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知道“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是为了纪念他吗?

2023-06-15 16:49 作者:西安脑康心理医疗  | 我要投稿

自2015年起,由国际双相障碍学会和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发起,将梵高的生日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梵高生前就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他的艺术作品灵感不少就来自两种情感障碍交织的痛苦。下面跟着西安脑康心理医院一起了解一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这类特殊人群。

(一)年龄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发病于成人早期。一般而言,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年龄早于抑郁障碍。调查资料显示,双相情感障碍Ⅰ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8岁,而双相情感障碍Ⅱ型稍晚,平均约为22岁。也有研究提出,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在15~19岁。中国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调查(DASP)中发病年龄双相情感障碍Ⅰ型28岁,双相情感障碍Ⅱ型29岁,也明显早于抑郁症(35岁)。综观国内外调查数据,大多数患者初发年龄在20~30岁之间,25岁以前发病更多见,少数患者更早或更晚发病。

(二)性别

双相情感障碍Ⅰ型男女患病机会均等,性别比约为1∶1;而快速循环、双相情感障碍Ⅱ型则以女性常见。男性患者多以躁狂发作的形式发病,而女性患者首次发作大多表现为抑郁发作,或者病程中更多出现抑郁发作和混合发作,更易在更年期和产后发作,这种差异可能与包括内分泌系统(如性腺和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产后抑郁、闭经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是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地域、种族和文化

与抑郁障碍不同,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种族与文化背景之间,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患病率和表现形式等都非常相似。这些资料强烈地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可能是独立于这些外部环境因素而发病的。近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公布的双相情感障碍流行病学数据差异原因在于调查方法、疾病定义和诊断工具等不同,譬如传统双相情感障碍范畴与广义的双相谱系障碍、定式精神科检查与筛查量表等。

(四)季节

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发作形式可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即初冬(10~11月)为抑郁发作,而夏季(5~7月)出现躁狂发作。有资料显示,女性患者具有夏季发作高峰的特点,而男性患者缺乏明显的高发季节。

(五)社会经济状况

与抑郁障碍多见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群不同,双相情感障碍发病似乎与社会经济状况缺乏明显的关系。但国外有少数调查结果发现,双相情感障碍较多发生在高社会阶层人群中。

(六)婚姻及家庭因素

与普通人群相比,双相情感障碍在离婚或独居者中更常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离婚率比普通人群高3倍以上。一般认为,良好的婚姻关系有可能推迟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减轻发作时的症状,减少疾病的复发。

(七)人格特征

虽然有较多的证据显示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对于抑郁的发病有预测作用,但目前仍缺乏证据显示有任何人格特质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有影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有学者提出,具有环型人格、情感旺盛特征(明显外向性格、精力充沛、睡眠需要少)者易患双相情感障碍。临床上,遇有这类人格特征的患者出现抑郁发作时,应警惕是否属于双相情感障碍,或是否会发展成双相情感障碍,在使用抗抑郁药治疗时应特别注意诱发躁狂发作的可能,以按双相情感障碍处理为宜。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心理干预手段显示出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长期结果的一个进一步改善。而这其中,个人和团体心理教育、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成为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

同时,针对性的临床干预也必不可少。西安脑康心理医院专注于治疗各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其中以失眠、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癔症、头晕头痛、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心理咨询、心理障碍、多动、抽动、自闭症等为诊疗特色。希望能为饱受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减轻痛苦,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你知道“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是为了纪念他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