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湖师大MTI口译专业经验贴
23年的湖师大MTI复试结果出来了,初试第6,复试第2,总分第3,已经拟录取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在此写一条经验贴,希望对学弟学妹们能有一些帮助。
贴内涉及到的app或网课都不是广告。
1.选择专业:
我选择的专业是口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多多结合自己的情况以及目标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情况来综合考虑。
考虑思路:
(1):个人情况可以根据专四,专八通过情况,CATTI考试情况等等来大致衡量。
(2):目标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可以去院校的二级学院官网去收集,都会有往年录取的考生的分数,以及往年的招生计划等等。
这方面因人而异,我就不多说了。但是考研其实择校很重要,因为考研其实就是在报此专业的人中竞争一定量的名额,所以大家在早期(比如2-5月份),最好多做一些信息搜集工作。
2. 考前需要知道的事情:
(1)考研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拥有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假如从5月份准备,一直到最终拟录取,是需要近11个月的时间的。在这短时间里,学习肯定是不会一帆风顺的,需要用可持续的心态来面对。比如,不要因为今天的学习表现不佳,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直接被击垮。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心态放好,难的话就耐心多练几次,自然会有进步。写的错误答案,只要不是写在了最终的试卷上,那么都没关系。吸取教训就好。
(2) 学习时间尽量保持专注,注意劳逸结合。
学习过程中,把手机放在视线够不到的地方。学习的地方尽量只有当时学习的书本,或者播着网课的设备。人的注意力很有限,手机之类的干扰物,就算只是呆在那,其实也会或多或少给人带来注意力消耗。多多专注,学习事半功倍!
再一点,记得每天吃好睡好,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哪怕出门散步也好,都能很好地在学习后缓解压力。
(3)不要感动自己,也不要骗自己。
每天学了多少,真正学了什么,学的东西对最终考试有没有帮助......这些问题都不要骗自己,最好可以记录下来。比如,记录到今天的实际有效学习时间是4h,学完后觉得有些累,但是休息后能调整过来,那么可以在前中期保持这些适中的学习频率(当然,只是举例,学习时间安排因人而异,也会根据不同的阶段变化)。再者,比方说今天最后学习量是5个热门词条翻译,一段经济类文本翻译,和20道专四选择题。这些都对最终初试有帮助。那么今天没有浪费,可以在心里给自己表扬,并且坚持下去。最不要做的事情就是看上去很忙,或者记了很多东西,但是最后的有效学习时间,学习量和学习内容与考试相关度都不理想,这样做除了感动自己,其实没有什么用,是对精力的无意义消耗。
(3) 简化学习流程,做可持续可长久坚持的学习计划。
关于学习流程,我注意过有一些所谓的学习vlog里,学习前要准备一大堆东西,比如屏幕翻页时钟,iPad播着歌,旁边摆着咖啡,以及附着很多颜色的标记笔...要么就是iPad里下了一堆学习软件,做笔记的,看网课的,看阅读的,记单词的...其实真正利用的并没有那么多,反而会给自己学习带来负担。其实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找到最简单的学习流程,这样,每次学习前都相当于在走流程,是不需要额外的精力的,并且对接下来的学习也会有帮助。
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也很容易陷入把目标定得过高的误区。最终陷入“目标过高”—“没达成目标而自责”—“设更高的目标”—“再次自责”的恶性循环。建议可以设定一段时间内一些可达成,但是又稍微有一些挑战性的目标。比如,这周学下来,我的基英选择题正确率要从80%涨到85%。达成后,带来的成就感其实是很高的,也会形成良性循环鼓励自己学习。
3. 初试(个人经历,仅供参考!!):
(1) 政治(100分)
我准备的时间稍晚,大概8月末准备。23年的选择题比较偏,政治我总分只有64。我准备的材料是肖秀荣1000题,b站“空卡空卡空空卡”up主的政治速成课(免费),肖八和肖四,以及“蜜题政治”app。
一 选择题:考前我把肖八肖四的选择题刷了非常多遍,有个政治题目集app叫做“蜜题政治”(收费),可以反复刷了很多遍,结果考试时发现真题非常灵活,甚至有些偏。有好几道题我拿不准主意,所以我还是觉得,政治可以跟一位老师,全部走一遍网课(推荐徐涛)。这些基础扎实一些,题型偏也不会慌。当然,政治是不需要花特别多的时间的,每天学一些,把当天的1000题里对应的选择题做完即可。平时也可以用“蜜题政治”app刷政治选择题。
二 主观题:主观题背好肖八马原部分,+所有肖四的大题即可。主观题背答案就行,可以去b站看一些带背视频(也推荐“空卡空卡空空卡”)。
(2)翻译硕士英语(100分)
这门其实我的分也不太高,79。这门是考察英语基本功的,可以把专四1000题刷两遍,第一遍的时候,前面的语法点要多自己造句来记住。练习题中的错题要反复多刷。我本来估分是90+。推测只打了79的原因是选择题和阅读粗心错了好几个。
关于阅读,推荐可以刷一刷专八阅读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阅读题频率。我因为之前专四专八都比较轻松过了,所以阅读没有太用心准备,考试的时候阅读浪费了蛮多时间。
湖师大的基英作文中规中矩,可以到后期多练练一般议论文即可。
