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硬核一轮复习】教材通关和高分技巧|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制度
◆西周
⑴分封制←重要时代特征(一个朝代最大、最显著的事情)
[西周分封制被称为“封建”→封邦建国]
•背景:有效统治被征服地区。
•内容:大规模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统治权
•目的:拱卫王室。(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诸侯的类别
①王室子弟:姬姓封国
(最初数量最多,所在地方重要→与王室形成密切关系,是诸侯国的主体部分)
②异性贵族:武王灭商的功臣。(如:齐国、宋国)
③古代帝王后代:追思先王/新圣,封他们后代。(如黄帝、尧、舜的后代)(封地小,有些是象征性的)
•意义(①-④政治⑤姻亲)
①分封制给周王朝构建起统治网络。
②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③明确天子的权力。
④对地方诸侯有周礼上的约束。
⑤诸侯国之间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关系比之前密切(地方)
纵向➨强化了中央的控制能力,促进了地方之间的联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
•分级
天子→诸侯
诸侯→子孙、贵族(卿大夫)
卿大夫→士(采邑)
士→❌
⑵宗法制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继承父亲宗主地位
•嫡子、庶子→地方诸侯
•双重关系
政治:君臣
亲缘:兄弟
•大宗与小宗(相对的概念)
周天子(共主):大宗
诸侯相对于卿大夫:大宗
•政治隶属关系:明确下级必须服从于上级,全体贵族必须服从于天子。
•本质:权力继承→完善和巩固分封制
为什么要用宗法制与分封制配套?[本质问题]
防止贵族之间为了权力继承发生纠纷。
→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贵族统治阶级的稳定与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