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艺考研 | 艺术学基础知识《红高粱》22

2021-10-23 09:41 作者:深美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红高粱》——张艺谋

哈喽啊,小伙伴们,今天小深美依旧是给大家带来了更多有用的干货分享,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影片,那么大家对它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呢?咱们跟着小深美一起往下看看吧。

导演介绍

张艺谋,1950年4月2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

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

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

1984年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首次担任摄影师,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

1986年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夺三座影帝。

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从此开始实现他电影创作的三部曲,由摄影师走向演员,最后走向导演生涯。

1987年至1999年执导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令其在国内外屡获电影奖项,并三次提名奥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奖。

2002年后转型执导的商业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及《金陵十三钗》两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四次夺得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曾任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总导演,获得2008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和央视主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提名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2013年执导电影《归来》。

2015年筹拍好莱坞电影《长城》。

2016年担任中国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总导演。

2017年执导动作电影《影》,获得第55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

2019年10月1日,担任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

2021年10月8日,获得第1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人物评价

西部文化网评价

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电影集民族文化、社会思考、文化寻根和电影创新于一体。他执著挖掘电影语言的潜力、追求构图的力度、意想的丰富和色彩的饱满,通过反常规的银幕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独特的艺术境界。

华商网、人民网评价

早期张艺谋以执导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艺电影著称,艺术特点是细节的逼真和主题浪漫的互相映照,善于电影色彩学和捕捉人物内心世界细腻动人的事物。张艺谋作品的突出特点是对中国传统封建意识的深刻认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内蕴其中的浓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是古朴民俗的奇特景观,同时也饱含对女性反抗精神的讴歌和赞颂,他在强烈的色彩、大胆的构图背后坚持了生活的真实和叙事的抒情。张艺谋的本领在于他能强烈而不失准确,适时而又超前地拨动中国百姓的心弦。张艺谋拍摄的影片题材广泛,有农村、城市、历史、人文、现实、爱情、武侠动作以及战争等题材,表现手法也不断更新他的影片在国内外屡屡获奖,使沉寂多时的中国影片开始受到世人瞩目。

搜狐网评价

在电影人才的提携上,张艺谋捧红的“谋女郎”也是媒体和公众聚焦的对象,巩俐和章子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腾讯娱乐评价

除电影外,张艺谋“副业”很多。他执导过歌剧、芭蕾舞剧和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系列成为当地的旅游文化。拍过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官方宣传片以及北京奥运会会徽和火炬的宣传片。另外,还拍摄过广告,出版过图书,设计国庆60周年纪念邮票,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等等。

影片信息

导演:张艺谋

编剧:莫言、陈剑雨、朱伟

主演:巩俐、姜文、滕汝骏

片长:91 分钟

上映时间:1988-02(柏林电影节)、1988-5-19(中国香港)

剧情简介

九儿19岁时,不得不嫁在十八里坡开烧酒作坊的五十多岁的李大头。按乡规,新娘子要被颠轿的方法折腾一番,但不管轿夫怎样折腾,九儿始终不吭声。九儿到了十八里坡后,与余占鳌发生了感情。不久,李大头死了,众伙计不想再干了,九儿劝住了众伙计,又撑起了烧酒作坊。土匪秃三炮劫走了九儿,罗汉大叔和伙计们凑钱又将九儿赎了回来。但余占鳌看到九儿头发凌乱,非常生气,跑去找秃三炮,将菜刀架在他的脖上,直到秃三炮用脑袋保证没有动九儿,余占鳌才罢休。余占鳌在刚酿好的高粱酒里撒了一泡尿,没想到高粱酒的味道格外好,九儿给它取名叫十八里红。九儿的儿子9岁那年,日本鬼子到了青沙口,烧杀抢掠。九儿搬出被日本鬼子杀害的罗汉大叔当年酿的十八里红给伙计们喝,大家斗志昂扬地去打鬼子。九儿挑着做好的饭菜去犒劳余占鳌他们,却被鬼子军车上的机枪给打死。愤怒的余占鳌和大伙抱着火罐、土雷冲向日本军车。尘埃过后,余占鳌拉着儿子的手,挣扎地来到九儿的尸体旁。日食,九儿的儿子放声唱起了童谣:“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

获奖记录

1988年

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红高粱》

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故事片奖:《红高粱》

最佳摄影奖:顾长卫

最佳音乐奖:赵季平

最佳录音奖:顾长宁

最佳导演奖:张艺谋(提名)