最后,单词是很重要的,基英和翻译基础都需要词汇量。我用的“不背单词”app,我个人觉得是蛮不错的,界面简洁,单词都配有发音的例句。记单词的时候,对于我已掌握的单词,我会标熟,这些单词之后不会再出现在复习里。而对于一些一看就不怎么会遇到的单词,比如一些非常生僻的名词,我也会标熟,记这些单词没太大收益。英语中比较抽象的词,比如一些动词,形容词,词组(非常重要)等等,都要反复记忆。
(3)翻译基础(150)
我考了119,不上不下的分数。翻译基础和百科一样,往年真题都很重要,最好找到所有真题,都研究出题趋势和风格。
词条部分,湖师大很喜欢考《彭长江英汉汉英翻译教程》里的词条,这本书也可以用作翻译基础起步。再有就是“蜜题”app上面会有很多院校,包括湖师大的真题,以及收集的热门词条,根据湖师大的词条风格去记就好。公众号“翻译硕士考研网”也推荐每天跟着记。到了考前,“蜜题”和“翻译硕士网”都会出考前预测,一定要背,今年湖师大考了很多考前预测里的词条(比如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之类)。
翻译部分,推荐《彭长江英汉汉英翻译教程》,《武峰十二天》网课,翻译硕士黄皮书,学有余力的可以看一看,背一背张培基。我学翻译用的笨方法,刚开始就是看武峰入门(武峰老师课非常风趣),然后把彭长江自学一遍,之后反复背彭长江,再把黄皮书上的翻译文段都抄了一遍,其实背也可以,我觉得抄既能练字,印象也会深一些。其实翻译入门没有别的,还是要多背。再者,非常推荐韩刚老师的课,他的英汉汉英反复回译的方法让我在中译英方面茅塞顿开。
(4)百科知识与写作(150分)
这门考试,往年真题非常非常重要,比如,有关于年龄称谓的知识——“耄耋之年”这类的称呼,考了有三次,今年就考了选择题。湖师大的百科选择题不难,今年也是偏容易的。在备考选择题方面,不用准备太偏的知识,可以刷一下百科黄皮书上的选择题,“蜜题”app上也有选择题可以刷。
词条部分还是一样,多研究真题,可以总结一下出题范围和规律。可以放心,湖师大出偏词条的概率比较低,都是一些常见的中西方文化+政治方面的词条。近几年的中国政治方面的词条出得比较多,可以重点复习。词条复习过程,容易陷入想记住一个词条所有信息的误区。一个词条是3分,答出此词条的3-4个准确信息点即可。

我用了4W+1H的方法来记,很省事。记住关键信息点,加上答题套话,一个词条基本就差不多了。(图里《资治通鉴》的when应该是“北宋”,我打错字了,sorry)
应用文和写作方面,湖师大的题目也比较常规。可以总结一下往年考察过的应用文格式,后期每种格式尽量都自己写一篇,或者抄一篇范文,就不会手生了(文科生的无奈...)。作文方面,今年的作文也是比较常规的命题作文,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大作文方面,也可以在b站搜一些高考作文指导课,题材积极向上,字迹工整就可以啦。
4 复试(个人经历,仅供参考!!)
我因为口语基础比较好,所以学习重心放在交传和视译上了。大家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呀!其实初试考完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好好过个年。如果有时间的话,出初试成绩前可以稍微看看口译方面的网课,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行。出成绩后,根据排名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复试了,就要认真准备啦。也还是一样,看基础网课(推荐韩刚的交传基础课和视译课),然后每天给自己找练习做,每天至少做一篇交传和视译,直到考前。
考试的时候,视译和交传在第一天考,是在一个教室里,大家对着设备听录音,然后对着话筒说出自己的答案。其实我们都只是入门者,交传部分,能比较流利传达出你听到的重要信息即可。视译部分也是给一张纸,上面是一篇3段左右的中文,也是比较常规的新闻类的文章。测试设备的时候多检查自己的设备,确保不因为设备而受到影响。然后做到不错译漏译,尽量少出不出语法错误,对准麦克风用适中语速表达就好啦。
面试的时候,环节是自我介绍+阅读文章+回答专业问题。
自我介绍方面,多多强调自己在翻译或者语言方面的经历,比如,在翻译公司实习过,大学论文写了翻译的啥等等,把对翻译专业有用且相关的信息放在前面。自我介绍只有1分钟,尽量不要太啰嗦,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加深面试官的印象。
阅读文章环节,在进入面试教室前,会给一张纸,纸上是一篇难度不太大的文章,文章中有一些短语和句子会有下划线。这个环节的问题包括:做划线短语的paraphrase,翻译划线句子,还有一两个与文章有关的问题。我看以前的面试有问文章类型(narration, argumentation等等),修辞手法(simile,metaphor...)等等,但是今年没问。建议这类问题都要准备。
最后就是专业方面的问题,是两个非常简单的与翻译学术有关的问题,这方面可以去weibo或者其他平台搜一搜,都会有相关的问题总结。太难的翻译理论不会问的,这都是我们入学后要去学的。
面试的时候做到声音洪亮,不要有小动作(我自己模拟面试的时候发现自己很喜欢眨眼睛,左右摇晃,显得很没自信,之后练习都特别注意了),流利不卡壳就行了。因为考官一天要面10几个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都大差不差,你要做的就是流利,或者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同时答案不要太长,条理要清晰,可以分点答,不要让老师听不懂也听不清。
大概就是这些了,希望大家加油呀! 最后还是要说,Work smarter, not harder. 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多收集真题,或者问学长学姐经验。平时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还有一点,就是坚持,考研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效的事情,坚持是前提。慎重,认真做好选择,就走下去吧~