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画面——致敬北京春天的天气

2023-03-31 12:56 作者:远北地带  | 我要投稿


见证了窗外喜鹊窝的建成,也目睹了它被物业破坏的过程。小动物三个多月的辛苦,毁于三分钟。查了一下,喜鹊的寿命是8到10年。感慨之际,忽然发现这次事件像是社会上很多事情的缩影。已给物业留言,但愿下次不会。

现在比以前更加关注天气,也更深地体会到,北京的春天天气真的很差。三十天的时间里甚至选不出两三个好的,红色占多半,还有几次999,无语。也难怪,网上那么多照骗。3月14日,去法海寺一带走了走。那天风沙来袭,下午昏天灰地。傍晚等车的时候,高空风起云涌。西北的天空似乎已经放晴,但头顶上这一大片变幻莫测,不知是云,还是沙尘,亦或是某种混合物。下山的时候,路过模式口。之前看过这里的宣传,被冠以“历史文化街区”之名。实地考察一番,确实不错。古迹和潮物并存,商业味没有南锣鼓巷那么重,人也没有那么多,地气则接得更近。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感性认知一下就有了。石景山区还是下了些功夫。

居庸关花海列车是照骗多发地。尤其今年,如果你看到了美图,那一定是旧的或者P的。其实这不重要了,美化照片,赏心悦目,也挺好的,那叫情感的表达,各有所好嘛。我去的时候稍稍偏早,到了才发现比正式开放日早了两天。路口有岗亭拦路不让过去,说是防火期,要来的话过两天再来。用他们的话说,有从上海来这的都被他们劝返了。同样引用他们的原话,这里有摄像头,要走别从他们这里走,自己找道儿去。出了问题不是他们的责任。遥望山上观景台,明明白白有多人在走动。而眼皮底下则是几位被阻拦的游客。由于事前没有任何地方明确告知到底哪天正式开放,本来还有些气愤,后来一想也并非不合理。因为每年的气温都有起伏,花期有提早也有延后。所以时间问题都是临时决定。照片为视频截图,经典角度看太多了,不妨换一换。

去首钢拍定都阁悬日,有趣的是碰到了一对聋哑好基友。本来我和他们各走各的,结果还是不期而遇。对于这种题材,大家最后多半会坐在一起。我用手比划,和他们进行了简单而友好的交流。其中的高个子不时用聋哑朋友特有的发音给我回复。更有意思的是,几天后我再去的时候又碰到了其中的另一位。这个月,我总共见到他三次。

这个早晨有点辛苦,紧赶慢赶,卡着日出的时间爬到了预定位置。结果太阳居然没憋出来。等它突破重围的时候,已经在高高在上了。不过并没有失望,清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世界便从清冷的蓝调过渡为温暖的黄金,很奇妙。画面下方是颐和园西堤的柳桥,后面一路向东是北四环。从近数第二组“天桥”就是中关村那个大方块。其实,整个北四环都尽收眼底了。盘古大观还在改造中,不知道何时弄好。

如果说某一群体是“蛰”,那么春分前后就都是“惊蛰”。各种位置摩肩接踵,警察叔叔也被迫多出几次外勤。3月25日傍晚,天气难得转好,就近到天桥上看了看。日落西山大概就是如此。街当然是长安街,阁自然是定都阁。路的尽头新首钢大桥隐约可见。也正是这幅画面,让我知道了石基信息——一家北京的上市公司,主打酒店管理系统。顺便普及一下,狭义的长安街,从东单路口到西单路口,全长3.8公里,正所谓“十里长街”;广义的长安街,应该是一直在拓展,西起首钢或者说门头沟山下,东至通州,全长也从40多公里升至50多公里,正所谓“百里长街”。

整个月都没见几次云彩,这是难得的一天,准确说是一会儿。先开花再出叶,先粉再绿,对北方的这种风格早就习惯。虽有点突兀,天气好的时候也还挺好看的。山桃花漫山遍野,满坑满谷,北京这样的山很多很多。无论西边还是北边,去了便是。

乍一看,误以为是建筑工地。实际上这是一处垃圾处理中心,坐标门头沟与丰台的交界线某处。所以,砖头和塑料布下面压的,应该是填埋后的垃圾。机车品牌宝马格BOMAG,这是家莱茵河畔的德国公司。

3月27日,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人生的第一枚月亮。当亲手获得了这样一张画面,才切身感受到世间真实与从小到大感官认知之间的差距。假如平日所见就是那坑坑洼洼,还会特别关注那阴晴圆缺吗?感觉平时抬头看的都不是月亮,又觉得平时看的才叫月亮。宇宙的浩瀚,人类的渺小,时间的永恒……想到的实在太多。总之,打破肉眼的束缚,就如同突破思想的禁锢。换句话说,尽管道理看过很多,或早就知道,但真正触及自身的时候,还是需要某种质变。

画面——致敬北京春天的天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