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近日某企业涉嫌垄断被调查,正好借这个机会聊聊这个话题

2023-03-22 12:17 作者:卡卡西瓜香蕉  | 我要投稿

咱们国内很多企业实际上都不懂得如何与竞争对手“相处”。

今天某企业涉嫌垄断被调查,正好借这个机会聊聊这个话题。现在市场上很多企业所理解的“竞争”,压根就是“竞死”的意思。要不你死,要不我亡,反正咱俩只能存在一个,绝不可能容得下另一个。

这种意识形态放在国际上也就算了。比如说,咱们国家有很多特别牛x的重工业企业,大家都说世界离了他们不行。名字我就不说了,免得得罪人,反正市场份额报出来都是60%,70%,80%,高得吓人。

但等你反应过来看看他们公司股价时,不由得吓了一跳。啥玩意儿?10年没有涨?13年涨幅还不如定期存款?盈利也就一点点,分红几乎没有。为啥呢?

说到底,他们就是“竞死”思维,竞争时从来不考虑效益,只想着把市场吃下来,而不考虑我这货卖到那儿去合算不合算。市场你是占下来了,但你不敢涨价呀,因为只要敢提价,你的对手们就活过来了。

所以搞得你难受,我难受,大家都难受。

很多人喜欢拿韩国三星或者我国台湾省的台积电举例子,说为啥三星搞掉日本竞争对手以后就几乎控制住市场了,或者台积电的追赶者咋都不见了?

可问题在于,半导体行业是非常特殊的,你领先别人一代半到两代的技术,真的就是碾压性优势,别人没有国家力量扶持几乎就追不上了。

然而,世界上有很多行业,他的技术已经二十年三十年没有大升级了,你不存在把竞争对手彻底抛在后面的机会,你还要去把市场吃下来干啥?多出来的钱给员工做福利多好?让员工别996多好?

当然,有一句说一句啊,这毕竟是国际竞争,对付的都是外敌,搞不好有什么长远的战略目标呢?有什么外交需求呢?所以不赚钱也就不赚钱了,我们能够理解。

但在国内,你搞这种“竞死”策略就是纯粹内耗了。譬如长租公寓,某某单车,都是消费者、企业、员工三输的局面,血淋淋的例子。

哪怕是传统行业,打价格战的前提是你能服务好你的客户,尊重客观规律呀。你把售后、质保、客服的钱都搭进去了,到时候企业倒了消费者全成了冤大头。

所以何必呢?你服务不了的客户群甩给对手不好吗?“有限竞争”,“共享市场”,大家都有肉吃有汤喝不好吗?

此时我们反过来站在资本的角度看看。这些年你们都在说内卷对吧?内卷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大家的消费欲望降低,增量市场减少,只能存量博弈。

存量市场里赚钱的最好策略,就是尽量在一个用户身上榨取最多的价值,你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在我这儿包办了,我才能保证长期稳定地盈利。

所以,站在资本的角度来讲,尽量挤死所有对手仿佛成了最优解,只有如此才能获得高估值呀。

传统行业倒还好,顶多也就是大家都活得很难受。但互联网行业却能够真正做到敲骨吸髓,占了用户的每一分每一秒,赚干净他的每一分每一厘。

那么内卷是谁造成的呢?

一方面是人口增速下滑,一方面是垄断巨头阻断了平民和小微企业的上升路径。我做个啥你都原封不动做个一模一样的,或者收购我的竞争对手,让不让人活了?

所以要反垄断,所以要敲打甚至适当“整一整”那些垄断企业,让他们把吃进去的市场吐一些出来,让他们拿钱去创新,去追逐星辰大海的增量市场。与其指望通过“呼吁”让资本支持创新,不如通过强制的反垄断&盘活竞争,逼他们不得不创新。

最后,扯个题外话。

早年间互联网界特别喜欢喊一句口号,叫“老二必须死”。你确定这是在总结客观规律,而不是资本想出来恫吓“新入者”的口号?

让你知道了这个所谓的“规律”后,不敢搞创新了。


近日某企业涉嫌垄断被调查,正好借这个机会聊聊这个话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