯彻科学练......” “行了行了,这些我之前听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我这次来主要是想给你们送几个新东西用,不知你们意下如何啊?” 阎维额头几颗豆大的冷汗直往下流,也不敢直接答应,于是便问道:“首长说的是什么东西呢?” 总师笑了,孩子般的笑容使他脸上的小酒窝无比明显,沧桑的脸庞泛着些许红晕,两鬓斑白的他却看不出一点衰老的神色,慈祥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9910工程的两辆原型车已经在沈阳军区完成两次寒区测试了,通过性和火炮性能保持稳定。包头打算试制一批,十二辆。明年包头还要加产两三批献礼国庆阅兵,这先行的十二辆你挑着给那些女娃子用吧,看看能不能跟苏联的T-80U,美国的M1单独打上一场?我想着明年一月初你们不是跟苏联要有一场冬季练习赛吗?把那些新东西拎上去!也是时候换下你们三营的锅盖头了。”
(95-96年寒区通过性测试)
9910工程即99原型车(国庆阅兵第12号备用车) 一旁的参谋递过来了一摞文件,祝总师一边说着一边用自己仅有的左手翻着实验记录。 “这些资料好好地给他们看,新车要熟悉,知识数据是一定要过关的,如果对自己驾驶的坦克性能都一问三不知,那怎么能行嘛?”
“是!首长同志!” “好了,明天会有两辆原型车会送到你们单位,你们先找比较拔尖的车组先上上手吧。带我去你们单位转转吧。” 与此同时,一号训练场(射击场)
“唔...打孔机,穿甲弹装填,对准正前方六百米处的一号靶。” “好嘞-”
(作训服对照年代换成87迷彩)
自动装弹机的机械臂先后将弹头和发射药装填进 125毫米火炮内,随着炮闩合上,思晴开始瞄准目标。 “今天又是没开火控的一天...你赌中不中?” 思晴一手摸着发射钮,一边瞄准一边说道。 “瞧你这话说的,信不信我动一下炮塔看你中不中?好,开火吧。” “嘭!” 思晴按动了发射钮,发射烟迅速弥漫了整个乘员室,但她们都已经习惯了这些钢铁巨兽的味道了,甚至有点享受。 炮弹瞬间击中了六百米外的标靶,标靶上中间的红心早已消失不见,炮弹砸进后面不远处的土堆,发生的爆炸掀起了铺天盖地的土块。 坦克没开火控系统等价代换等于裸瞄,要靠炮手自己测距修正来击中目标。 “打的不赖嘛,哪像我,没事干...” 嘈杂的无线电频道依稀能分辨出宋雨弱弱的声音,因为宋雨是WZ550重型反坦克导弹搭载车的车长...而红箭-9反坦克导弹的昂贵造价实在满足不了日常训练的需求,只要不是定时清理老红箭73,红箭8等将要过期的导弹,老宋的射击科目就没有训练的机会。
(这玩应确实贵啊,日常训练穷兔子桑不起) 而此时老宋正窝在训练场边上的瞭望塔,用里面的无线电台接上了诗雅车组的频率,再加上接近下午日常训练结束,也就开始闲聊了起来。 “你们接下来再走个行进间射击,射击科目就完事了吧?等会要不要给你们带点零食?” 宋雨半个身板趴在桌子上,左手拿着呼麦,右手端着95式望远镜正在围观诗雅车组的日常训练。 “看到你们了,慢悠悠的,叫车神开快点啊...” 诗雅倒也没鸽着,提醒梦娴开到20千米每时。 行进间射击的路段对稳定射击极其不友好,思晴内心已经在悄悄骂娘了,炮手观瞄视角里目标与水平线像对冤家似的,基准线忽上忽下极其影响炮手心态。 “嘭!” 思晴再次准确命中六百米外的固定标靶,宋雨还想再加大力度,刚想提醒诗雅打移动靶的时候她从望远镜里面瞥见了边上从大院到操练场的土路有两辆帕杰罗正在驶来。直觉使宋雨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于是乎: “小雅,看我们平时走的《田园小径》,你的七点钟方向,有车过来。” “啊???” 诗雅转动指挥塔的潜望镜,却看到了正在疾驰而来的帕杰罗。 “应该是来看日常训练的吧...还有科目吗?即使要结束了也要走个过场吧...” 思晴有些无语地看着诗雅,随后又把头转回了瞄准镜,手动调整炮塔,转向了二号靶。 “四个密位...大概560米吧...” (M1A1主战坦克车长9.87米,占四个密位的话通过计算是在564米左右,当然分划根据瞄准镜不同也不一样,并不做统一。) 思晴用最常规的密位测距法在测量目标距离。 “榴弹装填!对准二号靶...” “射击!” “嘭!” 这一发有点偏离靶心,但起码精确命中了目标。 穿过靶的125毫米高爆榴弹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将白布做的射击靶掀翻在地。 “唔,如果旁边站几个人会怎么样呢?比较好奇...” 思晴把眼睛从瞄准镜上挪开,嘟着嘴喃喃道。 诗雅正拿着规划表,统计着弹次数。 帕杰罗在一号场边上停下了,一行人下了车,阎维连作训服都没来得及换,跟着总师一起参观日常训练。 “我去,我没看错吧?阎维?” 宋雨瞪大了眼睛,她反复确认了好几次,最终确认真的是院长阎维的时候十分惊讶。 她赶忙一边拿起呼麦,一边呼叫:“诗雅!来的是阎维啊!旁边还有几个脸生的,还有...一个穿黑色衣服的老人...” “啊?????别吓我啊......” “训练已经到点了,差不多可以回去了。” 宋雨的语气都可以听出一丝慌张,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这行人来头不小,放下呼麦之后宋雨三步并作两步地从瞭望塔溜回了仓房。 (日常训练导弹组没事干的话按道理是要去给自己的战车做维护工作的) 诗雅面色变得极其不自然,她随手揩了下额头的热汗,提醒梦娴把坦克往回开。 “嗯,还差不多...” 总师端详了一下训练概况,边走边对阎维说道。 阎维恭敬地回答道:“是,首长说的是。” “别这样说话,没点主见...小阎,这些同志下午训练结束,休息完毕之后把各营的营级指战员都叫来,我找她们说点事。” “好好好...” 诗雅指挥着自己的96式主战坦克开回了仓房,坦克停稳之后诗雅推开了车长舱盖,迅速地从坦克跳下去,没站稳还差点栽了一跤。 诗雅前脚刚站稳,宋雨后脚就来了。思晴和梦娴都从坦克里探出头来看着上气不接下气的宋雨,思晴直接开口说道:“呦,罕见,老宋啥时候跑那么快了...” 气喘吁吁的宋雨走上前来,额头冒着几滴热汗。诗雅经过一个下午的折腾,腿麻到不行,她一边锤着大腿一边问宋雨:“你看到了什么,说啊!” “老人只有一只手,搞不好是祝总师...” “啥?你确定?你再说一遍?” “我怀疑可能是...祝榆生总师!设计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那位设计师!” 随后仓房内陷入了半分钟的宁静,思晴刚想说些什么,却听一阵阵引擎轰鸣的声音,其他训练的坦克也回来了。 训练结束,集合准备解散的时候,营指导员走近诗雅低声说道:“晚上七点晚修开始前去一趟院长办公室。” 晚上,利剑学院教学楼B栋。
“来了?随便挑个位置坐吧。”
祝总师热情地招呼进来的学生就坐,而阎维院长那略有不安的小眼神让学生更迷惑了,在原地站了约有五六秒才陆续落座。
诗雅和另外两位指战员一道坐在了院长办公室的真皮沙发上,对面就是祝总师,旁边则是坐在皮椅上的院长。 “同志们呐,这次我来你们这儿主要是跟你们说一下三代主战坦克的事...” 诗雅一瞬间从疑惑变为了好奇,毕竟三代主战很早就提上日程了,目前面对世界主流三代坦克利剑的阵容十分捉襟见肘,大家都期待研制中的三代主战坦克能尽快投入使用,因此诗雅和两位指战员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首先,明天沈阳军区那边会把完成寒区测试的两辆原型车送过来你们这里,先找两个趁手的车组进行熟悉,别把这辆车当做加强版的96啊,好好熟悉新车,明晓?” “是!” 总师一边讲着,一边看着茶几上的资料数据,用仅有的左手翻页。诗雅本想帮总师翻页,但正要上手的时候总师又抬起头来说道: “你们把这些资料先下发到一营,让他们学习,诸元,数据,性能都要摸熟摸透! 明年一月包头会试制十二辆,根据你们试用这两辆的意见来参考,明白?” “是!” 总师随后俯着身子,微笑地对在场的人说道:“不用那么拘谨,你们先看资料,关于新车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 总师用左手拿着厚厚的一摞资料递给三人,包括诗雅在内的三人谁都不敢接。 “唔?我有那么吓人吗?同志们?害,把架子都放下来好好聊天嘛,这样把气氛搞得那么僵,不好的嘛。” 听罢,诗雅不等总师将资料放下,第一个接过了资料并分发给其他指战员。总师看着诗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院长一直皱着的眉头放松了些许,便对三人说道:“有什么问题可以问的都要问祝总师同志!” “行了行了,不用这样了,我叫祝总师吗?直接叫我名字就得了,搞得我好像很厉害一样,要上天了一样。” 祝总师看向阎维的眼色略有一丝不悦。 “这样子不好,毛主席说过要把自己的架子放下来,像对待人民群众那样对待部队的同志,官兵平等是我们人民军队的灵魂,小阎那样搞不利于内部团结。” 阎维似乎已经知晓了总师的意思,随后便又不作声了。 “祝榆生同志,新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除了复合装甲之外还有什么防御敌反坦克导弹的手段?” 诗雅率先打破了沉默,以十分谦逊尊敬的语气问道。 “这位同志问得好啊,现在9910工程除了自身的复合装甲之外,我们还参照了苏联的窗帘-1主动防御系统设计了JD-3红外干扰机并配备于此型坦克上,经过测试,对国际标准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命中率大多降低三分之二以上,二代导弹什么原理你们也知道就不说了,就拿去年的测试来讲吧,对美国陶-2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拦截效果,五发导弹无一例外全部打偏。”
9910工程的JD-3红外干扰机不像窗帘-1一样“大眼睛,而是在车长指挥塔旁边装配,不仔细看都看不到。
(公开资料,取自2002年第4期军武杂志) “请问有反应装甲吗?” “很遗憾,暂时没有,但是你们可以用一下苏联的呀?要充分发挥你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跟苏联那边协调的嘛,贴个接触-1也是没问题的嘛。” 就这样,座谈会一直开到八九点...... 与此同时一列军用火车正拉着一车军用物资,最后两节的货物则是两辆坦克-未曾出现的新面孔。 最后,向祝榆生同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