最佳男主角奖:姜文

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故事片奖:《红高粱》

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

最佳影片奖:《红高粱》

最佳导演奖:  张艺谋

故事片真实新颖奖:《红高粱》

第25届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节

电影评论奖:《红高粱》

摩洛哥第一届马拉什国际电影电视节

导演大阿特拉斯金奖:《红高粱》

1989年

第十六届布鲁塞尔国际奇幻电影节广播电台听众评委会

最佳影片奖:《红高粱》

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

银熊猫奖:《红高粱》

1990年

民主德国电影家协会年度奖:《红高粱》

古巴年度发行电影评奖十部最佳故事片之一:《红高粱》

影片评价

《成都商报》评

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而为人所称道。


网易评

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爷爷”、罗汉大叔等一批中国普通老百姓群像,歌颂了他们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民族精神,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格、心理、文化以及生存方式作出了思考。该片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国人豪迈爽快的一面,跟中国内地电影一贯的哀伤沉重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摄影师顾长卫在取景和色彩的运用上有出色表现,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国电影罕见的“景人合一”之美,令人看得畅快淋离。


凤凰网评

相比于《英雄》中分块式的色彩划分,《红高粱》就显得不那么繁复。整部电影似乎只由黄色和红色组成。在黄土高坡上,黄沙漫天,特别是颠轿这个段落,几个轿夫连唱带跳,带起了滚滚尘土。身为西安人的张艺谋用泼墨式的表象风格向它们表达着热爱之情,那些黄色的土地正是他所要朝拜的对象。而红色则更加出彩,除了比人高的“红”高粱,还有“我奶奶”的红盖头、红轿子、红鞋子,窗上的红窗花、碗里的血红的高粱酒、红彤彤的炉火,还有最后日食时那彻底变成红色的世界。这份鲜艳的色彩的出现,更能表达出陕北人的热情与豪爽,呈现了中国农民向上的精神状态。


电影网评

《红高粱》并不是十分具有现实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寻根。相反,在这个联系三代的以过去时回叙出来的故事中,塑造的是一个未来意义的人格,是一种人格理想,超越了具体的社会表层,具有人的本性与本质的深度,影片自始至终所呼唤的主题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张扬活得不扭曲、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因此摆在观众面前的作品不是一个已被理解的世界,而是对一个世界的生命的理想。《红高粱》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反映农民的影片,它的视角已从传统的对土地的礼赞转向了对生命的礼赞。故事的超常特点决定了叙事的非现实性,故事的地点也被淡化。在影片中甚至淡化了社会最基本的结构——村落。影片中的所有叙事元素与视听元素都在为这种自然生命的热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的风格服务。

与以往的探索影片不同,《红高粱》虽然也承载了导演对生命主题的意念,但并不是完全像《黄土地》等探索片那样淡化情节,靠纯粹的电影视像语言的震撼力来直接表达导演的意念。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是从实处入手,从规定情境下的具体人物性格人手,编织一个完整、美妙动人的故事框架,从而使意念通过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为、动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

影片自身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但这条叙事线大部分由画外音来完成。影片一开始,还是全黑的画面时,声带上就传来了“我”的叙述;“我给你说说我爷爷我奶奶的这段事,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还有人提起。”这是一个以现在时进行回述的视点,这个“我”在此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者。由于他没有在故事中出现,按理是一个客观的叙述者,但他又是故事中人物的后代,这又使得他具有某种参与意识,从而又具有被叙述的意义。因此,这个视点是非常奇特而又新颖的,它使导演在处理全剧时有了一种游刃有余的视点参照,非常自由而又具有全知性。同时,他的叙述的特点把故事拉远,又具有历史的间离效果。在此视点基础上,导演在这开场白中道明了故事的虚构性。“日子久了,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从而非常自如地把故事纳入非现实的时空之中。画外音在影片中出现了12处。而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周围环境、时间转换等几个主要情节转折点,几乎都是由画外音交待的。如我奶奶与麻风掌柜李大头的关系,高粱地的“鬼气”,新婚三天新娘回老家的规矩,李大头被杀,秃三炮绑走我奶奶的过程等。画外音这部电影中还承担了一种“预叙”的功能,如抬轿出发时画外音就告诉观众,轿把式将成为我爷爷,这就增设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使画面故事的进展更富有张力。

最后的话

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更多干货欢迎大家关注

希望小伙伴们在初试好成绩哦

为你们点赞



南艺考研 | 艺术学基础知识《红高粱》2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