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免疫第一章上半部分

一、死亡
1
二月十四日。大年初一。
时州市今天迎来了降雪。雪下得不大,看着只是细小的白色沙粒从天空飘落。这点小雪不影响人们在大年初一的出行。前些日子降下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路边的花坛和行道树的叶子上都沾着一撮白色的雪。
粘附在路面上的雪在经过人们无数次的碾压后变得厚实踩在上面就像是踩在冰面上一样,极易滑倒。路上行驶的汽车在轮子上缠上锁链,防止因为冰雪导致刹车不稳出现事故。不过春节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交通事故——各大交通要道都堵车了。大家都赶在这一天出去游玩,交通瘫痪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南乡在早上完成例行的向邻居百年的任务后,打算窝在家里一整天死守着自己的电脑。南乡的父母自然不同意这件事。毕竟在人们的眼里,大年初一是出去游玩的日子,宅在家里是一件不成熟的与大多数人这个群体格格不入的事情。为了让儿子能够多出门走走,南乡的父亲关掉了家里的总电源,然后把电表箱上了锁。
“爸,大年初一外面都是人,旅游景点什么的肯定爆满,我这不是出门找罪受嘛……”南乡抱怨。
“什么找罪受,嫌人多你就别往人多的地方去。”父亲驳斥。“大年初一窝在家里看电脑像什么话?”
南乡没法反驳,乖乖地拿了一把面额五角的弘和国硬币踹在兜里出门了。在弘和国,一枚五角的硬币可以乘坐一次公交车。因为和自己的父亲赌气,南乡没有跟父母一起去时州市南边的风神庙看庙会。南乡说自己想在市里随便逛逛。
“行啊。”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把家门上了锁。“你钱带的够不够?我们中午饭估计就在外面吃了。”
“当然够。”南乡说完就扭头走了。
没等南乡走出去两步,背后电动三轮车就跟了上来。父亲驾驶着电动三轮靠近南乡,又问了一句:“你到底跟不跟我们去?不去我们就真的走了啊。”
“爸,我真的不想去。我自己逛逛就行了。”
“行吧。”父亲没有继续追问,他骑着电动三轮车远去了。
南乡从衣服的兜里拿出一个电子设备。这东西和手机一样大,但是有三个手机堆叠起来那么厚。很容易看出来这个设备是南乡手动拼装的,主板和屏幕都裸露在外,没有外壳保护。电源接口连接着一块锂电池,电池被南乡用透明胶布贴在主板外壳的背面。一个天线一样的东西接在USB接口上。
南乡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这东西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南乡的父母知道南乡会随身带着这东西,起初他们觉得这是游戏机或者智能手机一样的东西,但是他们开机后只能看到字符和代码。父母也不止一次突击或者偷看南乡摆弄着东西,但是依旧只能看到满屏幕看不懂的字符代码。大门只知道南乡一直声称这是一个小电脑。
最终南乡的父母也没有继续探求下去,别人也始终不知道南乡到底在拿着东西干什么。
2
时州市最东边临海。
城市的海岸修建了供行人行走散步的堤坝,堤坝是淤泥和大大小小的石头。海水现在没有涨潮,看上去距离堤坝有几十米远。现在空气温度很冷,淤泥上结满了白色的冰,看上去就像是淤泥里开出来的白花。
堤坝上有不少行人在这里散步。商贩推着全副武装的三轮车在海岸边出售各种烧烤和小吃。与马路不同,海岸边的积雪被清扫地很干净,行走在上面不需要担心会滑倒什么的。住在附近的小孩子们带着几盒鞭炮烟花,在河岸边放炮玩。一声一声的鞭炮响响彻了整个海岸。
在这片充满着欢声笑语的氛围中,有两张与环境格格不入的脸。这两张脸神情严肃紧张,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警惕。他们不断地在海岸边打转以保持温暖,同时又像是在玩手机一样盯着自己的手机看。
