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在大城市的发展路线(一)技术篇
创业成功,基本没有,99.9%的死亡率,你看到成功那几个也不全是靠技术。这一项咱们就过了吧,与CTO合并同类项。
CTO,这是技术人员的天花板。不算股票年薪200-300万不等,股票要看命,命好真能暴富一把,机率和彩票也差不了太多。
收入高,但生活不轻松,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身体发福,亚健康状态,孩子大多都是国际学校或牛小,车是特斯拉Model S/M之类的,不修边幅,看着没啥特别的。
老婆一般比较漂亮,不工作或是一个相当休闲的工作。能爬到这个位置的人,比较少了。房产有几套,但是不满足,他们站在资产阶级的门槛上了,欲望更强更大。
技术总监/IT总监,有一小部分人卡在这里了(比如我),年薪50-100万不等,中产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日子也是过的相对轻松,都是职场老油条,欺上瞒下,和稀泥打太极高手,有点社会关系,一般来说都是副总、CXO的亲信或马仔。
工作其实比CTO要轻松的多。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相对来说油腻男的概率会大一些。开个几十万的SUV,孩子上区重点、比普小好一点的特色小学什么的。老婆大概率也是职场中层,家庭稳定,至少有一套一线城市房产。
基层主管、经理、高工。这个基数就比较大了,年薪20-40万不等。这也是大多数人努努力就能够到的位置。这个位置不是纯管理岗位,即要干活,又要带队,比较辛苦。
这个岗位承担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团队顶不住时自己得亲自上,不像CTO和总监就是个动嘴的。出事的时候的时候还得看总监的脸色主动背锅,在单位里工作了好多年,但也不敢说有啥关系,真有点啥事谁也指望不上,顶多是八卦比谁都门清。
老婆的工作不算太稳定,自己是家里顶梁柱,郊区的房子还在月供,还在为孩子上学的事犯愁。内心那个焦虑啊,最怕看到中年危机四个字。
普通技术工、工程师、技术员。更多的人会停留在这个阶段,薪水在1-2万这个中间晃荡,买车看心情,房肯定是没戏了,在一线城市挣钱,回老家买房是大多数人的常规操作。
按在北上广平均1万5的薪水来说,去掉每个月5千元的生活成本,一年剩余个十多万,这也是不错的日子。你像这种同学,在大城市扎根比较费劲,找一个老乡女同学一起租房生活,生孩子放到老家养着可能是很多人的选择。
选择这条路线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攒钱,技术人员有35岁魔咒,过了35没爬升到更高的层次,还做普通技术人员,哪个单位都不愿意要了,工资也会下降。大多数人在这个岁数失业的话就会卷铺盖回老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