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儿歌流行的不同路径

2022-07-13 00:01 作者:无站之车  | 我要投稿

当流行歌曲在儿童群体中大火,具有哪些共性

听了一期播客节目,因《孤勇者》成为大火儿歌而起,节目回顾了主播们成长过程中在孩子们当中大火的流行歌曲以及主播曾经表演过的歌曲,最后分享了一些主播认为可以为现在的少年儿童推荐的流行歌曲。

在孩子们当中大火的流行歌曲往往有如下特点:来自于影视剧以及全民关注的年度保留节目春晚,这些歌曲原本就占据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影响到儿童的生活。但它们主要是面向成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因此孩子们并不能充分理解歌曲。往往只是其中一两句的旋律和歌词满足了孩子们想要随意嘶吼的愿望,并在孩子们之间因跟风和模仿,得到了广泛传播。

主播们在回顾那些曾经在孩子当中流行的歌曲时,其实已经提到了违和感,我原本对于他们会分享和推荐给当今少年儿童的歌曲有那么一点期待。但没想到的是,他们所推荐的作品,除了一位真正属于儿童年龄段的歌手及其相关作品,其他的依然只是略微向孩子们靠近的流行歌曲(并且创作时间都挺早的)。

成人音乐审美的余辉照进了儿童的生活,孩子们以随意嘶吼的方式跟唱其中的片段,原来流行曲在儿歌领域的大火,早就是这样的状态了。

儿歌创作的比赛与后续传播

今年冬奥会开幕式一首《雪花》让童声合唱在社会层面展现了自己的魅力,这首曲目也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我多次在等车的间隙听见孩子在哼唱这首歌曲。一场体育、政治和经济层面的盛事,可以拉音乐艺术一把,推动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但金币赛让人感到震撼的是,它自成体系,年复一年地持续输出着优秀儿歌作品。

央视也曾举办六届儿童音乐电视大赛、两届儿童歌曲大奖赛,但从我接触到的一些资料来看,许多的参赛歌曲自赛事结束后就退出了公众视线。这一点跟赛制有关,以 2010 年儿歌歌曲大赛为例,入选五十首,分为金银铜以及优秀四个等级,首首有奖,不能让真正优秀的作品得到凸显。

没能广泛传播,也和音乐基础教育的不够普及有关。而金币歌曲却能真正走进意方孩子们的生活当中,作为金币赛官方伴唱团队的安团以及遍布意国各地的小合唱团(包括但不限于银河联盟)无疑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创作环境的差异,是否有体系化的组织持续提供音乐教育,也影响着音乐艺术的传播。


儿歌流行的不同路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