两人一男一女。男的是个中年人,看上去已经有些年纪了。他的额头布满了皱纹,脸上有几道明显的疤痕,其中一道比较长的蔓延到了鼻子上。女的看起来比较年轻,会让人觉得她是男人的女儿。但是她的个头比男人高。她的脸上也有疤痕,在这张年轻姣好的脸上尤为明显。
两人穿的衣服相对较薄。都是一件薄外套套着并没有多厚的保暖衣。两人都戴着手套,但是手套只有一层布,保暖效果肉眼可见的差。
“流光,你可千万给我记住,发现了敌人后不要惊动他。”男人说。“从弘和国的南部沿海偷渡过来,用狙击枪打死三个海防人员,然后一路穿过十二个城市没有都被发现逮捕,足以说明他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人。”
“嗯,明白。”名叫“流光”的年轻女人回答说。
“敌人的手上有枪,你现在还不被允许携带枪械,所以被敌人发现就是死路一条。就算你带了枪,你也得考虑会不会伤到周围的群众。而且敌人现在的武装情况并不明确,贸然出手就是死路一条,你明白吧。”男人继续说。
“我明白,李部长。”流光说。“今天只是蹲点侦查,剿灭是他们的事情。”
“你明白就行。”被称为“李部长”的男人回答。
两人沉默地踱了一会步。
“其实有一点我不明白。你们是怎么判断他会出现在这里的?”流光问。
“根据情报判断的。很基本的东西。”李部长说。“购物网站你用过吧。首页是不是会给你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东西。”
“是的。”
“购物网站就是根据你买过的东西推测你下一次可能会买什么。追踪犯人也是同理。海防留下的犯人照片记录了犯人的面部信息。根据计算机视觉以及面部识别等技术,在监控录像视频库里搜索相应的脸,最后记录犯人出没的位置和时间从而判断我们应该在哪里蹲点。”
“这样。”流光听得似懂非懂。“也就是说电脑可以从监控里面认出来犯人的脸,然后就可以记下来犯人在哪出现过,然后就可以猜猜他下一步会去哪是吧。”
“是的。”李部长说。“当然电脑有时候会出现失误,一般都会有人专门审核。”
流光搓了搓手,继续踱步,同时盯着手机的屏幕继续看。
流光突然注意到,屏幕上显示的图像中,有一个高中生正在东张西望,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最后,屏幕上的这名高中生的目光竟然锁定在了流光的眼睛上,像是看见了流光一样。让流光觉得心里发毛。
“部长,好像有人发现摄像头的位置了。”流光压着声音说。
那个高中生依旧在盯着摄像头的位置,似乎是因为离得太远看不清,他皱起眉头眯着眼睛。流光为了保留证据,立刻三指划过屏幕进行截图。连续截了几张图后,那个高中生走开了,没有继续盯着。
李部长拿过流光的手机,调取高中生的那段录像,仔细盯着屏幕看了两分钟后,他告诉流光给这个人的脸部信息做上标记,并列为监视对象。
流光“嗯”地一声答应后,拿回手机,重新监视着过往行人。
突然,手机的屏幕出现了红框。一个红色边线的方框框选住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的头发短到能看见头皮,穿着军大衣,缓缓地在路上走着。屏幕上只能看到他的侧脸。手机发出了警报,显示相似度高达百分之90以上。
“部长,出现了。”
李部长和流光停下了脚步,就近找到一条长椅坐下,摘下手套,拿出手机假装在玩。
屏幕上显示的那个男人在两人面前经过,他谨慎地打量着周围路过的行人,看到长椅上玩手机的流光和李部长时,他的目光停留了一会。流光心里紧张,动作有些不自然了。
“叮铃铃……”李部长的电话突然响了。
男人看到里部长接电话的动作后就把目光移向别人了,没有继续盯着两人看下去。
这个男人是已经发现我们了吗?或者他只是对周围的人都比较谨慎?流光盯着男人的背后看。但是又担心男人会突然扭过头看他们。
“喂?老李是你吗?”一个粗狂的男人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你现在人在哪啊?”
“我现在忙,老胡你少来烦我。”
“我烦你?跟你说我刚刚接到报案,说有人使用非法监控装置!附上的照片里,有一张长得和你很像啊。”
“哎呀,你认错了。我怎么可能有这东西。”李部长一边否认一边摆手让流光跟上正在监视的男人。“饶了我吧。我现在正在工作。”
“行,你忙你的吧。你的事情你自己注意点,你要是被人抓了把柄告上法庭,你也得坐牢。”
对方挂断了电话。
居然被举报了。李部长想着。看来真的是有人发现了他们布置的监控。还有一点,举报者持有自己的照片。是在自己没有注意的时候被偷拍了吗?是敌人在向自己示威吗?
李部长觉得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他坐起身,跟着流光跟上前面的那个男人。
3
大年初一是全民放假出游的日子,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一部分不能放假。去旅游景点旅游意味着需要有人负责维持秩序。观看在舞台上演出的庙会意味着有人需要在舞台上表演。村子里有几个认识的大人为了挣钱,凌晨三点半左右起床骑着电动三轮带着家伙赶往景点抢占摊位。
南乡面前这个摊位的摊主就是同村的王阿姨。她在这里卖炒面皮炒河粉,摊位周围摆满了桌子板凳。现在还没有到中午饭的时间,她的摊位就已经坐了将近一半的人。这些应该是早饭没有吃就出游的人。
现在是上午十点半,南乡虽说已经吃过了早饭,但是他并不想等到中午和一大帮人挤在一起吃饭。于是南乡就走到王阿姨的面前,点了一份炒河粉。王阿姨见到了南乡,和南乡寒暄了两句,接着就继续做饭了。
油从勺子上滑落,落在漆黑的锅里。油的表面迅速升起几缕青色的雾。阿姨从一旁的袋子里抓了一把湿河粉,混着豆芽和葱花一并炒下锅。热油遇上水分,像是爆竹遇上火焰,“刺啦”一声就在锅里爆开了花。
远处的大海看起来祥和而安宁。偶尔还会吹来海风,让人闻到大海的气息。远处的街道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金红相交的龙头和狮子头若隐若现。南乡想起奶奶说过她今天要跟着广场舞的队伍一起游街跳舞。这时候,南乡对外面的表演队伍起了兴趣。好像奶奶就在那支队伍里面一样。他站起来走到摊位的后面,踮起脚尖看着外面游街的跳舞队。路边已经被各种穿着鲜艳的人占领了。他们一百年前进,一边表演者排练已久的节目。不过南乡始终没有看到奶奶,他也没兴趣看下去,就坐回自己的座位了。
油锅中的河粉很快就被王阿姨炒成金黄。她娴熟地捏起铁锅旁边装有盐的勺子。她的手腕轻轻一抖,勺子里的盐乖乖地跳进油锅里,随着王阿姨的翻炒和锅里的菜混杂在一起。河粉做好了,王阿姨把菜放在套着塑料袋的碗里,端到南乡的面前的桌子上。
南乡拿起桌子上的一次性筷子,准备享用这碗午饭。但是南乡抬起手的时候,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右手手掌外侧被划伤了一个口子。伤口大概有自己的指甲那么宽,划在自己右手肿胀起来的冻疮处。大概也是因为右手冻疮才没有感觉到被划伤的疼痛。伤口划得很深,鲜血一直往外流个不停。南乡拿起桌子上的餐巾纸擦了擦伤口附近的血液,然后用唾液处理了一下伤口,就不打算继续再管它了。
反正也是自己刚才不小心在这附近什么地方划伤的吧。冬天这么冷,自己的手都冻得没有知觉了。
刚出锅的炒河粉上面冒着白雾。把脸埋进白雾里,能够感受到一阵温暖的热气。被寒风吹得刺痛的脸颊也变得舒服了起来。南乡小心翼翼地架起河粉,把它吹到自己的口腔能够接受的温度,然后大口大口地往自己的肚里送。冬天里,刚出锅的河粉下肚的一瞬间,就像是寒冷的身体里升起了一把火。
午饭吃完后,南乡在海边逛了逛。时间到了中午,海边的人和摊位也渐渐多了起来。南乡不打算在这个拥挤的海滩继续呆着,他乘坐地铁去了附近的一家电影院里看了一场电影,然后才回家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